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仕态|警惕基层官场心态之变:“局长风险大,不如干科员”

2016-06-21 佚 名 领导文萃
点击上方“领导文萃”关注我们哦!


一个县一年有10位局长、副局长提出改任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虚职岗位;发改局长、财政局长等实权人物也申请“实改虚”……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多个县调研了解到,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超发奖金、超配职数等非常规的干部激励手段行不通了,部分干部深感推动工作缺少“抓手”,加上权力受到监督,“无油水可捞”成为常态。于是,盼望从风险和压力大的实职改任清闲但待遇不少的虚职,已成为一些基层局长、副局长们的官场心态。

“头一次碰到有人局长都不想干了”


在西部某县,去年相继有10位局长和副局长向县领导提出由实职改任虚职,在当地干部队伍中造成较大影响。“这其中包括司法局长、安监局长、畜牧局长,大家都是口头提的,没有正式的书面申请,可能也有试探的意味。”当地一位正科级干部说,最后县委书记发话,谁改任就审计谁,事情遂不了了之。

在湘桂交界处的某县,原县招商局局长是一位70后的年轻干部,本是大家眼中的“政治明星”。2014年,这位局长主动申请到县卫计委任主任科员。“工作20多年,我头第一次碰到有人干到局长又不想干了。”当地一位干部说,“虽然只是正科级干部,但是对基层干部来说,许多人一辈子也坐不到这个位置。”

采访中,一位县委书记向记者坦承,他主政的县去年有2个正科级干部申请实职改虚职,市里另外一个县有7名科级干部提出“实改虚”。“有的县委书记可能接受不了,认为影响不好,但是我认为这很正常。”这位县委书记说,“现在有些干部为官不为,就应该淘汰掉一批。”

对此另一位县委书记说,只要有官员向他提出“实改虚”要求,他就会同意,若是十几位局长、副局长集中提出,压力就大了,“可能会另行考虑,关键是怕在干部群体中产生消极影响。”

一位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的干部告诉记者,这确实是新现象、新问题,过去“实改虚”多是个例,局长改任主任科员在有的县甚至多年未见,而且理由多是健康、家庭等客观因素,现在这一现象明显增多,而且“压力大”“工作枯燥”等主观原因成了托词和理由。“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一些干部的心态。”该干部说。

局长压力大,主任科员清闲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基层干部认为,部分干部主动申请实职改任虚职,确实有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但是压力大是因为这些干部在八项规定前习惯了花钱跑项目、重金奖励招商等非常规工作模式;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特别是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实施,一些干部突然不习惯,不会工作了。

“过去县里招商引资,根据引进企业投资额大小,会给招商者一定的奖金激励,现在这些都不合规了。”一位分管招商工作的副县长向记者抱怨,虽然现在还有工作经费,可以请老板吃饭,但是唱歌、洗脚之类的肯定不行了,“感觉工作越来越难做”。

“一些干部申请实职改虚职,工作压力大是桌面上的理由,桌面下也有希望‘安全着陆’的意思。”一位乡长告诉记者,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新风险是少了,但老风险却不少,以前或多或少有违规操作的地方,他们始终担心问题暴露,“再加上一些人年龄可能到了50岁左右,向上的空间不大了,‘实改虚’是深思熟虑之举。”

此外,实职和虚职岗位的责和利不对等也是造成基层官员“实改虚”明显增多的重要原因。在采访中,不少在实职岗位上的科级干部告诉记者,公务员工资阳光化以后,同级别和工龄的实职岗位和虚职岗位工资待遇相差不大,但是工作压力不可同日而语。“前段时间,我们县筹备县庆,我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都在加班,待遇并不增加,远没有当个主任科员舒服。”西部某县一位宣传部副部长说。


虚职岗位不能成“养老岗位”


部分受访人士认为,“实改虚”现象频发既是新形势下干部队伍的“自我净化”,也折射出当前干部状态的一些新动向、新问题,亟须在干部考核体系和干部人事制度建设上加以完善。

首先,要尽快完善对虚职岗位的考核体系。“虚职岗位相对清闲,特别是由局长位置改任主任科员的,新任局长怎么好意思给他派任务、压担子?改任虚职后基本上就进入养老状态了!”一位组工干部说,避免这种现象关键还是要完善对虚职岗位的考核体系,用制度去管人。

“虚职岗位人数并不少,以我们镇为例,全镇几十个干部中,就有9个主任科员、十几个副主任科员,大多数都是按任职年限晋升的,部分干部在职级晋升之后存在安于现状的现象,如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现在还找不到有效的办法。”一位70后的镇长说,他们镇的工作主要靠有上进心的年轻人担担子。

按照规定,基层正科级干部满15年可享副处级工资待遇。一些受访干部表示,基层正科级领导很多都50岁左右,退休之前看不到晋升希望,不如干个虚职,不承担责任。但就工作能力而言,这部分人往往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在干部考核体系上,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养老心态”。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不同身份之间干部的流动性,激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当前干部队伍身份多样,分行政编制、参公编制和事业编制等,行政编制人员可以转为参公和事业编制,但是逆向流动则十分困难,这影响了部分参公和事业编制干部的积极性。

“按照相关规定,从参公岗位调到公务员领导岗位需在45岁以下,要有一定的职务或者职级,还要遇到领导职数空编,满足这些条件的概率是比较小的。”一位在县委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说,他分管干部工作4年,从参公岗位调到公务员岗位的领导干部只有4人,“一些参公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同志虽很优秀,但是组织上没有办法解决。”

干不好局长就能干得好科员?


从大数据上讲,这种“辞了局长干科员”的应该是少数。但“辞了局长干科员”说明当前作风建设确实取得了成效,当官受到约束越来越多。辩证地看,“实改虚”现象的出现不是一件坏事,这体现了干部队伍的“自我净化”。一些人既然能力不强,作风也不过硬,那让其“靠边站”,是对岗位的负责,这也体现了“能上能下”。相比较而言,一些官员无心无力,还让他们霸着位子,反而是一种大问题。

从岗位设置上讲,纵然存在实职和虚职,但无论是哪一种职务,都对应着一定的职责。良好的权力运行机制下,无论他们在哪个位置,都很难混得下去。这也意味着,一个官员如果干不好局长,也未必能干得好科员。

一些地方出现相当数量的官员“实改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地方的“虚职”真的“虚得很”。从媒体的调查来看,这些“虚职”除了权力有区别,其他方面的“含金量”一点也不低。这显然是值得重视的。实职和虚职本来只是分工的不同,结果变成了压力的不同,付出的不同,而虚职成了混日子的代名词。这说明现行岗位设置不合理,不少岗位养闲人、养懒汉。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六期)

稿件来源:《半月谈》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领导文萃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