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最后一个知青!走过知青企业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美文杂谈 Author 杨培慧
四十多年过去,当年风华正茂壮志未酬的知青,如今早已是白发苍苍暮年。
返城后由于路不同道不同,有的考取大学当上白领,有的走进企业受到改制下岗的冲击,但都摆脱了农村的困苦。知青的岁月渐行渐远,曾发过誓永远不回农村的知青们,又多次聚集返回版纳、德宏腾冲、瑞丽等第二故乡去探望康养。毕竟,那是他们曾挥汗如雨的地方,是永远留下他们的青春热血的土地,是永远铭刻在脑海抹不去的记忆……。
义无反顾选择养殖
当听说昆明安宁农村竟还存留一位最后的知青,租地养殖,开办知青农家乐。
租地养殖在九十年代末是时髦的创举,不少知青也纷纷效仿。有的租地养鸵鸟,有的办农场,有的栽烟草或鲜花,很是时兴一时,但都因种种原因低调收场。
他能坚持农村25年,理应成为行家能手,农家乐开得游客接踵而至,他为何能在寂寞中战胜孤独,在深山里孤守一生?
今年冬天,冒着寒风,我随云南知青协会会长杨小彪驱车,从昆明出发抵安宁思邑村。车子在弯弯曲曲的路上颠颠簸簸近3小时,驶向山路。山路两旁梨树一片片枯萎,两万株梨树枯树成枝耸立。
一个储存水塔上,张贴着鲜红的“天下知青是一家”的横幅标语,知青农家乐牌子挂在门上。门口两支昆明犬在“汪汪”直叫。农家乐占地510亩,背靠大山,梨园连成一片。有餐厅二十多桌,住宿楼,有一排排猪、鸡圈和仓库。
站在农家乐门口一眼望去,空旷无边,所有昆明农家乐场地在它面前都相形见拙。此地是知青、同学集会摘梨的首选。
听到狗叫,从田边走过来一个人站在我面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穿一件黑色恤衫,生活的苍桑似皱纹刻印在脸上,矮胖的身材、被太阳晒得黑红色的脸庞,穿一双胶鞋上面还沾泥泞,他和我握手时嘴里露出残缺的牙齿,显得十分苍老。这那是梦幻中年轻充满活力的知青?这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完全干农活的农民。
每一个创业者,都是靠信任起步。69岁的芒市老知青张力,1979年大返城后,从芒市回昆明,顶职在集体企业当工人。1995年辞职下海承包了安宁36亩土地,引进了新西兰红梨品种,栽培了个大水多,肉嫩美观的安宁大红梨,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树上还在挂果就被抢购一空。创业初,一炮打响,
安宁政府将张力的红梨广泛推广,并划拨510亩地租给张力,每年付24万元承包费,签订了24年合同。由于栽种的农户多,他的红梨数量多,签订合同的人就更多。
市场下滑价格一跌再跌
张力的创业过程完全是乱枪打鸟。2000年后,红梨树苗普及,市场价位下跌。拿着订单来退货的人增多。之后,所有订货的商人见时局变化,赚不到钱全都毁了约 。梨销售渠道受阻,一度红梨堆积如小山,只得贱卖。栽梨并不是一门轻松活。
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安排一天的工作后带十个人带剪刀,爬上树枝。在确认是预备枝、结果枝、分岔枝、哺养枝后他亲自指点剪岔枝,一个月两次喷农药,一个月里三次施肥。2万多颗梨树,每棵树要挖4个坑,共8万多个坑埋30至50公斤糞,仿佛就象版纳农场知青挖橡胶坑的劳动量。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顶风冒雨,小心地丝毫不敢怠慢的劳作。
一年一季收梨时间是7至10月,其它时间不能闲着。他曾养过千余支肉鸡,因鸡生长周期长,打防疫针雇两人喂养。等鸡出栏,价已一跌千里,加上鸡瘟死伤,还不够成本费,从此摆手。养过100头牛。草源不够,只能去买豆类,酒糟种菜做主食。结果销售时又找不到订货人,市场价又起伏,牛卖不出去使他很纠结。他想了很久,纠结得想跳楼。
在生态养殖上作文章
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在生态上把关,只要信用在就会有未来。现在他养野猪180多头,山鸡2000多支,等野猪山鸡出栏,销售又将成为一个老大难。因市场上,顾客不承认是放养的。他就开车带人来农家乐看,宾馆饭店偶也有人高价抢货。但大多数顾客却是希望便宜的价格买到高质量的货。
