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文化软实力时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为什么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怎样有这个自信?这个自信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中国文化不仅仅包括今天我们中国境内现存的文化,从历史上讲,也应该包括曾在中国境内的文化、部分藩属国的文化。尽管这些藩属国今天已经不在中国疆界内了,但是历史上它们基本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并且中国文化至今对它们依然还有强烈的影响。
除此之外,有些民族的主体在境外,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中国,他们的文化已经跟其母体的文化有所区别了。例如,新疆有俄罗斯族,人数并不多。他们100多年前就从俄国迁过来了,今天是我们56个民族之一。他们的文化是不是中国文化一部分呢?当然也是。但是俄罗斯文化的主体不在新疆,而且由于俄罗斯族长期和周边这么多民族共存,他们也不是没有变化的。
因此,不管怎么说,今天的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所有境内民族的文化,不要片面将其理解为华夏汉族这些主体民族的文化。当我们讲到汉族的文化时,也应该认识到,尽管长期以来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人数也占到绝对多数,但是要注意,汉族这个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果它不是具有一种多元的文化特征,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吸收了大量其他民族的人口和文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它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
所以,讲到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呢?就是我们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而且以中国的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它会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人口。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准是什么呢?不是血统,而是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极个别的例子,民族之间很少绝对根据血统来消灭、清除或者驱逐另一个民族。在中国这儿,只要接受了我的文化,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从文化认同上来讲,大家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其实这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政治的概念。如果从血统来讲,那么它是非常多元的,所以它才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那么多的人口。举个具体的例子,唐朝时在哈萨克斯坦这一带,有很多人迁到内地来。他们往往从哪个国过来的就姓什么姓,比如说白国过来的就姓白,只取其国名的一个主要音节。所以,唐朝有好多姓白的其实都是中亚人,白居易就是。如果当时汉族不接待这么多的移民,那么今天就不会有大家所熟知的《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了。正因为他们把文化带过来了,我们的文化才能丰富多彩。
中国文化要想走向世界,我们要先了解自己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在我们和外界联系的时候。
首先要认识到,中国文化是独立发展的,这跟我们对外交流没有矛盾。但是应该承认,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也就是在西方人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的文化主要是独立发展的。它吸取其他文化,主要是在一些枝节上,而不是主体。比如说,佛教传播到中国,就是中国文化改变了佛教。佛教要适应中国文化,否则就传不过来,所以就有了中国文化和佛教结合产生的禅宗。
那么,为何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没有受到太大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地理因素。
从当时的中国版图上来看,北面是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北冰洋,而最北面的是匈奴民族。东面是日本群岛、琉球群岛、朝鲜半岛,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往南,越南中南半岛的北部比较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南部则主要是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西面的话,我们要去那边生活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它也不太可能对我们有太大的影响。新疆、中亚是很大的过渡地区,所以西方的文化自己传播过来也不大可能超过这一范围。因此,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也正因如此,它是延续的。
我们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文化怎么了不得,中国文化影响大,主要的原因是它在封闭的大环境里面是最先进的。在外界突破地理障碍,把文化带到中国来以前,它没有受到什么挑战。比如世界地图被带到中国来时,一部分人是好奇,但是多数人认为它是海外奇谈。
此外,从中国的疆域来看,中国适合农耕的地区在西汉时已定型,所以基本上它还是适应农业社会的。也正因如此,中国文化又有它的另一面,那就是,相当的自信。在中国的确在大的地理范围里面是最先进的情况下,这种自信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如果真等到受到了外界的挑战,而且事实又证明你已不是“天下之中”“无所不有”了,却依然持有一种片面、过分的自信,那就不能适应世界潮流了。所以,今天讲文化自信,也应当包括有魄力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才是真正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自信。
正因为有“自信”这个特点,中华文明又产生了另一特点。在中国的历史上,所有外来的军事征服者最终都毫无例外地成为了文化上的被征服者。到最后,连他们的统治者都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大家可能不太注意。那就是,中国文化历来是开放而不传播的。我们现在常常讲汉朝、唐朝比较开放,讲“汉唐雄风”。确实,汉朝、唐朝的开放超过了其他朝代,但它的开放就是允许各国来、欢迎你、不歧视你,但是从来很少往海外派个什么人出去,甚至是禁止中国人出去的。玄奘出去实际上是偷渡的。宋朝甚至认为,文化不能随便传,禁止出口图书到辽国或者西夏。但是,不要以为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从来都是比较先进的,就不去传播。你不传播,谁承认你先进呢?
