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经历最难三年的2019级大学生即将毕业。对于这些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面对今天严峻的形势,如何走出自己的人生路,真的很难。近期,法学名师罗翔在一场毕业会上的即兴致辞,引发关注。他开门见山地表示:“我很想祝大家一帆风顺,但我觉得这不现实。”常被人认作理想主义者的他,抛出一个问题:在顺势时可以坚持的原则,逆势时是否还要坚持,以及如何坚持?
罗翔认为,抛弃原则获得的成功,将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他援引纪伯伦语,指出这世间有两种痛,一种是野心还没实现的痛苦,还有一种是野心成就后的无聊,很多人都困在两种痛苦里双向切换。
他又以孔子以例,直言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有可能遭受厄运,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小人会随时改变原则,但君子会守住他的原则。
“如果世界接受不了我们的理想,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不容然后见君子。”他强调真的勇敢,是对良善的坚持,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祝愿各位年轻人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一生平安。
正文为罗翔在中国政法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智者说:人这一生至少有三件事是无法避免的:一个是苦难,一个是邪恶,还有一个是人生的终点。
所以,愿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当下储存足够多美好的记忆,去对抗人生不期而至的苦楚;也愿我们在记忆中能够储存足够多的美善,能够与邪恶相对抗而不和它同流合污;更愿我们能够在记忆中有更多的美好,能让我们平静从容的走向人生的终点。我见过很多成功的和正在追逐成功的人,他们都在这两种痛苦中双向切换。所以有人说:真正能够带给我们宁静的是我们内心的原则。当然这样需要有命运的加持,我想给各位分享一个故事:2600多年前,当孔子绝粮于陈蔡,七天没有饭吃。外面有暴徒袭击,但孔子依然弦歌不断,依然给学生讲课,因为他要告诉他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境下都应该临危不惧、泰然若处。他的大弟子子路走过来问老师:为什么我们会遭遇这种困境呢?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我们都有可能会遭受厄运,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小人穷斯滥矣,他们会随时改变原则;但君子会固守他的原则。孔子反问他的学生:那你觉得我们为什么会遭此困境?我们不是又不是野兽为什么会在旷野奔跑呢?子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他想了想,他的回答是:老师,那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吧。我们没有坚持“仁”的标准,我们不够智慧。但是孔子回答他说:如果坚持仁、坚持智慧,为什么会有比干?为什么会有伯夷叔齐?所以你要不要把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推。子路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外界的环境是你改变不了的。有的时候你要相信命运,尽人事听天命。孔子的第二个学生子贡是个有钱人,然后孔子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遭此困境?子贡说:老师您的理想太宏大了,为什么不能降低标准呢,只要降低标准我们就能维持。但孔子说:作为专业人士,我们不能降低标准。我们不能降低标准来谄媚。他说子贡啊,你的志向太不薄。最后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叫颜回。他的回答第一部分跟子贡完全一样,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但是他第二个回答是:“不容何如(病),不容然后见君子。”1600多年后,当22岁的苏轼高中进士,他给主考官梅饶臣写了一封信,叫《上梅直讲书》,引用了这个典故:不容然后见君子。他有大好的前途,春风得意,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到底是什么。我时常想,如果苏轼能够提前预知他人生的终点,能够提前预知他所经历的一切,他是不是有勇气重来一遍。不要成为愤怒的奴隶
智者说,沉默是金,因为人一开口就显示出他的愚昧与虚伪。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老师,从来不是什么人生导师。只是命运呢,把你带到令人晕眩的高处。中文的“愚蠢”的“愚”非常的有意思,上面是一个“禺”,下面是一个“心”。在中国古代,这个“愚”是“偶像”的“偶”的通假字,所以这也许提醒我们,无论是把自己作为别人的偶像,还是在心中把他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可能都是愚蠢的一种体现。我从来都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法学殿堂的门童,从事普法教育与写作。法治的精神在于对人性幽暗的洞察,每个人都需要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我们常常说要勇敢地做自己,但是真实的自己,从来都有阳暗两面,所以到底你是想做哪一面呢?从逻辑上来说,光明跟黑暗,它其实不是二元对立的。因为所有的黑暗,不过是光明的缺乏;所有的邪恶,也都只是对良善的背离。因此,只有追求良善,在逻辑上才是自洽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彻底地追求邪恶,他至少不会希望别人对自己邪恶吧。