他始终恪守信用无价,这一服务的宗旨。二十五年时间里,他的妻子说他是傻瓜,劝其罢手无奈,与他分手。他的顾客看他忠厚,有的另找买主,也有少数始终与他携手。他说:最难做的事也是最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人赤裸裸地来到世界,又赤裸裸故去。
当过知青的人,什么苦都能吃,开知青山庄,是让知青有一个自己的家。在创业的路上,信用才是成功的关键。用生态饲料喂野猪和山鸡,提供生态绿色食品,是他二十五年坚守的信用。那些取巧的人只能赚取短暂小利,拥有信任才能持盈守成。
回顾走过的路,他说:这一生都在当知青。从芒市到安宁都情系农村土地。
把青春奉献给芒市,生命倾注给红梨。他期待更多的养殖能手、宾馆餐厅、超市商店能与之结成联盟,在500亩土地上将养野猪、山鸡种植各类生态蔬菜,餐饮连成一线。
将生态食品搬上餐桌,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绿色食品安宁红梨、野猪和山鸡。期待昆明知青光顾农家乐摘梨聚会。他说早已习惯了每天劳作,劳动的汗水总会有所收获。不问前方路有多远,不断前行,苍天自然会眷顾。
无需伴酒饮茶,但必须心无旁骛。采访知青企业家要用心去倾听,琢磨他们的心路。听完他们如重释怀的陈述,我身上产生的绝不是厌倦遐思、我默默思考着这细微悠长的五十年,他们走过的时空。人生不易,越是笑得阳光灿烂的人,越有许多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与之重。我的心被采访者真情打动,久久难以平静和心潮澎湃……。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真情、更震撼心灵的创业者的原动力?成功者都源于自身那颗不肯屈服的心。
高层清洗第一人
杨小彪的名字,在春城昆明如雷贯耳,人们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云南高层建筑清洗第一人,被称为“春城美容师”和“蜘蛛大王”。杨小彪当年在瑞丽知青照
去年采访时,他穿着一件白色运动衫,一双跑鞋,戴一付白色宽边眼镜。近七十岁的他,身材偏瘦,但话语滔滔。他的一生,像一部传奇的长篇小说,这历程却像一个真实的童话。他不是命运的宠儿,更没有天时地理人和的社会根基。
他是1969届老知青,在瑞丽插队六年,1975年返城被招工到昆明市焊接管厂。当过司炉工、木工、电焊工、冷作工、机修工、炊事员、干过宣传干事和推销员,但他不屈不挠的个性,改变了生命的轨迹。尽管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却收获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生,一个绝对值得尊敬的人生榜样。
宝剑峰从磨砺出
命运真爱开玩笑,知青什么事都赶上。好不容易从农村返城进工厂,仅干了十年,企业改制。1985年,他怀揣仅有的250元钱,带着从钢窗厂出来的八个工人,组建了云南第一个高层清洗队。
当时人们对高层清洗不理解,市场开发艰难。特别是高层清洗属于高空作业,辛苦又危险。城里人都不愿意干,工人要从山区农村中找,比较难招。加之,这些来自农村的农家子女,文化低,培训也困难。他到建筑工地请工程师, 培训高空安全作业要领和安全操作规程。
工人经过培训,短期内掌握了技术,学到了文化,能干一手漂亮的高空清洗活计。1986年,他迎来了第一个转机:昆明市民正为居住的面积狭小,盘算如何用阳台扩大面积时,他瞄准了这一“火候”,与昆明市三建司合作成立了阳台钢窗装修队。打出了“若要住房宽,阳台装钢窗”主动上门找米下锅。并向客户承诺:工程不满意,不合格一文不收,几笔生意下来,装修队以质量取胜。而且收费合理,赢得了客户的口碑。
生意兴隆起来,市民预约电话响不停,顾客盈门,应接不暇。上门扩修、装修阳台,有些材料设备要从外面吊进客户家。杨小彪当时想:要是有台升降设备就好了。他查阅资料,发现了外国生产升降机的一张图片,凭这张相片作参考,杨小彪把苦来的近十万元找到生产设计单位做升降机。不久,这台电动高空作业吊篮设备研制出来,在实验过程中,杨小彪总是第一个带头爬上高空作业。工程师们建议让别人上,他却说:我上去好,出了安全问题是“自作自受。”
杨小彪万万没想到,另一个潜在的市场,当时正浮出水面,急需他们的吊蓝大显身手。为迎接1993年首届东南亚昆交会在昆召开,市民忙碌于修路、栽花打扫街道清洁卫生,可高楼大厦谁去整容?尤其是省外贸大楼、昆明市工人文化宫建盖多年,早已尘埃蒙面,亟待清洗一番。有关部门为寻找一种能载人清洗外墙的设备,就找到了刚挂牌的杨小彪昆明第一家清洗公司。
