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的净月潭,是长春人滑冰的好去处。净月潭因形似弯月状而得名,与台湾日月潭互为姊妹潭,是"吉林八景"之一,被誉为"净月神秀"。摄影/ 王禹
“东北一家亲”,这种印象总容易使人产生“大东北是一个省”的错觉,而且“省内”各市性格明显:沈阳,诙谐幽默;哈尔滨,阳刚硬朗;长春,长春在哪儿?▲ 碧松净月塔楼,是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与相邻的太平钟楼是净月潭的“绿色卫士”。 摄影/ 石耀臣
即使她在《2018年自然指数中国科研城市》榜上排第10名;即使2018年,她的国民生产总值达7175.7亿元,在东三省省会中排第一;即使她在寒冷的东北有“北国春城”的美誉和号称“城在校中”的吉林大学;即使她有比横店影视城面积大3倍的长影世纪城......她还是被忽略了。毫不避讳地说,长春,就是东北近百年历史的缩影。▲ 雪后的长春林间,冬季萧瑟的气氛是东北的注脚。摄影/ 王禹
从寂寂无名的小城“长春厅”,到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从满目疮痍的废墟,再到“共和国长子”之一的光环;再从重工业带来的经济繁荣,到如今的日渐式微。只有短短200余年历史的长春,在动辄以千年为历史单位的中国城市中,以单薄的体格,承受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长春从哪里来?
长春,地处肥沃的松辽平原中部,境内河流属于松花江水系,像那句歌唱得一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她也是松花江的孩子,只是发育比较缓慢。
▲ 长春周边地貌。图/ 视觉中国
清嘉庆五年(1800年)之前,“长春”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只是一个表示吉祥的词语,与城市这种事物,没有半点关系。
▲ 长春整体和东北一样,有着非常好的林业资源,也是全国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摄影/ 王禹那时,沈阳已经在156年前,做过了大清朝的陪都;哈尔滨也在685年前,做过了金代的都城;长春,却还是一块沉睡在蒙古贵族封地中的土地,苍茫一片,无名无姓。
早几年,电视剧《闯关东》播出后,曾一度引发热议。许多人了解的闯关东,都是从那部电视剧里来的。但实际上,闯关东这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早在清中期就开始了。而长春,便是名副其实的“闯关东闯出来的城市”。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1644年,满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急剧减少,清廷曾一度施行“招民垦种”的政策,但为时不久,为保护关外陵寝和皇家围场,以及人参、鹿茸、貂皮等贡品资源,便取消了这一政策。政策是取消了,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东北,对那些筚路蓝缕、食不果腹者依然充满无限诱惑,只要能抵达这片心中的“桃花源”,他们甘冒生命之险。为阻止这些人继续进入东北,顺治、康熙两朝期间,修筑了“柳条边”。▲ 冬日看雪雕,也是长春人每年的乐事。图/ 视觉中国
康乾盛世之后,大清朝江河日下,随着关内人口增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水旱灾害与农民战争频发,江淮以北各省的农民,又开始大规模“偷渡”东北。1729年,直隶歉收,大批饥民更是明目张胆、成群结队从河北涌入东北。到1799年时,进入今长春的人口已达2330户,开垦荒地265648亩。眼见着木已成舟,“难以驱逐”,于是第二年,清政府便在蒙古贵族的封地上“借地设治”,设立了“长春厅”。
▲ 长春秋日的稻田。长春盛产优质水稻,松花江大米闻名全国。 图/ 视觉中国
长春,这块4万年前就有“榆树人”居住的土地,终于有了建置,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短短十年后,长春的人口又迅速增长了七、八倍。陆陆续续涌入东北的“流民”,和被流放到东北的掌握先进技术、文化的朝廷重犯,在清朝末年时,已将长春建设成为一个“大小集镇村屯五百余处”的农业城市,为长春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18年,长春粮食总产量达864.6万吨,占吉林全省的23.8%。
▲ 长春冬日的农地,放眼望去,平坦无垠。 图/ 视觉中国
然而,清朝很快就覆灭了。这些人与这块土地,将要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甲午战争之后,对东北觊觎已久的俄国人趁虚而入,通过种种手段取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他们打着修铁路的名义,在东北无恶不作,不堪其扰的东北人揭竿而起,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运动,他们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但日薄西山的大清朝已经没有尊严了,与俄国内外联合,绞杀了这次运动。
▲ 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军大举进占奉天城(沈阳)之后,要求城内居民挂起日本国旗,以为归顺之意。图为奉天西门城楼城内大门一景。 图/ 视觉中国
得寸进尺的俄国人长驱直入,占领了全东北,日俄两国在远东地区的矛盾,因此进一步激化,随即大打出手,史称“日俄战争”。趾高气昂的俄国,败给了包藏祸心的日本。1907年6月,谈判近两年之后,日本人取得了旅顺至宽城子段的路权,修筑了“临时长春站”,又收购了附近4.5平方千米的农田和荒地,作为“满铁附属地”。▲ 长春的有轨电车。图/ 图虫·创意
轰隆的火车,沿着“中东铁路”,将长春乃至整个东北的农产品运出去,也为东北以及长春运来了近代工业。说起来非常屈辱,但当时整个中国都在遭受这样的屈辱。无论如何,长春进入了她的“工业时代”。▲ 长春市内道路。图/ 图虫·创意
“中东铁路”对东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拧在“中东铁路”上的螺丝钉“满铁”长春站的修建,则对长春的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春此后的多次城市规划,都是以这座车站为重要前提考量进行的。▲ 长春火车站,总面积100694平方米,是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 图/ 视觉中国
占据了长春的日本人盘算了一下东北的几个大城市:哈尔滨,俄国势力深入已久;沈阳,是奉系军阀的老巢;处在东北几何中心的长春,于是便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集中力量建设长春,希望把她打造为一个类似美国华盛顿,或澳大利亚堪培拉式的行政中心。▲ 长春市人民广场,以开阔的空间、精美的建筑、多彩的绿化而闻名。 图/ 视觉中国
到1944年日本人战败前夕,长春人口已逾120多万,市区面积超过80平方千米,绿化率超过80%,建成道路370千米。其规模与日本首都东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大都市”。
长春经历了什么?
