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敷衍的表情包背后,是当代人无处不在的自欺欺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大学出版社 Author 小北
对于普遍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当代人来说,“表情包可真是个好东西”。
表情包的使用范围早已不局限于年轻人,而是呈现出人传人现象。有谁能想到,它征服“地球人”只花了短短两三年时间甚至更短呢?
我们先来捋捋表情包的“发家史”。表情包最开始不叫表情包,它叫字符表情。1982年9月19日,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创造了微笑符号“:-)”,这是人类历史上可追溯的最早的字符表情。然后,日本人就顺着这个思路发明了颜文字。它们,是表情包的前身。
1999年,图像表情终于问世。日本人栗田穰崇利用黄色圆形的面部表情来传递喜怒哀乐,它们就是被称为emoji的图像表情,这是表情包的原始状态。
2006年,中国的动态表情包终于出现了,它就是 “兔斯基”。继兔斯基之后,网友们陆续创造了诸多活泼又有趣的表情包。这些动态表情包突破了早期表情包的局限,不再以人脸为主,因此也具有了更强的情绪感染力和表达能力。它们,是表情包的进阶版本。
然后,等啊等,2015年腾讯推出了微信表情开放平台,允许所有人上传分享自己制作的表情包。在网友们广泛的参与下,我们终于迎来了表情包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也就是我们如今使用的表情包们。
那么,我们都用表情包干什么呢?
首先,表达那些语言无法描述的情感或状态。我们常常感叹词不达意,一段话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太麻烦,还不如一张包罗万象的万能表情包简单又实用。
比如,当朋友发来一大堆抱怨时,我们可以这样回:
当家族群里的长辈发来鸡汤链接或者朋友们求表扬时,我们可以礼貌又不失活泼地回复:
其次,表情包无疑也是万能“破冰”神器。古早的时候,如果要和一个新认识的人聊天,我们只能发一个淡淡的微笑以示友好。而现在,我们可以先互发一堆表情包来缓解场面的尴尬,并趁机寻找合适的关联话题。
这些表情包就很实用:
比如,当我们不想继续谈话,可以直接扔一个:
需要偶尔给点反应表示我有在听时,可以:
矛盾双方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今天我们用来敷衍别人的表情包,也许等不到明天就会被其他人同样用来敷衍自己。
那么,我们在用表情包敷衍对话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反思——当我们敷衍别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在敷衍自己?敷衍的表情包背后其实是当代人无处不在的自欺欺人的一个体现?
人们在用书面文字或口头语言交际的时候,传递的不只是“意思”,而且是某种情绪氛围中的意思,因此需要借助语气、语调、敬语、礼貌和情感遣词等文字外手段。
“你要当心”这句话,用善意提醒或恶意威胁的语调说出,同一句话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表情符号”可以用来营造数码交际的情绪氛围,数码交际具有即刻和亲密的特征,但恰恰又缺少传递情绪氛围的手段,表情符号正好满足了这需要。
使用表情符号最多的人群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情绪丰富、剧烈, 特别渴望表达的年龄。表情符号是一种“俚语”,一种在特定人群中使用的非正规语言,而青少年又正好是最偏好俚语的人群。许多俚语都是通过这个人群进入通用语言的,尤其是在网络电子交际的时代, 中文里有数不清的例子。
心理学家麦拉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也是有争议的)“麦拉宾法则”。他认为,人们交际时,根据语言得到的讯息(谈话内容、言词的意义)占7%,从听觉得到的讯息(声音大小、语调、语气等) 占38%,透过视觉得到的讯息(表情、动作、态度等)占55%。
麦拉宾法则因此也称为“7 ─ 38 ─ 55 法则”。这个法则被用于解释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五成以上是由“视觉接收的讯息”所决定。面对面交往中是如此,那么在微信式的数码交际中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有研究者认为,有93% 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得不到或无法运用。
