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 广东开平碉楼立园。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特色,可谓中西合璧,是中国首个关于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摄影/卢文
家,是永恒的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尤甚。
家之一字,其重千钧。而丰富抽象的家文化,则建立在繁多具象的“家”之上——她们,是星罗棋布在960万平方千米土地之上的众多民居,是“中国人的家”,有各自鲜明的地域印记、独特的建筑特色,也有的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平实的烟火气息。
为啥咱的家,造型不一样?
从北京的四合院,到江南的天井院;从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到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碉楼,从东北地区朝鲜族的矮屋,到西南地区侗族的木楼……
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中国人聊起“家”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疑问:都是中国人,为啥咱的家“长得不一样”?
八个字: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上下五千年的漫长时间里,中华民族的先祖,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造型多样的民居,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物质财富。法天象地,是他们创造文明的智慧,当这种智慧运用到构屋筑室时,纵横三万里的土地上,便产生了各类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民居。
▲广西三江侗寨。摄影/卢文
四合院,是一种合院式民居,简单来讲,就是四面围合而成的院落,方方正正,一般呈中线对称分布,而且外墙很少开窗,私密性极好。外观规矩,并不代表四合院“死板”,往大了扩,她可以是王府、皇宫,是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往小了缩,她可以是宅院、民居,是香火鼎盛的寺庙。
▲老北京的四合院与远处的现代建筑群遥相呼应,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图/ VCG
北京的四合院,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开一个大门。中间的部分,就是庭院,可以种草莳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老北京所谓“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便是旧时四合院里北京人小康生活的生动写照。
▲北京四合院主体建筑示意图。绘图/ 王其钧
北京四合院看起来似乎简洁,却隐藏着很多信息。从院落的进深、房屋的数目,到大门、围墙的形式,乃至每个角落里的装饰细节,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单以大门来说:由于北京的胡同多为东西走向,所以胡同南、北两边的四合院,大门一般开在西北角和东南角,与风水中的八卦方位紧密相关。游走在胡同里时,虽时过境迁,但透过不同的大门,犹依稀可见她当初的等级和主人的身份。
▲北京南锣鼓巷内黑芝麻胡同,一只猫从四合院大门探出头来。图/ VCG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多千米,南北宽750多千米,各地地形差异较大,生活在这些区域的人们,根据地形的差异,构筑了不同类型的窑洞:陕西、河南多为靠山窑;甘肃、山西多为地坑院。
靠山窑,就是依天然土壁挖成的窑。动工时,要选择横向纹理的土层,才能有较强的支撑性;其次,要避开裂缝和蚁穴等地段,选择较为干爽的黄土层;为防止被淹,窑口要高于洪水最高上涨线。一些土壁面较大的地方,从上到下常常开挖很多窑洞,甚至形成村落,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地坑院,是当没有天然土壁时,在地上掏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深坑,再由坑壁挖凿一整座院落的窑洞。为防止雨水流入院内,会在院落上方,用土坯或砖头砌筑高约一米的女儿墙;而窑洞上的气窗,则保证了窑洞即使在地下,也不会阴冷潮湿,反而干燥宜居。
在黄土高原上修建窑洞,不仅施工简单、造价低廉,而且住起来冬暖夏凉,相当舒适。时至今日,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当冰箱、电器厨具等现代装备进入古老的窑洞时,相对于楼房,人们依然倾向于住窑洞。
▲江南“样板房”主体建筑示意图。绘图/ 张瑜
