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种种原因,敢于正面研究1944-1950这段历史的著作少之又少,而在这些数量本就有限的著作中,很多往往又“顾左右而言他”,跳过一些关键问题,使得文字“残缺不全”。但是,有这样一部著作,豆瓣评价人数近千,评分高达9.0,被读者赞誉为“这种尺度只能是内部读物。”“了解1944-1950这段历史,只读这一本书就够了。”这本“神作”就是《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作者吕迅。本书以国际政治与历史的视野,提出了这样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如何影响了中国内战?1946-1949这场中国内战,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在整个世界史、及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中,都是一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事。解放军为什么能够战胜人数更多、装备更精良的国民党军队?以往的很多研究都指向了民心、土地改革、人民战争,以及国民政府的腐败,这些结论当然有道理,但这些因素似乎还不能构成、决定一场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超大规模战争的胜败关键。
《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从美苏博弈的国际政治视野出发,从更宏观的角度,为我们拨开迷雾,以美、苏、中三方第一手档案资料,还原了诸多影响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诸如:· 主导内战胜负的究竟是国共双方,还是美苏?在这场对于国内与国际都是大棋局的斗争中,到底谁是棋手,谁是棋子?· 苏联到底有没有对这场战争进行有效援助?苏方与国民政府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意味着他是在支持国民政府吗?以及中共能在东北立稳脚跟,跟苏联的操作有何关系?· 美国与蒋的关系真的亲密无间吗?为什么1946年7月,内战刚刚爆发一个多月,美国就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了军事禁运?美国对蒋的支持为何一直畏手畏脚、三心二意?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中国内战作为二战的继续、冷战的前幕,我们很难脱离当时的国际大格局去谈这场战争。自全球化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棋盘上的一个步骤,今日之中国问题源于内战,今日之世界问题接续于冷战,而内战、冷战是二战的继续,二战又是一战的继续,一战更是以往大小血腥权力争斗的继续。直至今天,这场历史的延续仍未停止,暗流仍在涌动,有的甚至已然爆发。为此,店长荐书力荐这部理解1944-1950历史、理解这段间隔于二战与冷战之间的国际政治大棋局的经典之作:《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
能够直面这段历史,又不失深刻洞见,必须要拥有三个条件:一是足够的胆识与学人风骨,二是足够的国际政治与历史视野,三是必须要有大量、核心的一手资料。本书作者吕迅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两岸三地,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有着长期的求学与研究经历,这为他的资料搜集工作、国际视野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仅看本书末尾所列参考资料,竟多达近400条,其中近半是英文、俄文原档资料,很多都是美苏档案在中国的首次面世,中文资料则来自两岸三地各大档案馆,包括台北“中央党史馆”“国史馆”“中研院近代史档案馆”,难怪读者会说:“中英俄文史料均极为详实”,“能够出版难以想象”。这是一部立足国际视野,深入理解国民党失败、解放战争胜利之谜的著作,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内战、大量第一次在国内公开的档案资料稀缺汇集,更是一部看清历史源头与历史走向,与今天息息相关的警醒之作。店长荐书力荐本书,本书为先知独家好书,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最大的敌人不是他国,而是自己的愚昧
杨小凯:信仰是制度的第一因
中共以弱胜强背后,有股重要力量被长期忽视
何怀宏:道德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朱同志那次税改,决定了两个不同模样的中国
中国的鬼:人性的另一面
昨天被删的文章,究竟哪里敏感了?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杨奎松:我那几年读了相当多的档案,知道了许多内幕
群众服从权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