查看原文
其他

汕头邮政总局:世纪老邮差

maker+ 名家志 2024-04-11

视频授权转载自潮姆(ID:chaomutv)


解读汕头邮政总局

| 编者按 |

邮政通讯发展迅速,世界的脚步变得匆忙,但仍旧有人选择来到邮局,继续着“从前慢”的生活方式。


他们是普通人,过着最普通的生活,有着自己的忧伤与挂念,也有着不普通的希翼和坚持。他们千里寄相思,希望邮局永远都不要消失——邮件网络方便,有时也抵不过一枚亲手写的明信片。


近百年过去了,人们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忽视这座老建筑的所在,因为它不是汕头最早的建筑,更不是汕头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但人们却有足够的理由记住它,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回忆。

| 建筑档案

坐落地点 – 汕头市金平区外马路24号

建造年份 – 1922年(民国十一年)

工程耗资 – 约15万银元

占地面积 – 1449平方米

建筑面积 – 1042.8平方米

建筑类型 – 欧陆式建筑

结构类型 – 钢筋混合结构

建筑层数 – 2层


历史背景


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后,1867年(清同治六年),潮海关(即汕头海关前身)在海关区内开办邮政业务,当时仅为在汕头的外国人服务。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经清政府批准,潮海关在汕头设立首家官办邮政局,是为汕头邮政总局,局址设于汕头海关区内,隶属海关管辖,由洋人税务司任局长。

△ 楼外广场情景雕塑

△ 昔日场景


这既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也是全国首批25个邮政局之一。


此后,在粤东、闽南西、赣南等地陆续设立分局(所)共144个,同时,汕头邮政总局于1910年改为汕头邮政副总局。

△ 旧事情景再现


1910年“汕头邮政总局”改为“汕头邮政副总局”。


翌年5月(清宣统三年),潮海关奉命把汕头邮政局及各地分局(所)的财产、业务移交当地管辖。


汕头邮政副总局脱离海关,归属邮传部邮政总局管辖,但局址仍设在海关区内。


1918年汕头发生大地震,邮政副总局房屋被毁,官方筹银约15万元自行购地建设局屋,“汕头邮政总局”正式独立运作。

△ 汕头邮政总局


现在老汕头口中的“老安平邮电局”或“安平邮局”,建成于1922年。


1936年以后邮政延至南洋群岛、香港及沿海城市上海、厦门、广州等地,邮路长达2880公里。国际邮件互换已扩至欧、亚两洲,与10多国家直接通邮,影响很大。

△ 摄影家翁志雄镜头下的汕头邮政总局


2016年9月,汕头邮政总局大楼被汕头市委、市政府列为“汕头十大历史文物保育修复项目”之一。


大楼按计划按照原貌进行修缮,突出“汕头特色、开埠文化、邮局特点”三大要素布展。

△ 画家肖笙笔下的汕头邮政总局


走进旧址


旧址占地面积1449㎡,建筑面积1042.8㎡,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风格为欧陆式,集华丽、高贵、典雅于一体。


建楼其时,外来建筑文化已在汕头埠的民用建筑中影响极深。


既有中西合璧气质、又有当地浓厚风俗气息的骑楼会馆建筑景观,俨然时尚。


故此官方确定以最为流行的建筑风格“公革厝”(潮语,即拱结形式)建造邮政大楼。


△ 楼顶装饰


游客进来便能看到这座建筑的基本结构——两层楼加一个天台,平面为L形,石、钢筋、洋灰的三合一结构。


立面为对称三段式,花岗岩石砌筑的基座、八根带涡卷的希腊式大圆立柱,使整座楼平添了一种威严的气势。

△ 外观特写

△ 希腊式大圆立柱


檐下是西洋纹样的装饰三角形山墙,主立面二层凹进形成阳台且有石栏杆,显示出潮汕建筑的特点。


一楼的3个大门安装有6扇厚实的落地实木门,外墙同时采用清水灰砖和红砖,造型富有立体感,色彩明丽。


整栋大楼均采用木制百叶窗,每层楼的高度都超过4米。

△ 木制百叶窗


二楼现在是汕头市集邮协会的所在地。


从侧门走上二楼,一条洋灰楼梯依旧,楼梯护栏亦仍是当年的产物,方钢条制作的造型与众不同,扶手为实木。


二楼正对着楼梯是长长的通道,两侧房间的实木方格门上镶有透光用的磨花玻璃。


空旷且很高的走廊,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站在此处令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

△ 红与灰的外墙


如今,旧址作为汕头开埠邮局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整个陈列馆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楼外广场的三处景观,分别是代表大清、民国时期邮政的街景雕塑,以及现代邮政邮筒,这个邮筒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产物,至今还在使用。