《春城晚报》也登出清冼省外贸大楼的报道:“你瞧,他们站在高空作业吊篮上,自由升降,左右移动,硬是把那今天被称为昆明第二高的省外贸大楼的墙壁、玻璃、贴面瓷砖、马赛克、喷塑、镶字、粉刷……。这是公司成立接的第一项工程,杨小彪率工人吃住在工地。清洗剂原料一度使工程停工。他当即立断,从省外购优质清洗剂,确保工程按时进行。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偏偏又碰上少有的风雪天气。在高空室外作业,困难可想而知。杨小彪豁出去了,三个月没有吃过一顿好饭,睡过一个囫囵觉,天天泡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不让一个细节发生差错。当工程如期完成,他整个人都瘦得变了形。又累又困,他第一件事就是关起门,倒头大睡。好在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
而且,因清洗玻璃、瓷砖、涂料墙、马赛克的清洗剂各不相同,他配制出这些制剂后,成了一些小清洗公司的抢手货。公司业务越来越多,昆明市高层建筑异军突起,先声夺人在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为民营企业中一颗闪亮的星。短短六年,杨小彪和他的公司从一无所有,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成为有20多万元,云南省具备室外清洗资质、设备的一流公司。
艰苦创业写人生
1993年在昆明召开的昆交会,又给公司带来商机。杨小彪率四十多人的施工队伍奔赴昆明国贸中心担负起“亚洲第一墙国贸中心大型玻璃幕墙的清洗工作。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清洗面积达2.4万平方米。除此而外,还要安装楼层玻璃、清洗3万多平方米花岗石砖和180套卫生间、而工地指挥部给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二个月。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杨小彪面临严峻考验。他率工人在荒草地上搭起了帐篷。吃住在工地,日夜加班,连续苦干。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5—16个小时。杨小彪从生活上关心工人,提高伙食标准,顿顿有肉,每周聚餐四次。吃完饭后的碗筷和换下的脏衣服、都由炊事员包洗。工人们心里暖洋洋的。他们说:杨经理把我们当兄弟,为昆交会出力,我们一定要把活干得漂亮,人手不够,工人的家属主动来到工地参与清洗和辅助工作,平添了一支生力军。8月8日,工程如期完工,验收合格,被评为优良工程。受到了昆明市政府的嘉奖。
30多年,公司业务向纵深发展,从清洗保洁到补漏防水、更换玻璃、涂料翻新、石材养护、高空吊装进一步拓展到锅炉管道、高压储罐、通风系统、化工设备等大型工业清洗,客户遍及全国各地。公司高层建筑清洗,荣获昆明市科技成果进步奖。杨小彪建立的规范化的安全作业培训站,为下岗工人免费培训就业,向全社会输送高空作业人才。公司从初创8人发展到有400多人的技术精湛熟练、作风过硬的员工队伍,有先进的作业设备。2008年公司夺标,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场馆建筑清洗、在同行业中人才技术都遥遥领先。
杨小彪创业发展不忘社会公益事业:他招收贫困地区男女青年,免费培训,成立了第一支女子高空作业队,为边疆失学儿童提供学费、损助希望工程、数次主办全民健身活动,参与大型游泳比赛。
人生是场马拉松
当谈到创业走过的路,杨小彪说:成功取决于品质。一个企业要生存,取决于如何有客户和市场。如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民营企业底子薄、基础差、无论从那个方面都不能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同一项目上竞争。只能在“新”字上作文章,打主意,搞别人没有搞过的冷门。这样既避免和大企业在同一项目上发生正面竞争,也可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
