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李渔择医”与用人
清代著名学者李渔的诗文杂著总集《李笠翁一家言》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李渔身染重疾,但他没找镇上的名医,却找邻村一位曾医死过人而遭人非议的医生为自己诊治。旁人大惑不解,认为他是自寻倒霉。李渔答道:“非也,镇上的名医因为从不收治危重病人,因而不曾医死过人,自然无人非议而有名有利;邻村的医生虽然医死过人,但他急人所难,从不拒收危重病人,说明他敢于负责。再说,邻村的医生能吸取过去的教训,提高医术,相比之下,还是他更可靠。”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李渔的想法和选择是对的,他经邻村医生医治后,果然大病痊愈。
李渔择医不为世俗眼光所惑,不为习惯思维所缚,其见解之独到、勇气之可嘉,着实令今人汗颜。比如,在干部任用方面:有的领导青睐于那些“规规矩矩”“办事稳重”的干部,而对那些思想解放、锐意创新、敢于冒险的干部却往往心存疑虑,退避三舍,不敢重用;有的领导倾向于那些“唯唯诺诺”、对自己惟命是从的干部,而把那些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仗义执言的干部视为“眼中沙”;还有的领导习惯于“以一事论英雄”,不能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看待所属干部的缺点和短处,对那些工作有失误或出过差错的干部搞“一棍子打死”。如此这般,既影响了选人用人的正确性,形成了错误的用人导向,也制约着单位建设的长远发展。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一些才华出众的人,往往其个性也比较明显,因为他们把精力放在事业上多一些,所以考虑自己的心思就少一些;因为他们工作干得多一些,所以失误出错的几率可能就比一般人多一些;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有独到见解,所以有时候就难免显得锋芒毕露甚至固执己见。这些人在晋升提拔的时候,又往往会成为争论的焦点,这就需要领导者能够慧眼识才、大度容才、真心护才,多看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多看他们做了什么,而不能斤斤计较他们的缺点与不足。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三期)
稿件来源:《解放军报》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