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航运重组的二三事——节选自《航运金融手册》
导读
过去几年,航运业的重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及续篇节选自金海译作《航运金融手册》的第十六章——“航运重组”,从今天的航运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主要利益相关方的潜在贡献、重组过程和重组经验、获得外部资本的重要作用以及CSAV公司案例研究等部分为大家详细介绍航运重组的二三事,敬请期待,望持续关注。
在过去几年,世界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航运业也没能幸免,经历了诸多动荡。作为一个周期性的行业,航运业的波动性再次被证明是相当大的。在蓬勃发展的2004-2008年,当前的危机便埋下了伏笔:繁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张、对原材料和机械以及基础设施商品的巨大需求量(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均带动了对海运物流的强烈需求。这导致租船费率和二手船价格显著上升。这些积极的事态发展导致大部分航运玩家过于乐观。这种乐观以及银行融资的廉价和充裕、船厂数量的增加、大量进入航运业的股权投资[无论是通过美国等公开市场还是通过德国(KG模式)等国家的封闭式基金],引发了一波新船订造热潮。此外,由于对资产的巨大需求,这些船舶资产的价格接近历史高点。
直到2008年年中之前,在航运界普遍存在乐观情绪,这可通过当时已有船队和新船订单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仅以2008年夏天的3000标准箱以上的集装箱船为例,服役船舶已达到 606艘,而不考虑拆船,船舶订单达到525艘。这个数字意味着船舶数量将增加87%。综观所有运力,3000标准箱以上服役船舶大约有4165000标准箱的运力,而订单船舶有4710000标准箱的运力,这意味着运力将增加约115%。这些数字也表明,船舶变得越来越大。服役船舶的平均运力达6870标准箱, 而订单船舶的平均运力为8970标准箱,这意味着船舶平均运力将增加约 30%(所有数据来自克拉克森研究服务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对航运物流服务的需求有着显著的下降,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在上次繁荣期订造的船舶进入市场,船舶和运力的供应均在增加,这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因此,今天的航运企业面临着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其特点是显著降低的运费、租金和资产价值。 图 16.1 和图16.2 描述了二手船价格和租金的发展过程。
在这种低迷的环境下, 很多航运企业没有产生足够的收入来完全偿还债务本息。 这个问题对于那些以高峰期价格订造并进行高杠杆银行贷款的船舶来说尤为明显。在许多情况下,船舶的经营收入仅够支付其运营费用以及应付给银行的利息成本,都不足以偿还贷款的本金。
与此同时, 资产价值的降低已导致许多公司面临与银行的贷款价值比率问题。随着在某些情况下资产价格跌幅超过50%,资产价值比待偿还贷款额低许多倍。这对银行来说是一个风险, 特别是在贷款仅由资产本身予以担保的情况下(这在航运业是通常的做法, 船舶由单一目的公司所拥有, 银行对其母公司没有追索权)。表 16.1概述了资产价值降低对贷款价值比率的影响。
可以想象, 这些效果综合起来已经对航运业的所有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船厂、非经营船东、船舶管理公司、租船经纪公司、班轮公司和船舶融资银行等。此外,虽然航运业一直是周期性的,但本次衰退的范围和时间所造成的影响是特别严重的。危机的第一个迹象出现在2008年下半年,并在2012年仍然没有真正复苏的迹象,一些专家预计在最终复苏来临之前将经历更多的麻烦。在这样的环境中,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来说,找到解决财务困境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许多航运企业进行了重组。其中,如果公司为上市公司,其重组信息可以根据公开资料查询到。在圣地亚哥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南美最大的班轮运营商CSAV公司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其在2009年年初进行了重组 。其他不得不进行重组的公司包括 Danaos 公司、 托姆公司(Torm)、通用海事公司(General Maritime)或CMA CGM公司,在此仅列出部分例子。 同时, 多家被私人持有的船公司的重组是在私下完成的,只有少数利益相关者参与。
图16.3总结了航运业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环境是迫使许多相关公司参与重组的原因。
本文由航运评论实习编辑吴琼整理。连载内容节选自《航运金融手册》第16章(奥勒提斯·席纳斯、卡斯滕·格劳、马克斯·约翰斯著,美国北方航运基金中国区合伙人金海博士译),中信出版社授权转载。
Tip
译者介绍
金海,挪威籍华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北方航运基金中国区合伙人,“2016年度最受航运界关注的100位中国人”。北方航运基金专注于全球航运和海洋石油服务领域的价值投资,在国际航运投资领域业绩长期领先。在加入北方基金之前,金海博士担任过多家国际著名航运集团中国公司的负责人,先后包括挪威帆利航运集团、英国ACM航运有限公司和英国毅联汇业金融集团。金海博士还曾在奥斯陆的斯考根航运集团任职多年,从事航运金融和船舶管理工作。金海博士曾在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商学院、挪威管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目前,金海博士继续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金融和法律领域的研究,同时兼任华东政法大学国际航运法律学院客座教授。金海博士积极参加非盈利社会公益活动,是纽约金融论坛的创始人之一和联席主席。
相关链接:
>【上一篇】投资人以什么心态看待港航业创新(下篇)——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徐凯
>【专稿】2016:航运企业或将进入“破产重组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周德全
随时随地看新闻、搜资讯、查数据,了解最新、最权威的航运评论!
手机扫一扫,关注“航运评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