市场竞争,智者为胜。要使自己站稳脚跟不被“吃”掉,要随时有危机感,想方设法练”新”招,争分夺秒走在前。他搞过阳台封闭、那是一个点,后又把视角移到高层清洗这个面,并在云南开了先例。开发了高层清配套工程,把业务扩大。从楼外转入室内、搞各大宾馆地毯、卫生间、伙房等一条龙清洗。另外上门为每家每户清洗油烟机,也是他挤进的一个空白市场。成功没有定论,市场稍纵即逝。发现、掌握规律在冷门行道独僻捷。他成功的秘秘诀是:坚持不放弃,苦得累得、耐心细心虚心。
近七十岁的他,乐观向上,把健身当作人生舞台最后的谢幕。坚持始终贯穿他的一生。年轻时拼命打拼,退休近十年每天跑步游泳、他曾参加黑龙江哈尔滨冬泳比赛,在昆明作为南方人获得名次;他参加半程马拉松长跑、横渡抚仙湖、澜沧江、阳宗海都获得名次;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打麻将、不钓鱼、不跳舞、不喝酒、不久坐不动。早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不暴饮暴食、饮食科学合理搭配,身段精瘦,气色红润。
纵观他的一生,拼搏战胜自我;当知青面对苦难,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对生活在社会低层的父母心怀不满,而是志存高远,坚韧不拔;一点一滴拼命压榨自己的终极能量。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且不断实现跨越和超越,从最低的200多元七平方米的8个人办公室起步,到有400余职工、厂房、办公楼、先进设备有技术、跻进同行业排头兵,个中的深浅脚印,便是他走过的路。
知青当上傣族村长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多年来它一直隐藏在昆明;不显山,不露水,不张扬不喧哗。
前二十年隐藏于乡村盈江山林,后二十年隐藏于闹市昆明。盈江知青赵天佑深爱着村民,返城后四十多年每年回村。帮助乡村修路架桥,赞助村民子女上学,把傣族村民的子女招进省城自己旗下公司,为每家村民赠送家具,年年为每家每户村民寄出月饼……。
爱是迷药,让他每年开车从昆明到盈江探望“亲人”。爱能叫一个人重生,他的资助让贫困学生读书有成,让生病的村民恢复健康、让贫困的乡村改变面貌。四十年他都被村民选为名誉村长。有人迷惑不解,说他是“怪僻”。有人他对村民”着魔”。他却说:“多少年返乡,村民的生活仍未改变,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回报”。
记忆定格傣族山寨
赵天佑出生在大理大户人家,祖辈是大理著名的商人。从小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深厚的学养,使他深知:人来到世上,要带着为社会的奋斗使命、对待财富要分享回报。
1969年,赵天佑下乡到盈江,一个仅有三十户傣族的弄哏村寨。六年的乡村生活,他尝透了一切靠自己,生活的艰难,劳作的艰辛,时常遭遇的窘境,难堪的委屈,受到村民帮助,在劳作中的喜悦、和对未来产生的美好憧憬,永远铭刻在他心中。他认为:快乐是要看到村民发家致富,开心是要为村民解难排忧,让村民分享财富是他最大的心愿。为此,他倾注了毕生精力。
16岁下乡,是赵天佑一生中的重大转折。从经济优越的大家庭的衣食无忧,到挖田栽秧种地,到收工后自己找柴挑水,现烧火煮饭。一穷二白,一切靠自己。挖地栽秧苗村民手把手教,农活一切都要慢慢学。一次,他挑两萝秧苗走在田埂,脚一滑摔下秧田,衣服全湿一身泥。一村民把他拉起来,脱下一件衣服让他换上。他感动地流泪。还有用牛犁地,村民手把手教他坐直,犁的角度、速度的把握。这些镜头从未在他生活中消逝。他说:当知青铭刻下的是梦魂牵绕。忘不了社员手把手教他干农活,忘不了挑秧时村民吩咐:“立腰走稳,犁田时保持平衡”。和傣民同吃同住六年,他挑过秧、栽过秧,打过谷子,犁过地。“一年栽种三季稻,当知青才知道大米从种植、到生长收割到送到嘴里,要经过一百道工序。”
他回忆:1970年,在物质稀缺的年代,当地傣族村民却拿出自己家中仅有的粮食分给知青,知青没有菜,村民从自留地现摘取送来,咸菜一碗一碗送到,杀猪都要请知青作客,几年从未中断。这一幕幕画图永远刻印在他的脑海。从不会到会,农活的艰辛和生活的苦难,成为了他拼搏奋进的动力。在乡村,他凭自己儿时喜欢打家俱的爱好,自己画图设计了小方凳。找些木板,打了好多条小櫈子送给村民。他打的家倶,立意独特,式样创新,几十年过去,村民现在还在用。他踏实苦干,对朋友义无反顾,对困难和挫折坚韧不拔,对自己严格要求,和村民知青的交往,换来真诚付出、宝贵友谊的财富,使他终身享用不尽。