江南民居,曾受到徽派建筑一定程度的影像,四面高墙合围,中间的院子很小,就成了天井。天井内,一般放置太平缸,下雨时“四水归堂”,水在五行之中属金,聚水即是聚财,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像这样的风水讲究,在徽派建筑里尤其明显,造成的直观结果,是每栋房屋、每个村落都如在画中(了解更多,可点击蓝色字体)。
你家比我家还美?我不信。
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十几年前的这句话,放在民居上似乎更贴切。因地制宜、顺应自然,使得中国的传统民居,都像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一样,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为一体,依山的浑厚,临水的精巧,每种建筑,都有她独一无二的美。
蔚县的蔚,音为“玉”。古代燕云十六州的蔚州,就是现在的蔚县。她位于河北省西部,是连接华北平原和张北平原的险关要塞。明朝时,北方游牧民族经常由此南侵,为防御侵扰,屯驻此地的军民,自发修建了大量城堡,“有警则入城堡,无事则耕种,且种且守”。由于这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官府还会出资帮助修筑民堡。
蔚县城堡,平面多为方形,外部城墙由夯土垒筑,中央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街,是城堡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是整整齐齐、秩序井然的四合院,夹杂着戏楼、庙宇等建筑,中轴线的最北端,一般是真武庙。蔚县城堡里的四合院,规模有大有小,规模大的,有两进、三进的院落,小的只有一个院落,由正房、厢房、倒座房组成。
▲著名的“四菜一汤”,南靖土楼田螺坑。图/ VCG
蔚县以南,千里之远的福建,也有城堡形建筑,当地叫做土楼。
这些分布于福建西南部密林之中的土楼,曾被美国卫星误认为是神秘的核力量,然而实际上,她们只是客家人的家。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的汉人,为躲避战乱,南迁到偏僻的山区定居。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因此,土楼里的人,都是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大家族。
永定县的承启楼,是客家土楼的典型代表。她由四个同心圆建筑环环相套、组合而成,中心是第一圈祖屋,由一个小的圆形院落构成;第二圈高一层,设32个房间,充当书房;第三圈高两层,每层有40个房间;第四圈高四层,每层有72个房间。第三圈和第四圈的房间,一把用作卧室、厨房、谷仓等。
▲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芙蓉镇,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其建筑便是吊脚楼。图/ VCG
吊脚楼,通常建在山坡或者水边,除了房屋主要区域的宅基外,在房屋后面或两侧,可以挑出一部分地板,下面用木柱支撑,形成架空的楼阁。这种营造方法,不但可以节省耕用土地资源,而且可以有效增大建筑的可用空间。
湘西是吊脚楼集中分布的地区,而湘西吊脚楼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凤凰古城的吊脚楼。许多人带着一本沈从文的《边城》来这里寻找他的诗意故乡,却意外被沱江边的吊脚楼吸引了目光:
纤细的支柱斜插入墙壁或立在水中,支撑着上部沉重的建筑,仿佛一阵风来就能吹倒,看一眼就心惊肉跳,禁不住要为楼里的人担忧——万一塌了可怎么办?其实,这种结构相当坚固,可谓有惊无险。临河的岸边,连排的吊脚楼,被细密的支柱网撑在空中,只有亲眼见过,才能理解什么叫真正的“临水而居”。
湘西的土家人用木头搭建了吊脚楼,云南西部的傣族人,却用竹子搭建了竹楼。
由于云南西部雨水多、空气湿润,且靠近江河常有水患,所以傣族人便创造了适应本地气候的干栏式民居——竹楼。干栏式建筑,距今已有10000多年历史。传统的傣族竹楼,整体建筑结构都由竹子捆绑而成,墙壁也是由竹篾(薄竹片)做的,屋顶由竹篾夹住稻草覆盖。竹楼没有庭院,因此占地空间极少,加上成本低、建筑符合当地气候和地形,所以一直保留至今。
▲西双版纳竹楼。图/ VCG
现在,大多数竹楼的柱梁都采用木料,再以竹子搭成上下两层的小楼,上层是居住空间,分为前廊、堂屋、卧室、晒台四部分,下层用来圈养牲畜、堆放杂物。
▲ 丽江大研古城纳西族民居,摄影/韩阳
▲ 苍山下的大理白族民居,摄影/姜轲
这些美轮美奂、宛如天成的民居之外,还有新疆的阿以旺、内蒙古的蒙古包、贵州的石板房、云南白族、纳西族的坊院、梅州的围龙屋、开平的碉楼……
由于篇幅有限,难以为各位读者朋友一一呈现,我们特地为大家郑重推荐由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博物杂志主编的《中国人的家》。这本书是《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第三辑六本书中的一本。
地球奇观、气象解谜
荒野探险、珍稀动物
人类简史、中华民居
这套书里应有尽有
每一次阅读多知道一点点,你的世界就更精彩一些。
《博物少年百科·了不起的科学》第三辑
请复制此淘口令到手机淘宝购买
€JMxm1gpfB5N€
- END -
文丨《中国人的家》
编辑 | 十四
— 点击下方图片,跟风物君一起逛看各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