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史|中国人的从政法则——释“为政以德”“政者正也”

2016-02-19 方志远 领导文萃
点击上方“领导文萃”可订阅哦!


中国古代德政思想广博深厚,它以格言、警句、典故等形式存在于文化典籍之中,“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就是其中代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认识和分析它的内涵、精髓、特征和发展脉络,发现其对当今从政治国的借鉴价值,对维护和促进当代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古代德政的特征


德政与民心息息相关,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从夏朝至清朝,各个朝代的衰亡无不与统治者的残暴无道、“德政”尽失有关,夏桀王、商纣王、周厉王、秦二世、隋炀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历史清楚地证明:德兴国兴,德衰国衰,德存国存,德废国废。有人对“皇帝”一词作了如此解释:“德冒天下谓之皇”,“德穿天地谓之帝”。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如果不行德政,也就成了一个毫无价值的空壳,最后下场,往往如汉代贾谊《过秦论》所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因此,历史上的开明政治家,有鉴于王朝衰亡的教训,都会对古代德政思想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分析,古代德政有如下特征:

一是从道德理念上看,我国古代德政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尚书·泰誓》指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而后的孔子认为“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主张实行“富民”“教民”的政策。可以说,自秦汉以后,民为邦本、爱民利民、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执政道德理念占据了主流。

二是传统治政措施一直存在德与刑两个方面。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古代德政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主张德刑兼施、德主刑辅。孔子明确指出“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历代开明统治者在治政措施上大都从“德,国之基也”出发,坚持德高于刑。像汉武帝确立了“务德教而省刑罚”(《汉书·礼乐志》)的治政方针并付诸实践,而在唐代,“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议》)被写入法典,“德主刑辅”遂成为后世贤明统治者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

三是人才观念上的贤者治国。治国的关键是用人,传统德政思想一直把贤者治国作为治国的关键理念。孔子认为,实行德政,必须有“贤人”,主张“举贤人”,“远佞人”,推行贤人政治。汉代贾谊在孔子“举贤才”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明、吏贤、民治”(《新书·大政》)的思想。北宋司马光则将德政解释为“贤贤”“尊贤”,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因此,几千年来,举贤才、荐忠良、除贪官、清污吏是德政思想与实践的核心内容。

政者正也:领导者的职业素养和为官之道


如前所述,古代德政思想强调领导者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起到表率作用,而“政者正也”就是具体表现之一。

《论语·颜渊》记载,鲁国大夫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处所谓“政”,即政事、管理的意思。在古代,“政”字亦通“正”,作“正直”“公正”讲。孔子巧妙地利用了“政”字的多义性,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领导者的职业素养和为官之道,就是要先修养自身,做到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作为领导者首先端正了,下属谁还敢不端正呢?可见,孔子十分看重“正”在从政中的意义和作用。“政者正也”,主要有三层含义:

首先是正己。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论语·子路》)就是说如果领导者以其端正的行为作表率,影响、带动其他人,便能有效地进行领导,这样治理国家还有什么困难呢?孔子把端正自己与治理国家联系起来,明确提出正己才能治国。如果领导者“身不正”,则“虽令不从”,这样国家如何治理得好呢?所以孔子说“为政在人”(《中庸》),并强调领导者要加强自身修养,认真对待工作,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其次是先之。领导者正己的目的还在于正人,正人的关键则在于“先之”,即起到表率作用。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在社会活动中,领导者要身先士卒,苦在人前,乐在人后,处处起到楷模作用,才能使下属“劳而无怨”。

最后是无倦,即永不懈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领导者端正自身、为人表率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终生努力的目标。也就是说,品行端正、为官清廉、率先垂范,只是“正”的具体表现,而永不懈怠,乃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正”的最高追求。实现了这个目标,才能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信赖和拥戴,才能出现政通人和的景象。

“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的德政和“政者正也”思想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历代统治者治国方略的优劣得失。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其思想和精神值得我们继承。

首先,德政思想中蕴含着“善政”“安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强调“为政者”心中有民,处政利民。今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作为人民公仆,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展古代圣贤和仁人志士的善良愿望和美好追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执政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已不仅仅是从政的道德要求,更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要求。

其次,德政思想中还强调“德刑兼施”“德主删辅”。历史证明:没有道德引导的法治是政治权力的奴隶,而没有法治保障的道德是空中楼阁。当前强调依法治国,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道德教化,相反,要更加注重道德对法治的促进作用。我们要明确德与法的不同作用,即“德”的自律和“法”的他律,正如前人所言“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礼贵绝恶于未萌”。因此,只有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道德认同作为法律的社会基础,把法律作为建立、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保障,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第三,贤者治国是传统德政思想的关键要素和实施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依然要把选贤任能、知人善任作为选拔各级领导干部中必须遵守的政治道德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健全德才兼备、举贤任能的干部人事制度,并将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当前被查处的那些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者,能力和学识并不低,却“德行”不足,最终导致身败名裂。

最后,“政者正也”是中国德政的一个具体表现。官无论大小、职位无论高低都应该保持一个“正”字。自古以来,如包拯、海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的爱戴,其言行也垂范后世。今天,端正自身仍是从政者为政处事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正”与“公”又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出于公心才能公正,才能得到百姓的真诚支持和拥护。此外,端正自身才能端正他人。所谓“正人先正己”,尺子因为直,才能去衡量;处处以身作则,才能纠正别人的过失。以行贿受贿为例,受贿的实质是掌握着一定权力的人经不起金钱物质的诱惑,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乃至丧失原则。要制止行贿,首先应制止受贿;要求别人不行贿,自己首先要不受贿。人人都在端正自身,社会风气定会获得根本好转。


(摘自《组工文萃》2015年第十二期)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调查|沟通|品读|言论
阅读: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荟萃领导艺术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微信号: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