法治并不推崇哲学王,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理性的有限,并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各种似非而是。我们是如此的渺小和有限,用帕斯卡尔的话来说,我们不过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跟苇草一般的脆弱。但是正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可以把我们带向伟大与崇高。我们生活在此地,但是我们又向往别处的生活,因为人总要对焦生活以外的目标,才能从容过此处的生活。换言之,只有生活在别处,才能生活在此地。低垂的麦穗跟高傲的稗草,其实长得很相似,很多同学可能都区分不出来。但是一个硕果累累,而另外一个,是具有破坏性的杂草。所以是虚心地承认自己的有限,还是虚荣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我们一生要去思考的话题。人生不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所夸口的一切,也不过劳苦愁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友谊是那么的重要。我们需要朋友的力量,让我们孤独的个体可以抱团取暖、互相关爱,一起走过今生的坎坷。因为只有友谊,才能让我们告别忧郁。但是所有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每天都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也需要接纳朋友的不完美。正是不完美的朋友,才能让我们一起去追逐完美。很多年轻的朋友跟我说,时不时会陷入emo(伤感),经常会感到愤怒与抱怨。但我想,人的愤怒它其实是有价值的,因为如果人彻底地失去怒气,那社会可能就是死水一潭。但是,我们不要成为怒气的奴隶,凡事都要有节制。(请同时关注微信公号@哲学思意)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悲伤、痛苦、无奈。令人丧气,但虚无会让人丧上加丧。这个“丧”在逻辑上是不自洽的,sàng丧。只有哪个shàn/sàng在逻辑上是自洽的呢?只有shàn善,良善的善,在逻辑上才是自洽的。很抱歉我的拼音不好,我无法区分“丧”和“善”,sàng和shàn,在我看来读音都差不多,两者似是而非。有人说,一个分裂的王国是无法抵御外敌的。同样,一个分裂的人,也无法有尊严地面对生命。只有良善,才能让我们自洽,才能让我们告别虚无与虚荣,告别忧伤与emo(伤感),才能让我们有尊严地面对生命,面对生活中无法掌控的明天。他是全网爆红的“法律男神”?现象级出圈学者?颠覆法律“冷酷、教条、无趣”标签,把法律讲成“相声”,让上千万人学到上头的“法律界郭德纲”?这倒没错,罗翔的确把枯燥法律变成“津津有味”,即便法盲都忍不住天天刷他的课,“火到连我妈都看”。看看罗翔讲的案例:我强奸我自己算犯法吗?熊猫咬我,我能把熊猫打死吗?狗咬我,我把狗咬死了算正当防卫吗?再看看网友说的:“边笑边看,边看边笑,看完了还想看,根本停不下来。然后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看了几十分钟刑法课了……用满屏弹幕来说,叫做——上头了。”● 然而,对许多人更重要的是,罗翔通过颠覆许多人法律认知的高能案例+法理思考,让人们知道,法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学法、懂法,才能用法守护自己的生命、身体和财产。比如三年疫情。懂法,就可知道假口罩的罪与罚,出具“假阳性”报告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还比如日常生活常见的网络诈骗、网暴诽谤、处理意外……带着学得会、用得着的法学智慧回归日常生活,就可拆穿生活套路、看透舆论陷阱……● 但是,真正让上千万人喜欢罗翔的是:他的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以及字里行间都是这个时代极为珍贵的谦卑、悲悯、正义:司法要倾听民众声音;法律不是冰冷条文;民众朴素的正义情感,是法治的首要基石。瘟疫让人恐惧,法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给人们提供一种确定感。不能因为恐惧疾病就突破法治基本原则,否则将陷入另一场更大的瘟疫。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人为灾难,往往都打着正义旗号。因为人性深处隐藏着幽暗,法治基本精神即来源于洞察人性幽暗面,并限制一切权力。因为权力越大,破坏能力越强。中国新闻周刊:外皮是喜感、搞笑;内核是多年实践和思辨中寻求真理,催人上进;内容产业中的一股“清流”。三联生活周刊:满足了人们对有力量通识教育的想像,夹带出尊重生命、尊重常识的呼唤。● 他看得见更深的黑暗,但始终心怀光明的赤子之心。他让我们做法治之光,因为他自己便是一道光。正如有人问及罗翔“走红”感受,罗翔:“火了之后,还是老师。”为此,力荐易中天、罗振宇、罗永浩等强烈安利的罗翔作品集:人间清醒与你坦诚相见,风趣解读案件,思辨法治要义,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本作品集集结罗翔老师近几年法治与社会观察,探讨法治、正义、权力、人性……以及心路历程,人生思考……不仅能帮助读者理解法治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基础,更能激发读者升级思维方式,带着独立、睿智的法治思维回归工作、生活。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如此删除,意欲何为?
早熟落下的顽疾:2000年中国社会史的12个洞察
这神作太猛!在大陆和台湾都曾被禁(无删减)
李硕:写这本书犹如独自走过撒满尸骨的荒原
台湾大选落幕,民进党继续执政 | 台湾有今天,历史真相是什么?
认清历史的三大谎言,现在越发显得意义重大
大陆政权更迭,是否早在1943年就已初现端倪?
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秦晖:影响我一生的两个“关键之坎”
看错世界,要倒大霉:改革开放背后的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