表情符号能填补一些非语言交际的空缺,但却非常有限,因为人流露在脸上的表情要比用表情符号表示的来得远为真实和微妙。虽然人脸上的情绪表情也可以假装,但假装往往会留下痕迹,而假装的痕迹本身便会成为一种透露真实情绪的面相表情。但表情符号则完全不同,它可以是一种全然与“表情”无关的表情“符号”,即使在真实的情况下,它也只是某种情感的一个简易的、概念化的替代物。
就表达情感而言,文字是陈述(或解释),而不是试图替代表情, 但表情符号的图像却兼具陈述和替代的作用。后一种作用使它就像戏剧表演时使用的面具一样,起到的是拉开而不是拉近交际者距离的作用。
在对他人呈现情感的时候,人们经常需要选择如何隐瞒自己的情感,或者展露自己没有的情感。在人们对自己展露情感时,他们则需要说服自己去拥有某些应该拥有的情感,或者不要某些不该拥有的情感。在数字交际时代,对人或对己,表情符号都为满足这些古老的需要提供了新的手段。
就像一位巧舌如簧的售货员可以说服(成功劝说)你买下一件你并不真的需要的外套一样,一个很“萌”(cute)的表情符号也能在你身上发生相似的说服或劝说影响,它让你觉得自己真的有了某种其实并没有在心里真实地感受到的情感。前一个是你被人很巧妙地骗了,后一个是你很巧妙地骗了你自己。
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是一种怀疑和论证、辨析和评估、探索和综合的能力,也是这一能力的实践行为。这样的“批判”既是认知的, 也是伦理的,既是审慎的知识验证,也是实践理性的判断。仅仅持有与他人或主流不同的观点并不是批判性思维,只针对他人而不针对自己的诘难更不是批判性思维。
对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要比对别人的更具挑战性,倘若缺少,对自己的危害也更大。古希腊智者伊索就说过, “自我欺骗招致自我毁灭”。柏拉图认为,“最坏的欺骗是自我欺骗”。19 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得更加透彻,“最重要的是,别对自己撒谎。对自己撒谎,听信自己谎言的人会对自己内心的真实失去辨析的能力,也会完全丧失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尊重”的价值观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方式,尊重是它的话语伦理和行为准则。它是具有质疑与反驳倾向的思维,但它不以单纯的否定或攻讦,更不以贬低他人或妄自菲薄为目的,而是为了增强公共生活中的明辨是非能力和理性参与质量,而这些都是建设性的。
在期待公共生活发生建设性变化之前,每个人都有先努力改变自己的责任,而这必须从认真自我审视和避免自我欺骗开始。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诗人富尔克·格雷维尔爵士早就说过,“没有人受别人骗是超过受自己骗的”。人有两种犯傻受骗的方式,一种是不相信真的,另一种是相信假的,在自我欺骗中,这两种犯傻受骗的方式同时发生。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如此,正如美国作家索尔·贝洛所说,“如果你很需要幻觉,那么你就会用智能来制造愚昧”,而在这一点上,聪明人的能力肯定比傻子强。
人们对自我欺骗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这决定了对“自我欺骗” 的不同定义。由于理解不同,人们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自我欺骗一直存在着很多分歧和争议。
哲学家从“认识你自己”或“本真”来揭示自欺的道德缺陷;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自欺是人类自然适应过程的产物;社会心理学把自欺看作人满足某些基本需要的调适机制。
我们可以从自我欺骗的功能着眼,把自欺大致分为自我安慰、双重思维、欺骗手段这三种。它们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在动因上,都是由某种意图或目的造成的错误看法或信念。第二,在认知上,都是以偏误方式对待事实证据或真相解释,挑选与自己意图一致的有利的证据,剔除或罔顾令人不快和不爽的证据。
为自我安慰或良好的自我感觉而欺骗自己,就像“善意的谎言” 一样,经常被认可为一种必要的生存策略,符合人的合理、正当需要。人需要真实,视真实为一种基本价值,因此以违背真实为理由来批评或指责谎言。但是,真实只是人所珍视的许多价值中的一种,自欺是人为了实现一些其他重要价值——自尊、自信、自我提升、希望、爱情、友谊、健康——而做的一种选择:权衡之下,认为真实不如其他价值来得重要,因而舍弃了真实。