被“流民”开拓,被侵略者建设,又被“老大哥”掏空,长春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矛盾众多集中凸显的电影,不到落幕时刻,便不足以下定论。她能承受得了屈辱,便能创造得了奇迹。▲ 日本神武殿旧址,以前是日本人习练武术和祭奠神武天皇的场所,现在叫长春鸣放宫。 摄影/ 王禹
“满铁”初创时,志在吞象的日本人,便有自己的“长远打算”。尽管当时长春满大街只有几辆货运车,但负责规划的后藤新平,还是坚持在长春站前,开辟了一条宽36米的站前大街。这条街,便是如今长春市的南北主干道——人民大街。
长春真正的近代化城市基础建设,就是从这块街区起形成的;长春日后的城市规划,也是围绕这块街区进行的。▲长春铁路及人民大街、“伪满”建筑分布图。 制图/Paprika
九一八事变后,翌年3月9日,日本人扶植清代末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下称伪满)。溥仪的皇宫,便坐落于宽城区的光复北路,如今是伪满皇宫博物馆。星星点点散落于长春各处的伪满建筑,如今也已时随境迁、改名换姓:如今的市邮政局,是当年的新京邮政管理局旧址;如今的461医院,是当年的伪满综合法衙旧址;如今的市儿童医院,是当年的伪满赤十字社旧址;如今的长影旧址博物馆,是当年的“满映”旧址;就连吉林大学的基础医学部,也是当年伪满国务院的旧址......
▲ 伪满洲国国务院、新京邮政管理局旧址。 摄影/ 王禹
“大屋顶,两排树,圆广场,小别墅”。这是流传在长春的顺口溜,说的就是集中了伪满“八大部”建筑的新民大街。
这些建筑,和从日据时期到现在,先后多次更名的人民大街,一起见证了长春乃至整个东北近百年的风雨历程。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它们是曾经的伤痕与耻辱,也是如今的记忆与警醒。▲ 图中主体建筑为461医院。图/ 视觉中国
日本战败后,苏联进驻东北,开始了长达八个月的军事占领。他们接管了日本和伪满在长春的一切财产,将大批库存物资,作为战利品运回苏联。此后长春乃至整个东北,又经历了大大小小数次战役,到新中国成立前,长春只剩一片废墟。如何涅槃重生,是摆在长春面前的首要问题。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称“一汽”)在长春破土动工。三年后,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顺利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随后解放牌汽车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又两年后,我国第一辆红旗轿车在这里试制成功。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近一半的汽车,都是这里生产的。
▲ “红旗”轿车见证半世纪的中国外交。 图/ 人民网
作为“共和国长子”之一的企业,“一汽”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为“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新中国,带来了无数难以言表的喜悦,也为大病初愈的长春,带来了“汽车城”的美誉。
▲ 建国初期的长春。 图/ 网络
随后,无数个“第一”从长春诞生:中国第一辆轨道客车、中国第一台激光器、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些“第一”,为长春赢得了无数荣耀,也为长春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那时,“一汽”人走路带风,住在一排苏式建筑里的家属院里,“厂内女不嫁厂外郎”,羡煞了世人。▲ 航拍一汽奥迪停车场。 图/ 视觉中国
六小龄童章老师说要“文体两开花”,长春偏要“经济、艺术两开花”。1955年,迁回长春7年的东北电影厂,改名“长春电影制片厂”(下称“长影”),先后拍摄故事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还为中国人发展电影事业创造了6个第一。《五朵金花》、《上甘岭》、《刘三姐》、《白毛女》等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优秀影片,都是在“长影”完成拍摄的。▲ 长影集团资料图。 图/ 图虫·创意
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长春,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有人曾戏言,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春街上,比走在现在的横店影视城更容易“偶遇”明星。长春后来的“东方好莱坞”之称,便是这么来的。▲ 图片拍摄于长春电影节。 图/ 视觉中国
久病终愈!长春鲜衣怒马、春风得意,与整个东北地区步伐一致,昂首挺胸走进新时代,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长春会再次辉煌吗?
