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工作方针和政府政策的变化,意味着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变化。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呢?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读。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改革开放之初,党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目前,中国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而且在有些方面已经是制造业强国。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简单地说,过去的社会主要矛盾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内部需求满足程度的矛盾。由于我国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有一部分人非常富裕,有一部分比较富裕,也有少数人仍不富裕。所有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由于发展起点不相同、发展速度不相等、发展程度不均衡,有很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尚且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就是让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在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
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这一需求侧的转变意味着社会生产的供给侧也要相应跟上。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注重个性化需求,注重技术创新,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大背景做出的必然选择和必经战略。
因此,宏观调控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来提高产品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实际上是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追求。中国已经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状态,老百姓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多地为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贡献力量,也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
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我国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法治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反过来,一个政治清明、法治完善、公平正义的国度,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一定是人们各种合理需求都得到满足的阶段,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稳定的群众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可能会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主要矛盾的转换意味着工作重心的转化。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
当前,由于收入分配政策还不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特别是财富分布差距较大,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10-11期合刊)
稿件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