第二部分是楼内大厅展示邮政老物件和民国邮政营业柜台。


第三部分是小展览室内的邮政历史图片展,以及潮汕特色珍稀邮票展。为公众展现了汕头独特的开埠文化和百年邮政的变迁。

△ 一楼平台展区


布展期间,邮局面向全社会开展“邮政老物件”全民收集活动,丰富完善汕头邮政历史展品


结果,收集到许多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邮政藏品,其中不乏邮政老员工和热心人士捐赠的展品。


其中,香港著名集邮家、邮学会会长纪觉英先生赠送了1套《汕头解放暂用邮票》

△ 展品


定居天津50多年的汕头籍乡亲张煌先生寄来了珍藏的侨批封、1939年的实寄封和他耗费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清代邮戳图录》一书,其中就有汕头、揭阳、潮州的多张地名戳图;


李松德先生一次性赠送了1953年洪川记营业证存根、清代邮政官帽、上世纪70年代邮帽共3件藏品;


原市邮政系统员工、“四代投递员”陈锐波一家捐出了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不同时期的邮政制服帽4顶,另外还有当年的邮政系统员工捐赠了早期的邮政投递用单车


汕头市民邓德勤先生赠送了1件1938年的侨批。等等。

△ 《汕头邮政局》 纸本水彩 肖笙


文化价值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旧址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建造的邮政实体之一。


而据专家考证,全国目前仅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汕头等城市仍有建于近百年前且保存完好的老邮政大楼。


这些建筑对研究我国近代邮政史以及城市开埠、对外通商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 汕头邮政局总局鸟瞰图

△ 水彩画明信片《汕头邮政总局》 林宇嘉 画


旧址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外表依然完好无损,房屋结构亦保存完整。


只是当年建筑时,因打桩等技术原因,屋基略有下陷。


当年镌刻在大楼正门上方的“邮局”两字清晰可见,洋灰楼梯、楼梯护栏、方格门、磨花玻璃、木地板、罗马柱等仍保持着原建筑风貌

△ “邮局”楼牌石刻


不论是整体设计,还是外观造型,抑或内部结构,邮局大楼均为一处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


在20世纪90年代初,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曾被划入旧城改造范围内。


幸得一些有识人士力挺之下,才使它得以保留,并于楼前一侧新建一座假山水景,靠马路一侧栽植了花圃与树木。

△ 大门

△ 洋灰楼梯、方钢条栏杆和实木扶手


正因如此,这栋楼目前保存比较完好,基本保留原貌。


二楼每个房间还设有极具欧洲特色的壁炉,同时铺设质量上乘的木地板,走廊则铺设碎花图案的深红色地砖,整体上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


二楼的办公室内摆放着一张设计简洁、古色古香的大木桌,这座大楼的第一任局长用的就是这张办公桌。

△ 二楼走廊

△ 二楼办公室


这里面所有东西都是大楼当年的原配。


木地板至今未曾换过,颜色还很鲜亮,木制的百叶窗经过近百年的风吹雨打、阳光暴晒,仍基本完好。


据曾在邮政总局大楼工作了20多年的老邮政人回忆,这栋楼里最令人难忘的是,高高的天花板上安装的10多支直径很大的古色古香木制吊扇,天气炎热时巨大的扇叶慢慢地转着,整个大厅都非常凉爽。

△ 二楼走廊石雕栏杆


至今,它仍是邮政部门营业及生产作业场所,汕头市邮政局信函分局所在地,同时也是市区唯一的集邮门市。


每次遇到有新的邮票发行,总能吸引一大批集邮爱好者前来购买。个性化邮票、邮资明信片、邮票册备受市民和游客的追捧。


此外,2018年元旦,大型国画长卷《潮汕胜景图》主题邮品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内地首次出现的长度最长的个性化邮票。

△ 纪念邮戳

△ 大型国画长卷《潮汕胜景图》主题邮品正式发布


汕头开埠仅160年,但汕头邮政发展,却是中国邮政发展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是中国邮政事业走向世界历程的一个缩影、一个记忆点。


正是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旧址成为著名汕头老埠游景点之一。


经常有海外归来的老华侨专程来此寻根觅梦,追寻童年的记忆,通过汕头邮政总局大楼的内外观感,感知、了解、体察、回味汕头开埠文化、海洋文化。





汕头邮政总局旧址 _ 汕头市金平区外马路24号





总策编 | PLAN

郑仲标

文稿 | WRITER

谢伟斯

摄影 | PHOTOGRAPHY

翁志雄 卢勖吾 蔡海松

画作 | PAINTINGS

王丹 肖笙 林宇嘉

图片 | PICTURE

部分网络

资料 | MATERIAL

《汕头文化符号》

视频 | VIDEO

潮姆

书法 | CALLIGRAPHY

吴著明

 编辑 | EDITOR

马己芬


刊载于《汕头建筑》NO.27

本文对原文有删减及综合整理





你可能还想查阅:






声明:凡转载名家志原创文章,请开头标注完整来源和文末附上以下二维码;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未经授权转载,统统关小黑屋啦。


Copyringt ©名家策划管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