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延安时期如何克服“本领恐慌”
不管是文化人还是“武化人”,都要写笔记。有了“伏案”的功夫,才不会夸夸其谈。
延安时期,面对干部队伍里的“本领恐慌”,毛泽东号召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并且在不妨碍工作与战斗前提下,把学习办成一场运动。在毛泽东的直接参与和领导下,高级干部的学习运动收到了“绝大效果”,取得了丰富经验。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势。而在当时,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干部缺乏,成为困扰我们党的严重问题。因此,毛泽东提出要加强对干部的各种教育,尤其是整风教育和思想教育,而在各种干部中主要是高级干部的教育。
毛泽东在讲到学习问题的重要性时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共产党要领导几千万几万万人的革命,假使没有学问,是不成的。所以,高级干部加强学习,不仅是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增强党的团结、应对困难局面、迎接光明未来的迫切需要。
毛泽东告诫全党,无论困难局面多么严重,也不能放弃学习,要“一面战斗,一面学习,百折不回,再接再厉”。
毛泽东认为,高级干部不能满足于学习一般的文化知识,而是要深入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使自己在理论上和思想方法上得到提高。
毛泽东指出,高级干部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列主义理论,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通过学习,要分清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学会用活泼的辩证法的观点,去注意一切变化。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毛泽东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学习党史并不是要把每个细节问题都搞清楚,而是要把整个党的发展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要本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目的,着重研究党史上的路线和政策,把过去的成功和胜利,挫折和失败弄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启发思想,学得一种科学的方法。毛泽东亲自主持党内重要文件汇集《六大以来》的编辑工作,这是高级干部学习党史的主要材料。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在1941年到1944年间,对于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在1931年初到1934年底这个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为中共七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在紧张繁忙的战争岁月,领导干部的学习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内高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中共中央于1941年8月决定成立中央学习组,毛泽东担任组长,指导高级干部的学习。毛泽东指出,学习的方法是“挤”和“钻”,工作忙就要挤时间,看不懂就要钻进去,求得更进一步的学问,一定要长期研究。
有鉴于党内学习存在的缺点,毛泽东提出,要改变过去那种无组织无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有的放矢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造我们的学习;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在学习运动期间,中共中央为高级干部指定了大量的必读书目和文件。毛泽东要求,在读书学文件的同时,不管是文化人还是“武化人”,都要写反省笔记,功劳再大也得写笔记,这是“伏案”的功夫,有了这步功夫,才不会夸夸其谈。而且要首长带头写,毛泽东率先垂范,撰写了五万多字的学习笔记。他还提醒高级干部,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水手是世界上游历最广的人,但单是走不写笔记,经验就总结不起来。当时,高级干部的学习笔记要指定负责人轮流修改,毛泽东就抽阅过中央党校学员的整风笔记;而且上级要看下级的笔记,必要时找下级谈话;互相借看笔记,传观最好的笔记。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第六期)
稿件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