在许多情况下,这样的自欺是善良的(有必要,且不伤害他人),而取消它或迫使他人放弃它则是不善的。人需要有希望、信念、爱、自尊、归属感才能有意义地生存下去,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即使我们对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可能性抱有不真实的想法,但只要不伤害他人,在道德上是允许的。道德上允许的事情与道德上禁止的事情不能用同样的是非标准去判断。
许多励志的格言都含有诱导或鼓励自我欺骗的因素,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许多人就被这样的考验和磨难给毁掉了)。这种自欺类似于赌徒心理:越是输的次数多,越觉得下次赢回来的概率更大。励志格言的自欺是积极的,还是也有可能是消极的(心灵鸡汤),人们对此经常有所争议。
自欺的对立面是真实,真实是一种价值,但不是唯一的价值。以为自己只要坚持真实就一定能真实,这种对真实的“执着”本身就可能有自欺的因素。真正的真实首先需要对自己诚实——对自己的欲望、兴趣、能力、品行(包括自己坚持真实的实际可能性)等等有自知之明,这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自我欺骗。
然而,人在形成志向,力图上进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偏向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可能做到全然真实。尽管如此,那些可能不真实或不完全真实的动力——自信、自尊、自豪、骄傲、荣誉——还是能有积极的作用,帮助我们实现愿望、发展兴趣、提高能力。我们经常称之为“梦想”,有了梦想才能梦想成真,虽然有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即使自欺有助于满足我们的一些人生基本需要,自欺仍然是不真实的,甚至是故意逃避真实。牺牲真实来换取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希望、自信、良好的自我感觉),我们可以将此看作一种理性的或合理的选择,一种必要的自我欺骗(就如同有善意的谎言一样)。但是,更好的理性是以真实为基础的理性,而不仅仅是用满足我们某种欲望来作出说明或解释的理性。
奥威尔在《1984》第二部分末尾指出,这样的自欺“光是愚蠢还不够,还要保持充分正统,这就要求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加以控制,就像表演柔软体操的杂技演员控制自己身体一样”。《1984》里大洋国社会的根本信念是,老大哥全能,党一贯正确。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老大哥并不全能,党也并不一贯正确。这就需要在处理事实时始终不懈,时时刻刻保持灵活性。
这方面的一个关键字眼是“黑白”。“黑白”这个字眼像“新话”(newspeak)中的许多其他字眼一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含义。“用在对方身上,这意味着不顾明显事实硬说黑就是白的无耻习惯。用在党员身上,这意味着在党的纪律要求你说黑就是白时,你就有这样自觉的忠诚。但这也意味着相信黑就是白的能力,甚至是知道黑就是白和忘掉过去曾经有过的相反认识能力。”
对奥威尔所说的“双重思维”,迈克·马丁在《自我欺骗与道德》一书里指出,这是通过扭曲语言来实现的。他指出,“有时候, 自欺者在形成看法时模糊自己对概念的理解。乔治·奥威尔把双重思维定义为在头脑里同时拥有两个矛盾信念的能力,就是这么认为的。奥威尔认为……系统地滥用语言和概念,以此对自由、政府强制和战争等形成相互矛盾的观念”,巧妙地混合了“有意识的模糊”和“更是无意识的自我欺骗”。
在萨特对“自欺”的哲学分析和论述中,人对自己的行为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在弗洛伊德对自欺的解释中,这个答案要模糊得多,这也是萨特对弗洛伊德持批判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弗洛伊德那里,自欺是因为意识与无意识的隔绝而造成的。真实的信念被压制,隐藏到了无意识中,意识里的虚假信念这才被误以为是真实的。
萨特不同意无意识的存在,他把意识区分为“前自反”和“自反”意识。前者是人察觉周遭世界的意识,后者是人对意识的意识。当人的自反意识压制前自反意识时,自欺也就发生了。前自反意识让我们知道现实环境对人的选择会有怎样的限制。但是,无论这样的限制多么严酷,人都还是有不同的选择,因为人生而自由。除非人自己放弃自由,别人不能夺走他的自由。当人的自反意识将外力的限制解释为他自己只剩下一种可能选择的时候,他放弃了自由,自欺便发生了。自欺是人在内心对自己进行关于自由和自由选择的欺诈。