商海拼搏创名牌
近日,在云南神工集团豪华家倶堆放的办公室,我与集团总经理赵天佑面对面交流。这位共和国同龄的老知青慢慢回忆诉说,我静静凝视倾听,窗外西苑立交桥车轮穿梭声不时传来,空气中弥漫着暮色,我仿佛穿越五十年,在人生茫茫征途中,看到了一个知青企业家走过的路、和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旅程…… 。
“有当过六年知青的苦,什么样的苦都能吃”。凭借做人踏实,拼搏进取经商之道,他一路奋进。一路历尽艰辛。1975年当过六年知青的赵天佑,从盈江农村泥泞的田野,招工来到芒市客运站,一干就是十三年。从驾驶员、调度、修理工到站长,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从驾驭方向盘开始,练换挡、加油门踩刹车, 他一丝不苟学操作,一台车在他手上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很快熟悉了汽车构造,几年后当上调度。天天在芒市街道行走,熟悉每一条主干和岔路。干中学、学中干,由于懂技术会管理当上芒市客运站站长。他开辟线路、四处找米下锅,在客运站门口建铺面搞活生产经营,把客运站经济生产搞得蒸蒸日上。
1989年,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毅然辞职下海。到省城昆明创办了云南豪华家俱厂。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做木活,所有的家具,他瞄一眼就能画出草图,凭图就能把一块块木料,拼凑成一件件美观适用的家倶。得天独厚的感悟,加之好学勤奋,在用料上严选优质材料,部件采用金属连接,方便拆装。设计上采用欧款,时尚合理美观。量身定制、自由组合、个性化组合,用最小空间提供最大使用价值,引进现代化设备,车间一改手工操作,实行三十多道工序流水作业,确保了产品细节完美。
三十六年来,赵天佑奉行只做良心产品。他制作的家倶,精雕细刻,风雨兼程。共销售了千百万件家倶,床垫和上千座木屋。从豪华家倶厂发展到神工集团。他既带头又实干,是操作工,又任神工集团总经理。从设计制作、到技术营销、他都事无巨细参与,把好技术关,全身心投入。
他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精工细作设计生产的金属沙发床垫家倶,以设计新奇(可折叠)质量好美观耐用(三十年售后保修)创”神工”名牌。加之它以旧换新的售后服务,产品销售出口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及全国各地。实现了全自动流水作业、批量化生产,每年产值突破一亿元。
神工家倶从1990年起,就采用金属家俱,以钢带木,在全球木材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神工集团,更具有市场占有优势。现神工集团已发展到大观店、明波店、雨龙店、丰宁旗舰、人民西路总店六个店。职工达1000多人,赵天佑神工公司家俱获30多专利、1990年就成了云南家俱名牌企业。
回报在感恩中呈现
赵天佑说:知青企业家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改变乡村生活的责任者。因为爱,就要有担当,就要让第二故乡的亲人改变意识,改变生活方式,生活得更好一些。让与我同命运同患难的知青分享财富。
从事业有成的1990年起,赵天佑每年“回家”。赵天佑匆匆的脚步,留在了村寨、僻静的田野。善良好客的傣族,从未从他的生活中消逝。他总是忘不了社员手把手教他干农活。他说:“我感觉快活不起来的原因是:每次回到乡村,山水如旧,村民仍过着很苦的生活。和1969年我下乡时差不多”。
情景交融,每一个下乡返回农村的知青,都在感慨,都在流泪。他多少次自责,多少次昼夜未眠。他说“村民他们教会我农活,我要尽我所能,带他们进城改变观念,过上好的生活”。1990年,他包6辆货车,把自己设计制作的价值30000多元的30张床垫、床头柜赠送的给盈江弄哏全村30户村民。村民们象过年般的高兴,全村大人小孩蔟拥观看。有的在床上躺着、有的坐着,有的小孩在床上打滾。村民的笑声使赵天佑感到了内心解脱。
