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史|历史选择了顺治

2017-05-31 纪连海 领导文萃

继位的可能

就在多尔衮已经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位置的时候,皇太极不幸于1643年9月21日病逝,这一年多尔衮33岁。

在皇太极没有任何交代的情况下,我们依据什么来选择继任皇帝呢?中国历代帝王的产生办法无非就是以下两种:一种是父死子继,老子死了,儿子接班;另外一种呢,就是兄终弟及,哥哥死了,兄弟接班。

一个就是肃亲王豪格,他虽然说是侧妃生的,但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年龄最大,35岁;第二个就是福临,虽然说此时的福临才5岁,但是他的妈妈庄妃博尔济吉特氏是最受皇太极宠爱的;还有一位就是2岁的博穆博果尔,他的妈妈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所有的妃子中地位最高的,要比庄妃高两个级别。因此我们说,从理论上讲,当时有权力、有资格能继承皇位的,皇太极的儿子们主要就是上述三人。

除了这三人之外,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多尔衮也是最有资格的。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福临5岁,此时的庄妃做梦就想:哎呀,母以子贵,我什么时候让我的儿子继承皇位呢?说起来容易,事实上哪那么容易啊?皇太极8个儿子,有5个都比福临大。

此时,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这八个两黄旗中的杰出人物,一起带领着两黄旗好几十个牛录的首领,直奔肃亲王豪格家,企图策划肃亲王豪格为帝。

会议主持礼亲王


▲多尔衮画像

时间到了1643年9月25日深夜,谁都清楚,这是皇位争夺战前的最后一夜。

1643年9月25日深夜,睿亲王多尔衮家也在上演着与肃亲王豪格家几乎完全类似的一幕:睿亲王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和好几十个两白旗各个牛录的首领一起,居然还有极个别的两黄旗的牛录的首领,还有一个蓝旗的牛录的首领,都齐集在睿亲王多尔衮家,一边给睿亲王多尔衮跪着,一边齐声说道:明天您一定要当皇上,我们在这里求您了,这个时候的咱们,该到了当仁不让的时候了。

清太宗皇太极死后第五日,也就是1643年9月26日的凌晨,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一行七人,陆陆续续进入了会场。

睿亲王多尔衮说:“礼亲王,您岁数最大,您资历最老,这里只有您过了60岁,您主持会议吧。”礼亲王代善说:“那我就主持会议?”睿亲王多尔衮说:“好!”

于是乎,礼亲王代善坐在主席台前,说:“双方发言吧。”

福临上台

▲多铎画像

多铎到底还是多尔衮的亲弟弟,人家是兄弟同心,另外,多铎到底还是年轻气盛,人家都没发言呢,他自己第一个就上前发言:“立我哥哥,这就得我哥哥当皇上,我哥哥那年就应该当而没当,这回轮也得轮到我哥哥了,谁有什么反对意见,朝我说,就得我哥哥当皇上。”

多尔衮说:“别,你别那么说,咱们先开会,你待会儿说行不行?”多铎说:“你不想当那就立我,当年太祖遗诏里头,好几个人都能当皇上,里面也说到我了,我也可以当皇上,你要不当我当,反正这个皇上得咱家人当。”

多尔衮这个时候直接就把矛头指向郑亲王:“我说郑亲王,您是什么想法啊?”郑亲王济尔哈朗说:“我主张立皇子。”

多尔衮说:“礼亲王,您的意见呢?”

礼亲王代善说:“我也主张立豪格。”

礼亲王代善这一说主张立豪格,礼亲王代善的孙子阿达礼不说话了。

这个时候您想,您要是豪格的话,您读过几本书,简单的尧舜禹的故事您知道,这个时候您要是豪格,您下一句会说什么呢?您肯定会谦虚地说:“哎呀,别立我呀,我那福少德薄,不行不行,你们还是另选高明吧,千万别立我,立谁都成,就是别立我。”还别说,豪格还真就这么说了。

这个时候多铎又说了:“谁想立你,本来嘛,你这一辈子就今天说一句实话,就是福少德薄。就不应该立你!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谁想立你啊?”

在这个时候,特别生气的豪格,一屁股坐在旁边不说话。

但是在这个时候,一看到自己的主子受了委屈,门外的两个黄旗的人在索尼和鳌拜等人的带领下,马上跨前一步说:“我们吃先帝的,喝先帝的,使先帝的,用先帝的,先帝对我们不薄,今天咱们就得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如果不立先皇的儿子,我们今天就血溅崇政殿——谁也别想从这崇政殿活着出去!”

这个时候,老谋深算的济尔哈朗说了一句话:“我看咱们这样吧,豪格说他不愿意为皇上,他说他福少德薄,大家也同意这种观点,那他就甭当了。但是呢,大家的意思我看是非得立先皇的儿子了,先皇的儿子有8个,除去豪格剩7个,我看咱就立福临好不好?立5岁的福临好不好?睿亲王,您的意见呢?”

结果郑亲王济尔哈朗还真想对了。多尔衮一张嘴就说:“我同意您这个观点,这个肃亲王他说他福少德薄,我也觉得是这样,也不适合当皇上,您提出这个人呢,福临当皇上比较合适,名字也好听,福临。岁数比较小,可以由郑亲王和我两个人监国辅政,等皇上大了以后,咱们再还政于他。大家还有问题吗?没意见就散会,咱们准备准备,给新皇上磕头去吧,散会,散会。”这个会就散了。

多尔衮为什么不称帝

导致多尔衮不称帝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客观原因,多尔衮所能够控制得住的兵力不足。多尔衮两个白旗65个牛录,豪格三个旗加在一块儿61个牛录。您算一算,65个,61个,最后双方都打完了的时候,很有可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再让郑亲王济尔哈朗或者礼亲王代善这帮老家伙们夺得了胜利,那就吃亏吃大了,没有绝对把握的事不去做。

另一方面,多尔衮心中的想法是:“我一定要超过我的父亲努尔哈赤,也要超过我的哥哥皇太极,我要把这个江山迅速地平定下来,我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我所用,最终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任务,我现在的任务是占领北京、迁都、灭明朝、灭李自成。然后那个时候,当我功成名就以后,这个皇上我不是随时想当就当?到了那个时候,福临那么小一个皇上,我想取而代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多尔衮为什么要立福临为帝,应该说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以退为进,摄政称王。多尔衮也非常清楚地知道,福临的特殊地位,确立福临为帝,双方接受起来都没问题。这是一个小孩子,多尔衮能当摄政王,而且确立福临还能争取满蒙之间的团结,这是当务之急的一件事了,只要争取了满蒙之间的团结,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我们还要灭掉大明朝呢。所以这才是多尔衮心中最重要的一种选择。

第二,避免内讧,顾全大局。多尔衮首先想到的是,大局是什么呢?大局就是满洲人的团结,在这个问题上,他绝对不可以让豪格当皇上,自己也不能当皇上。豪格当了皇上,那会怎么算计他多尔衮啊?会让他多尔衮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很好,让年幼的福临为帝,既可以达到满洲人内部的团结,也可以达到满蒙的团结,就可以灭掉大明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就接受了济尔哈朗的意见。

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多尔衮立福临为帝,不但达到了整个满洲人的团结,而且还达成了满蒙的团结。

(摘自《领导文萃》2016年3月下)

稿件来源:《多尔衮:一指通天》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本刊

领导文萃公众号

微信号 : ldwczzs

新浪微博:@领导文萃杂志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