扮演社会机器里的“螺丝钉”角色,似乎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宿命。无论是坐办公室的,还是在商店或工厂打工的,不管日子过得多么压抑和郁闷,很少有人会认真思考自己的螺丝钉宿命。对他们来说,既然这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那就不如随遇而安、泰然处之。而且,有当螺丝钉的机会总比没得当螺丝钉要强。因此,谋求一个可以赖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螺丝钉岗位便成为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成功追求。
有的人甚至还会进而赞美螺丝钉精神,以当好某种螺丝钉为荣, 或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这是一种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所说的“认知失调”——以积极改变自己的心态来适应不能改变的,令人焦虑和抑郁的现实状况。
在这种心理调适的作用下,焦虑和抑郁被安全地压抑到了无意识里,不再给人带来搅扰, 而且还能给人良好的自我感觉和自豪幻觉。当一颗快乐而有价值的螺丝钉,这成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那种能给人带来个人价值和幸福感的“必要的自欺”。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必要的谎言, 简明的真实》一书里指出,人不得不扮演螺丝钉的角色,一开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渐渐变成一种普遍的状况,最后终于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规范”。
戈尔曼指出,就像工厂里的“工作岗位”限制一样,“社会角色也是一种限制,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指导和限制他们如何去充当他们的角色——并充当到什么程度”。这个角色也规定了他们关注什么,不该关注什么,成为“单维度的人”,“人们在角色中的单维度要求他们全然不再思考他们还可能有什么‘别的’活法”。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萨特称一个人以为只能如此活在单一角色里为“自我欺骗”。
角色的“仪式性”在于,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必须遵守规定角色表演的演出脚本。而角色是在扮演者和看客的互动中维持的。角色需要扮演者按演出脚本限制自己的自发行为,也需要看客(顾客、领导、公众)以角色的行为标准要求于他。
对角色行为和兴趣的强制性规定——该关注什么,不该关注什么——会对个人造成严重的人性障碍。戈尔曼对此写道,“关注障碍屏蔽了人们的急迫感觉和强烈关心,这时候,角色就成为一种对人的专制”。角色对人的专制剥夺了那些属于人的自由情感、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囿于角色是“非人化”的结果。当一个人被与他的角色等同起来的时候,他必然会失去许多属于人的宝贵东西,角色成了他的全部和宿命。他被成功诱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他的被动角色,学会欺骗自己,让自己相信,那不是一种应该避免的损害,而是一种值得夸耀的光荣。
由上可知,自欺欺人可以为善,也能作恶。人们经常把自我欺骗——故意对自己隐瞒事实或不承认某种真相——看成是一种不成熟的愚蠢或弱智行为,而并不把它当作一个道德过错。
自欺因其本身包含的不真实、不真诚、虚假和虚伪而受人诟病, 它主要是一种“衍生性过错”。它的道德过错在于它可能产生和支持某种特别严重的道德罪过,如对别人欺骗洗脑、在政治运动中诬陷、出卖或用其他方式加害于无辜的他人。
希望这种自欺欺人,不会导致人们对现实里的不公不义和人道灾祸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因此,我们最好尽全力对自己诚实,实在做不到,也应该在最起码的道德良知面前保持清醒和诚实。
读了好文,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