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十三五”·残疾人事业这五年】为残疾人提供高品质多元化文化服务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十三五”期间,我国残疾人文化工作紧紧围绕《“十三五”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和《“十三五”残疾人文化体育实施方案》,强化创新意识,服务基层、树立品牌、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为残疾人提供了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满足了残疾人的文化需求。
“当我以一个中国人的脉搏感受你的心跳,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呼喊,我爱你中国!”2020年12月22日,在“书香有爱•阅读无碍”2020年重庆市残健融合阅读活动决赛上,63岁的参赛选手于福军和双胞胎女儿朗诵的《美丽中国》,为当天比赛拉开了帷幕。
在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系列文化活动中,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无障碍电影”专场,有专业的讲解员为盲人观众讲电影。(中国残疾人事业图片库供图)
“十三五”期间,举办“书香有爱•阅读无碍”这样的文化活动还有很多,如全国残疾人文化周、“书香中国•阅读有我”和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等系列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文化套餐”,不仅丰富了基层残疾人文化生活,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各地残联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十三五”以来,中国残联每年与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印发《关于举办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书香中国•阅读有我”活动的通知》,共同推动残疾人文化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各地区县级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文化服务,使基层残疾人受益。另外,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支持下,实施了“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项目,并积极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推动中国残联办公厅与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积极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试点工作。
刺绣起源很早,据《尚书》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当然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刺绣技艺,如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马尾绣,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一些外出不便的残疾人“绣娘”单靠一双手也能养家糊口。掌握刺绣这一传统技艺的智慧和技能,开展生产生活,成为越来越多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途径,他们在传承手艺的同时,生活也得以改善。(中国残疾人事业图片库供图)
“十三五”期间,中国残联还将残疾人文化事业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华夏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自强之歌》《助残之歌》《<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解读》系列主题图书;2020年“全国助残日”期间,策划出版了以残疾人脱贫和帮扶残疾人脱贫为主题的系列图书《奋斗开出幸福花》《情满扶贫路》,创作了助残日主题歌《一个也不能少》,用精品力作讴歌新时代,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疫情期间,动员组织残疾人作家、艺术家围绕疫情防控主题创作诗歌、歌曲等文艺作品。支持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创作制作抗疫歌曲《与你同行》《爱的守护》《守护生命》,并向全网推广。
中国残联稳步推进基层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把扶持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为残疾人创业增收的主要抓手,“十三五”期间,选取一批有民族地方特色、有发展潜力、吸纳培训残疾人就业较多的残疾人文化创业就业机构,审批通过了170多个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扶持特殊艺术挖掘与推介项目28个、“残疾人手工艺者集善之家”15家,推动了一批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带动残疾人就业的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发展,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示范、引领和带动一大批残疾人实现文化创业就业。
不断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中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建设的扶持力度,截至2019年底,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已达到1174家,全国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坐席2.4万个,盲文图书100多万册,视听数字图书1600万册。2017年9月由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残联等5部委共同推动实施的“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配置了20万台智能听书机,配合404家公共图书馆已完成196600台采购及发货。目前,已有333家图书馆83763台设备激活,在线交互累计430万次,对特殊群体共享新时代文明成果、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知识水平和适应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为基层残疾人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逐步实现残疾人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受到各级公共图书馆和盲人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感谢仁美书画院为我们残疾人艺术家搭建这样一个充满爱与阳光的平台,能让我们展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让社会各界有机会了解残疾人的精神世界,使我们享有更多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 2020年11月21日,“爱的阳光•决胜小康”残健融合仁美书画展在北京中艺国际展览馆观举行,残疾人书画家宋敏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2020年11月21日,“爱的阳光•决胜小康”残健融合仁美书画展在北京中艺国际展览馆观举行。
