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改革五元勋:骇浪惊涛从容渡
一套五位改革元勋的画传正在出版发行中,除了2014年9月推出的《谷牧画传》,另4人是万里、习仲勋、任仲夷和项南。这个划分清楚地凸显出了“改革派”的概念。
中国的“现代化”始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队的一次考察,1978年5月,64岁的谷牧带领“文革”后中国政府的第一个官方代表团访问欧洲法、德、瑞、丹和比五国。有人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谷牧就是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之一。
万里、习仲勋、谷牧、任仲夷、项南,成为邓小平选中的改革五主将。
习仲勋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后来又进入中央继续支持和推动改革事业。任仲夷主政广东5年,为探索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作出重大贡献,也为全国改革开放探索和创造了经验。二人是前后接棒的关系,密不可分;万里在安徽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项南被称为福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锋。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1978年都是中国最为关键的年份。在意识形态领域,“真理标准大讨论”横空出世,与“两个凡是”短兵相接;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政策于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出,中国放弃“阶级斗争为纲”,集中精力发展经济。邓小平亦在这次会议上成为中国实际意义上的最高领导人。
这一年,邓小平的五员大将或被平反,或陆续进入他的视野。 出生于1913年的开国元老习仲勋,1978年获得平反并被中央派往广东,时年65岁。1962年,因为卷入小说《刘志丹》事件,习仲勋被打成“彭高习反党集团”。时为国务院副总理的他被剥夺职务,后被下放到河南洛阳的一个机械厂劳动16年。
△ 习仲勋
△ 任仲夷
1978年4月,踏足广东的习仲勋感到时间宝贵,“只争朝夕”,推动广东的改革开放。上任伊始,习仲勋接连考察了广东境内多个地方,他认为广东毗邻香港,海外华侨众多,从事外贸条件都好。但这些优势受到旧体制的束缚,广东放不开手脚,必须向中央要一些特殊的政策。就在习仲勋酝酿着向中央要政策时,离开工作了26年的黑龙江、出任辽宁省委书记的任仲夷,开始了拨乱反正、发展经济之路。
△ 万里
与习任二人的破旧立新相比,这一年身处中部省份安徽的万里,日子要难过许多。农业大省安徽因受极左政策影响,成了远近驰名的“讨饭省”。安徽凤阳一带的农民由于吃不饱饭,常年在外要饭,十室九空。 1978年,安徽又遭遇严重旱灾。这是一场罕见的大旱,3月出现春旱,夏旱、秋旱接踵而至。也就在这一年,安徽凤阳的小岗村开始实施大包干,分田到户。在“农业学大寨”的时代,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包产到户属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方式,在政治上是大忌。
但万里对此深表支持。非议随之而来。万里回应:“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体生产的粮食,吃了都解饿,饱肚子,都可以度荒。”
在万里支持之下,安徽平安度过了这场罕见旱灾。
那一年,60岁的项南虽然恢复工作,但尚未获得平反。项南原在农业机械部工作,1966年至1970年被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他出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农机局局长,7年后升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在改变命运的机会到来之前,这位农机专家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农业机械化上。
邓小平三起三落,对人对事都看得很透。什么样的人可以助自己成就大业,他了然于胸。五位改革主将跟他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胆大、有干劲,可以承受压力而波澜不惊;乐观、豁达,注重发展经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在与保守力量的交锋中,有人平安着陆,有人黯然去职。但改革者精神长存。
△ 谷牧
改革开放之初,“杀出一条血路来”一语被频繁提及。习仲勋于1979年向邓小平请示特区名字时,邓就说了那句名言:“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特区发展遭遇重重阻力时,叶剑英也鼓励谷牧:“小平说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你就是侦察兵,要杀出一条血路。”
改革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在那个姓资与姓社、保守与开放势力缠斗不休的年代,改革之路荆棘丛生。对此感受最深的应是地方改革先锋任仲夷和项南。任仲夷在1980年接棒习仲勋,担任广东省委书记。到广东后,任仲夷遇到的第一道难题就是“缓改革”的阻力。 1981年,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一位领导提出“缓改革、抑需求、重调整、舍发展”12字方针。仲任夷觉得过于保守,认为改革步子太慢,才在经济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不能“缓改革”。他做的第一件事则是给个体经济正名。当时政策规定,个体经济雇工不能超过2名,否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即个体经济蓬勃发展不可阻挡,只能扶持不能压制,得给它正名,就叫“私营经济”。任仲夷得到了理论支持,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中国第一家国际酒店白天鹅宾馆试营业;第一批“香港游”亦在1983年出发。
但与此同时,危机也在酝酿。
1982年,广东出现了大量走私现象,甚至不少官员卷入其中。时任中纪委书记的陈云对广东干部的违反党纪案件进行了查处。他批评,广东和福建的高层官员查处不力。中央随后要求他们二次进京,交代问题。胡耀邦要求任仲夷写一份新的检讨,胡摊开双手:“连我都写了。”任仲夷于是写了一份自我批评力度更大的检讨。
1985年,71岁的任仲夷荣退,“安全着陆”。
与他形成对比的是主政福建的项南,在福建推行了大量改革措施、为福建改革开放打开局面后,却因“晋江假药案”黯然去职。
项南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即使在1982年打击走私活动中,亦坚持乡镇企业发展与打击走私并不矛盾。在项南大刀阔斧之下,福建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项南主政之初,福建GDP位列全国第23位;在项南去职的1986年,福建位列第三。
但后人并未遗忘他所做的一切。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曾在项南诞辰90周年的2008年写词褒扬他,“骇浪惊涛,从容渡,常存锐气”。
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件易事。“改革”是习近平这一代领导集体的主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特别是习近平说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现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我们特别需要改革先驱们一心为公、敢字当头、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品格。
(摘自《领导文萃》2015年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