1989年,他回乡村带走30多个小傣族到昆明。让他们到他创办的家倶厂学技术、到大城市见世面。傣族父老乡亲们热泪纵横,拉着他的手连连称谢,他却说:过去我当知青来这插队,你们教会我做农活。现在你们的孩子到我的厂插队,我教他们学技术。什么都不要说,我们是一家人。”36年时间里,他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农村生活在赵天佑的心中打下了太多的烙印:“我看到了真实的农民生活,一切靠自己,一切从头来,困苦的生活磨练了意志和韧性,吃了那些苦,什么都不算苦,什么都能挺过来。坚持和不放弃影响了我的一生!还有那些对我们一心一意的村民,那样单纯的感情,在我的生命中是最重要的。”
灵魂深处有阳光
有的企业家一有钱,就出国移居。而赵天佑则想到自己是知青,回第二故乡帮他们脱贫致富。因为爱,赵天佑坚持三十六年一年一年往乡村跑。他办厂有经济能力了,就把村里的孩子带上昆明,让他们看城市,让村中青年认识市场,学技术学管理。他说:到我的家倶厂先干着,减轻村民负担,也是我改变农村生活做的的一点小事。
把村民当亲人;他询问村民有些什么愿望和要求?得知有村民想出国、想坐一次飞机时,他爽快承诺。他出资联系旅行社,让五名想出国的村民坐飞机到泰国旅游一周。每年八月十五日,他都雷打不动订30份近十个品种各式大小月饼,寄给全村里每户村民。故乡有难他帮助,故乡要钱他赞助;他多年捐款为村民修路、赞助学生读书,在村民中早已传为佳话。村民对他,更是真情一片。每年春节,都邀请他回村过年。他们栽种的水果、杀猪宰牛羊他都是桌上宾。他被选为名誉村长。
他的大爱,在村民中广为流传着。对回城的昆明知青,他同样似为亲人。每年过新年春年,知青下乡纪念日,他都做东,杀猪宰牛羊摆近十桌,宴邀插队盈江及昆明老知青们聚会。他说:村民知青都是我的亲人,财富要分享才是快乐。让村民过得好一些,让曾经在患难中的知青分享美食,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分享财富是我心灵最大的快乐。
在他面前,我刹间释然。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憨”。有人说他对村民“着了魔”。一天二天从昆明跑八百多公里不足为奇。三十六年每年“回家”看望,把插队的村民当亲人。这样懂得感激、回馈的本质,让我泣不成声,泪流满面。他说:“人和企业都要懂得感恩,企业首先要感恩客户和市场,给企业家展示的平台,他们成就了我的成功和财富。财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做的都是小事,微不足道。”
赵天佑一生都用平静、不屑、坚韧和勇气书写着自己纯净的内心。赵天佑对村民、知青情愫,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出类拔萃的经商,道出了他的诚信和厚道。企业一路发展,显现了他的坚韧和勇气。对待财富的施恩,展示了纯洁的内心和高远的理想。他对村民的付出,使爱做到了极致和永恒,把大写的爱铭刻在村寨和知青们心中……。
知青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很多。路在脚下,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遇,关键是他们是否执著,是否真心实意地投入,而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的共性是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懂得感恩回报,任劳任怨,宽厚大气。
他们的成功召示:血肉之驱有灵魂,灵魂深处有阳光。
杨培慧 ,63岁,党员,云南大学新闻系毕业 。供职:昆明市建委记者站站长、现任《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从事新闻工作35年,著《城市之光》《高原彩虹》《丹心铸丰碑》三本报告文学。本人宣言: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杨培慧文章推荐
▲蒲文伟:版纳橡胶林作证
▲邹盛永:风雪弥漫返城路
▲彭耕耘:矢志不渝的返城路
▲许世辅:拼闯在人生岔路口
▲丁惠民:我们要回家——版纳知青大返城纪实
▲老山战场上的版纳知青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