盛极的东北,曾一度拥有占全国98%的重工业。长春作为受惠者,也从一个破旧的商业城市,转化为现代工业城市,市区的面积一扩再扩,人口一涨再涨,从1948年的东北解放区特别市,一跃成为1953年的直辖市,再到1954年的吉林省省会,一时风头无二。▲ 雪后的长春。图中最高建筑为吉林省广播电视塔,高218米,是吉林省最高建筑物。图/ 视觉中国但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使得众多国有企业不得不重组,于是引发了“下岗潮”。大量人口失业,再加上经济转型,长春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忙了半辈子,突然间闲下来了,长春人有些迷惘,也有些惶恐。“铁饭碗”没有了,长春人慢慢回过神来,以后只能靠自己了。
▲ 在肥沃的东北,连松鼠也是肥乎乎的。摄影/ 王禹
所幸,长春人足够勤劳,于是那些有手艺的,便在硬纸板上写了自己具备的技能,去街边“兜售自己”。一天忙碌过后,支起烧烤架,像所有东北人一样,可以烤了全世界。要一瓶啤酒,聚几个老铁,一边闲聊一边喝,还时不时看烤串师傅抖动双臂,在炉炭上动作娴熟烤着串。桌边上,穿白貂的老妹儿,正专心致志给对面的大兄弟扒蒜。▲ 长春冬捕。一到冬天,东北就有了浓浓的年味儿。 图/ 视觉中国
这里是长春,这里更是东北。在长春,没有啥是撸串喝啤酒解决不了的。酒足饭饱,余生且长。“走啊,洗澡去!”长春人说的洗澡,就是搓澡,不搓到皮肤泛红不罢休。热气腾腾的澡堂子里,大家赤诚相见,越搓越兴奋,越唠越得劲儿!许多人就是在澡堂子里,结识了日后可以酒肉天下的大兄弟。▲ 长春国际滑雪节。图/ 图虫·创意
女人们最爱去的地方,当然是繁华的重庆路购物街。这条街是长春的老牌商业重地,商家云集,灯火辉煌,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踩着高跟鞋逛上半天,累了就在这里找一家店坐下,福义德的烧鸡、灌汤包、鸡汤豆腐串;鼎丰真的绿豆糕、芙蓉球;国营大冷面的大冷面、狗肉汤......量大份足,尽显东北人的豪情。▲ 雪后的净月潭,净月潭地处长白山山前台地,属于长白山麓向西部草原的过度地带,横跨长白山、内蒙古、华北三个植物区系,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摄影/ 王禹平时忙于工作,周末闲下来的时候,去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徒步,是近两年长春人的新爱好。那里一年四季景致如画,是长春人踏春、避暑、赏秋、玩雪的理想去处。在长春,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周末微信步数达到2万以上,那指定是去净月潭了。▲ 世界雕塑公园内的雕塑。 图/ 视觉中国
想要感受一下艺术气息,可以去世界雕塑公园,园内拥有110个国家、217位艺术家的315座雕塑作品;想要感受一下江南诗意,还可以去南湖公园看看,这座伪满时期的皇家公园,湖水清澈、岸柳垂青、曲桥亭榭、鸟语花香。夏有游船,冬有冰雕,就算给长春人一座江南的园林,他们也不换!▲ 南湖公园秋景,伪满时期称为黄龙皇家公园。 图/ 视觉中国
市井烟火之外,102所独立科研机构中,50多万科技人才,在各自领域研究着光学电子、精密仪器、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和汽车技术等科技,确保了长春在中国科研领域不可撼动的领军地位;▲ 2019年10月17日,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在长春举行,八一飞行表演队国产战机歼-10拉着彩烟爬升后突然俯冲,犹如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图/ 视觉中国
40余所高校、139个博士点,每年培育10多万人才,他们是长春未来的中坚力量,也是建设东北的中流砥柱。
曾经,“一汽”是长春的名片,为长春带来过无上的荣耀与光辉;如今,“中车长客”是她新的名片,为中国各个城市带来快捷的交通,也将“中国速度”带向了世界各地。▲ 长春市中国北车集团列车组装生产线上,车间工人正在加紧生产。 图/ 视觉中国
成立于2002年的“中车长客”,已累计生产铁路客车28000多辆,约占全国铁路客车保有量的46%,全国11个开通城轨交通的城市中,有9个城市的使用车辆出自“中车长客”。从“和谐”迈向“复兴”,她也代表着“新四大发明”之首的高铁,走出了国门,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俯瞰夜色下的长春。 摄影/ 王禹
今年以来,一批商业巨头也纷纷布局东北,打破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对于重塑东北经济发展的动力格局意义深远而重大。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END -
文丨十四
李雨楠 《漫游长春·历史篇》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6长春市统计局 《2018年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