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古代皇帝如何培养“接班人”
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历来特别重要。凡是做君主的,莫不欲自己的基业世代相传,因此他们首先会想到将来自己的江山交给谁,他能否保住并将之传下去;还有那些贤臣们,他们都希望社会能够安定,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因此也都希望有个圣明君主来接班。由于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的制约,选接班人的空间受到严格限制,所以明君贤臣们只能寄希望于对接班人的培养,因而对培养接班人问题倍加重视。
选好师傅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一般人思想品德是不稳定的,可随着教育而变化。何况辅佐太子的师傅,自古以来就很难选择。”所以选好师傅这件事太重要了。选师不当而导致事与愿违的例子并不难找。
隋文帝杨坚,看起来比较简朴,也很勤政,但这个人却不是一个明智的君主,因为他不会看人用人。他开始立的太子是杨广的兄长杨勇,这本来是对的,但给太子选师傅没有选对,结果他对杨勇很失望,废掉了太子杨勇。为了这件事,隋文帝还非常恼火,严厉斥责东宫的官员,认为是他们没有尽到辅导的责任。这时,有个叫李纲的臣子勇敢地站出来,对文帝说:“今天太子被废这件事,是陛下您的过错,不是太子之罪。太子不是一般人,但性情同常人一样,如果他能得到贤明之士的辅导,完全能够继承皇帝大业。可为什么您却让只懂得歌舞狩猎、寻欢作乐之徒天天陪伴在他的左右呢?这是您在培养教育方面做得不够,难道这是太子本身的罪过吗?”一番话说得隋文帝哑口无言,他也暗自佩服李纲的见识,还提拔了李纲。
实施严格教育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任命礼部尚书王珪兼任魏王李泰的师傅。之所以选王珪做李泰的师傅,是因为王珪刚毅正直,“志存忠孝”。他要求做师傅的教育从严,对于严格教育子弟的师傅,他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奖励。
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屡次违反道德礼仪标准,奢侈纵欲日甚一日。担任太子左庶子的于志宁撰写了《谏苑》二十卷,对其进行规劝。太子右庶子孔颖达经常不讲情面地向太子劝谏。唐太宗对孔颖达、于志宁二人的表现极为赞许,每人各赏赐丝绸五百匹、黄金一斤,以勉励他们对太子的教导。尽管唐太宗与几位大臣坚持严格教育,但太子李承乾实在不争气,唐太宗只好废掉这个不可救药的儿子。
坚持随时随事的教诲
唐太宗当上皇帝没过几年,就开始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后代教育好。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比较集中地讲了一次他在教育下一代方面的良苦用心,他对侍臣说:“古代有胎教世子的传说,我没有时间顾上这件事。但是最近自从立了太子,遇事必定教育他懂得道理。见他将要吃饭,便问他:‘你知道饭是怎么来的吗?’他回答说:‘不知道。’我告诉他:‘农民种地非常辛苦艰难,耕种收割都要付出全部劳力。国家只有做到不在农忙时征用劳役,才能常有这样的饭吃。’见他骑马,又问他:‘你懂得马吗?’他回答:‘不懂得。’我说:‘马是能代替人跑路之苦的。按时让它休息,不耗尽它的体力,就可以常有马骑。’见他乘船,又问他说:‘你知道乘船的道理吗?’他回答:‘不知道。’我说:‘船好比是国君,水好比是百姓;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比方你就是君主,你能不畏惧吗?’见他靠在一棵弯曲的大树下,又问他:‘你知道这棵树的道理吗?’他回答:‘不知道。’我说:‘这棵树虽是弯的,按照墨线加工就可得到直的木材;做国君的即使没有德行,能接受劝谏也可以成为圣明君主。’”唐太宗为把太子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让其承担责任,经受锻炼,建功立业
有些领导者在培养接班人时,往往不能放手使用,不管什么事还是自己说了算,被培养者只是执行而已,这就不是明智的做法。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大臣董文忠向元世祖上了一道奏疏,说:“陛下当初让燕王任中书令、枢密使,现在他的才能已胜任中书令。”意思是说,让燕王担任实际职务,有职有权,经过实际锻炼,他就能够胜任。董文忠话锋一转,接着说道:“自从封燕王为太子后,屡次让他了解熟悉军国大事。然而十余年来,他始终谦虚退让、不肯管事的原因,并不是不执行您的指示,而是您对这事处理得不够专业啊。凡事都是先向您汇报,您已决定了,再去请示太子,这等于让臣子对君父之命加以肯定或者否定,太子当然不敢喽,所以只有唯唯诺诺或者沉默躲避而已。以我所见,不如令有关部门先请示太子,太子有了意见后再向您报告,如果其中有的意见不够妥当的,您再以诏书或者指示的形式做出决定。大概这样处理既顺理成章又不乱名分,太子必然不敢推卸责任了。”元世祖当天就把有关大臣叫来,告诉此意,命令实行。董文忠的确高明,他只是把元世祖原来的程序改了一下,就达到了培养锻炼太子的目的。培养接班人,就要将他放到第一线,压担子,放手使用,使其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六期)
稿件来源:《今参考·政界》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