那么,中国人今天为什么要走向世界呢?我去过不少的地方,但在接触过一些社会精英、领导、基层以后,我发现其实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而你想要走向世界,第一步就应该是让人家了解你。要了解当然就要实事求是,展示的应该是我们的各个方面。人家来了,也要让人家了解各个方面。
走出去的第二个目的,是要向世界学习。历史上,作为我们文化主体的华夏文化,是不断地在向外界学习的。今天我们向外界学习的机会更多了。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不走出去,人家是不大可能主动传过来的,而且,传过来的也可能是经过选择或者从商业、政治利益出发的,所以必须你自己走出去。学习世界是很重要的任务。
走出去的第三个目的,我认为,是我们要有中国文化的“中国制造”。我们现在走向世界的能力有限,原因就是我们缺少有吸引力的、核心的文化产品。有不少我们自认为了不得的东西,到外面却没有什么人看。我们现在缺少这样的中国制造,我们有的不过是加工。如果你有什么创意,可以往生产的文化产品里面注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如果我们的服务业不仅仅提供技术,还提供文化,那么,我们的走向世界,才有质的提升。
我们需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但是我反对什么事情都跟传播中国文化挂钩。中国文化的传播应该首先是人家看了,了解了,再自由选择。今天在世界上哪怕是对一个小国、一个弱小的民族,都希望你不要打传播的旗号。你可以展示,让他选择需要你教他的、需要你传播的再传播,这才比较好。特别中国现在在经济方面迅速崛起了,加上我们还有些历史上积累下的现实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不要轻易打着传播的旗号,传播应该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历史上很多文化的传播,其实并不是自然的。比如英语,它是怎么变成世界性语言的呢?就是因为有大英帝国,接下来又有二战之后美国的崛起。如果没有这些历史原因,为什么还要学英语呢?有人现在强调汉语怎么怎么好,但在人家还没有了解、认同的时候就急于讲“传播”,是不合适的。所以,孔子学院公开的宗旨就是学汉语、推广汉语。为了有利于学汉语,我们会介绍一些中国文化,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值。而且我认为,传播文化更有效的途径是翻译。比如中国人想看《天方夜谭》,就得依靠好的翻译。
时至今日,物质的交流已经不存在太大障碍,而精神文明难分优劣,其差异将长期共存。中国人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很好,但是为了和世界交流,还要问一个,“己所欲,如何予人?”好比中国人跟人家一起吃饭,总是喜欢不断往人家碗里夹菜。遇到这种情况,日本人通常会不断地跟你鞠躬致谢,即便他并不想吃。美国人也许就直接说No了。你再夹菜给他,他就要生气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考虑的是“己所欲,如何予人”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之间应该学会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但这不能仅仅依靠外交辞令或表面文章,还要理解为什么,就像西方人需要理解我们中国文化为什么合理、为什么有生命力一样。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也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避免因过于快速、高度的融合,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现在和经济实力相比,我们在文化实力方面所占的份额其实是比较落后的。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但是我们的文化、文化产品差得还很远。另一方面,就算我们的经济达到第一了,是不是文化上就什么都可以超越、什么都可以立即赶上呢?那也不是。即便是同步发展,也会有落后、有超越。但你对世界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你本身的客观存在;在今天,还必须和你的文化产品、文化风格连起来。换言之,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你对价值观念的贡献上。所以,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应该包括承认世界上存在着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还要有这个信心,我们的价值观念可以构成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一部分或者更多份额。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七期)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