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科技人才如何流动才合理

2016-09-30 李 侠 领导文萃


       

   随着全球化节奏的加快,区域间的竞争也不再遮遮掩掩。竞争的关键资源是知识资本存量,而知识资本则来源于人才。如何看待科技人才流动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呢?

在评价人才流动的对错之前,先要搞清楚:人才流动的实质是什么?

人才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其自身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准或者较为丰富的资本存量,再加上各地区之间由于发展不平衡而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梯度差,从知识的高梯度差区域向低梯度差区域流动,这是所有人才流动的外在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社会,人才流动是一件十分正常和普通的事情。由于人才所拥有的知识资本其产权属于个人所有,而不属于其所在的地区,因而如何积攒区域知识资本的存量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曾有借助于行政阻力,增加人才的流动成本的做法,其结果是降低了人才流动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而人才流动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一个智力开创性效益的问题——也许当地并不具有支撑其开展创造性工作的条件,还不如换一个合适的地方发挥作用,创造价值。

归纳起来,造成人才流动的内在驱动机制无非是四种:其一,经济原因——收益;其二,政治原因——权力;其三,环境原因——适宜;其四,社会原因——人际关系。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前两种。那么如何看待人才对于收益的追求呢?人都会有在市场经济社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可以设想,两个拥有相同的知识资本存量以及同样水平知识梯度差的人,理论上应该获得同样的收益(经过购买力评价测算),然而,只是由于地域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的收益存在天壤之别。这本身就表明制度环境有问题,此时人才流动名正言顺。这种流动不仅对于个人实现梦想是有帮助的,而且对于当地人才环境的改善也是有益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

那么如何留住人才呢?方法还是很多的。当下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差距,是人才流动的最基本驱动力。基于这个观点,很容易给出一个人才流动的边界条件公式:流动净收益=流动潜在预期收益-当下收益-流动成本≥0,支撑收益的背后力量是人才所拥有的学术资本存量与知识梯度差。通过这个简单明了的公式,大体可以看出,如果收益小于零,人才通常是不会流动的。这里的收益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直接的金钱,或者职位(权力)等,不论何种形式都是可以转化成人才的经济收益。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完全相反的留住人才的方式,其一,通过单方面的增加人才流动成本来降低流动的潜在收益。这就是过去几十年我们的习惯做法,同时附加上道德批判的利器(如不忠诚等),造成人才流动的心理成本的增加(对于那些甘愿留下的则给予道德嘉奖,以此提升人才的荣誉收益)。道德绑架虽然廉价,但其后果遗患无穷。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造成人才的知识资本收益得不到合理补偿,以及由于条件的不完善,导致人才的智力资源被浪费,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损失。在经济基础比较弱的情况下,有些做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在道义上尚可以理解,如果当经济条件已经好转,仍然沿用这种模式,那就是恶意侵吞人才的知识资本带来的应得收益了。

一些发达国家留住人才的办法则是一方面加大人才的当下收益,另一方面,改善科研环境,这也相当于变相增加人才的当下收益。由于优越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也是别处所不具备的,从而增加了人才流动的心理成本,这些人性化的举措有效地遏制了人才的流失。在这种环境下,人才更有可能安心搞科研,并实现自身价值。毕竟人才的创造力峰值年龄是确定的,谁都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段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科技人才流动是一种“用脚投票”的退出机制,它能真实反映出流出地的生存状况。坦率地讲,这种退出机制通常是由个体来践行的,其短期力量很微弱,后果较长时期才能显现。区域发展就是在政策的这种麻木与不敏感中,经过时间的累积放大作用,慢慢地踏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或进化或退化。不管人才退出的原因是什么,管理者必须想方设法积极修正,否则难逃社会绩效衰减的退化路径。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九期)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领导文萃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