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不召之臣
△孟子见齐王
先说孟子的一个故事。一日,孟子准备朝见齐王,碰巧齐王派人传话:“我本应来看你,但因寒疾不能吹风,所以来不了。明日早朝,不知你能否来见我?”哪知孟子也托病,称无法上朝。第二天,孟子却外出吊丧去了。
大夫景丑不理解,抱怨孟子做得不对。孟子答道:“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并认为,如果有什么事要商量,君王应亲自去臣属处讨教,尊德乐道的君王,这点都做不到,就不足和他有所作为。孟子举例说,伊尹对商汤,管仲对桓公,都是这样的“不召之臣”。
孟子的这种举动,是儒家对知识分子的基本要求,一个知识分子若无此风骨,便不值得一提。为何会如此呢?这和儒家所推崇的社会理想有关。
儒家认为知识分子所代表的“道统”,与执政者所代表的“政统”,是两个中心不同的领域。两个领域虽有交汇,却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政统的中心为王侯,道统的中心是师儒。道统的依托为“道”,它比政统有更高的权威。用代表世间真理的道统,来抗衡君王代表的政统,最终从精神上驾驭政统,一直是儒家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
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强调的是不为权势与地位所屈的知识分子的尊严感,无论成败进退,知识分子都应以道作为人生的最终依归。他有一段浅如白话的名言,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将知识分子与君王的关系分为三种:师、友、臣。君王对知识界的前辈领袖以师事之,对平辈而优秀的知识分子以友待之,对一般的知识分子才能用之为臣。孟子谈到一个小国的国君费惠公就是这么做的:“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看《史记》可发现,这在当时已成一种风尚。
“不召之臣”所倡导的批判精神,后来在“政统”内部也被制度化了。谏官批评君王,御史监察百官,甚至地方也专设议曹评议郡守。谏议虽然也会惹怒不明智的君王,让谏者在政统内受到打击,但在道统中,这种打击却反而成为知识分子的荣耀。韩愈因谏被贬为潮州刺史,范仲淹三谏三贬,都成就了他们所坚守的道,他们因此成为历史上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范仲淹说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维护道统与自己人格尊严的信条。
可以说,儒家用知识制衡权力的思想体系,是对专制政治的有力抗议与制约,也为后来历代反抗暴君独夫的儒士诤臣,提供了思想支持。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六期)
稿件来源:《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