“十三五”以来,中国残联以提高文化产品影响力为目标,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创新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方式,陆续打造“仁美”“共享芬芳”“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等品牌,以品牌活动引导全国残疾人文化工作开展,推动残疾人文化建设。
“共享芬芳”是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倾力打造的文化品牌,整合中国残联文化资源,吸引社会资源,为基层残疾人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自2017年起纳入中央文明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并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据初步统计,已累计在重庆、江西、宁夏等近70个县演出展览近百场。2020年“共享芬芳”巡演巡展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创新活动形式,采取在线演出、线上展览、中国网视频直播的方式,组织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在全国助残日、“六一”“七一”“教师节”等时间节点,开展2020年“共享芬芳 共铸小康”线上演出5场、展览2场,组织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线下赴宁夏、甘肃贫困地区深入基层群众公益演出5场,共计300多万人观看演出。
2015年“仁美”系列活动开展以来,以残健同行的艺术形式丰富和活跃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举办了3次“仁美”讲堂,专门成立了“仁美书画院”,结合实际定期举办“仁美”书画展,先后在全国政协文史馆、北京太庙、雍和宫等地举办了专场展览10多次,在江西、甘肃、重庆、香港、澳门等省(市、区)40余个县(市)组织了巡展40多次。2019年,中国残联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仁美文化》集刊,为残疾兄弟姐妹打造文化艺术花园,提供文化艺术作品交流与展示平台。
此外,为进一步活跃残疾人文艺创作,打造优质文化品牌活动,2019年4月举办了首届全国残疾人作家研修班,28个省(区、市)的37名残疾人作家与国内的文学名家进行沟通交流,加强了残疾人文学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残疾人作家重点作品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文学创作繁荣发展。
2017年8月16日,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东部片区)汇报演出在济南省会大剧院举行。(中国残疾人事业图片库供图)
2017年中国残联与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举办了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并纳入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推出了212个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全国3000多名残疾人演职人员参与全国汇演活动,3万多名残疾人参与各级汇演和选拔,10万多残疾人间接参与,观众达30万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节目和优秀人才,活跃了基层残疾人文化生活。在“国际残疾人日”期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汇报演出中,CCTV-3分别于同年12月底及2018年“全国助残日”期间进行了2次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次,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播发消息100多条,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
“五月花”杯全国残疾人诗歌大赛由中国残联宣文部、辽宁省残联指导,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支持,辽宁阜新市残联主办,《五月花》杂志承办,展现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风貌。(中国残疾人事业图片库供图)
此外,中国残联还支持举办了“赞美无障碍 讴歌新时代”全国融合大美“无障·爱”诗文大赛、“飞鸟杯”残疾人诗歌朗诵邀请赛、“五月花杯”全国残疾人诗歌大赛、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全国听力残疾人书画公益联展等文化活动,用系列文化活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张靓丽名片,是新时代残疾人精神风貌的具体呈现,中国残联积极组织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执行“舞动中国”等出访演出任务,向世界展示我国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特殊艺术发展成就,近年来每年出访近1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二、三十场,截止2021年1月,足迹遍及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与国际社会的文化艺术交流。
助力“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领域合作走深走实。举办2019年“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特殊艺术论坛,首次将特殊艺术论坛纳入“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2017年与紫荆杂志社在香港联合主办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首届全国残疾人书画家(香港)邀请展。2019年与澳门基金会联合在澳门举办了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全国优秀残疾人艺术家(澳门)邀请展。两次邀请展以艺术的形式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促进内地与港澳交流,加深情感,传播社会正能量。支持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在法国里昂第八届BHN界外艺术双年展期间,举办“水墨中国•心境——中国残疾人美术作品展”,支持华夏文化集团举办2019年中日韩残疾人艺术国际交流展,促进了残疾人文化艺术国际交流。
中国残联支持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在法国里昂第八届BHN界外艺术双年展期间,举办“水墨中国·心境——中国残疾人美术作品展”,期间,中国16位残疾人艺术家的水墨书画作品参展。(中国残疾人事业图片库供图)
残疾人专项调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残疾人文体活动参与率从2015年不到8%上升至17.8%,平均每年增长3个百分点,即每年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增长约70万人。
“十三五”期间,残疾人文化工作加强了顶层设计,在基层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得以长足发展,逐步完善、精准的残疾人文化服务正日益满足着残疾人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