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稿】全球新能源港口建设趋势——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发展研究所 谢文卿

谢文卿 航运评论 2024-01-09

航运评论

HangYunPingLun
随着全球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IMO对航运“碳排放”要求的提升,以及在各国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变趋势渐显,传统化石类能源逐渐转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型,国际航运市场中液化天然气、氢、氨、甲醇等替代性能源也逐渐被市场关注。虽然IMO的政策加速了全球船舶对“低硫”燃料和LNG等能源的应用,但这两类燃料依然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并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清洁能源的研发不断加速,在全球新能源船舶逐步投入运营后,诸多港口也正大力建设相应码头与加注设施。

一、化石能源码头产能需求削减但不会被完全取代

港口作为贸易的延伸,港口建设也应当根据能源贸易结构与船舶燃料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转变。首先,能源贸易领域内绿色低碳理念已在全球范围达成共识,各国环保政策根据既定目标不断趋严,有别于煤炭、原油等传统石化能源的新能源应用已不可避免。但从全球能源消费规模看,想要完全清退煤炭与石油能源不太现实,至少在2050年前都难以实现,与此同时新的替代性能源也难以一步到位。综合能源产业各项研究,预计在2035年前液化天然气将作为煤炭和石油减产的重要“替代品”,但天然气并非“零碳”的清洁能源,因此最终天然气在能源体系中的份额将被技术逐渐成熟的可再生能源部分取代(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能源)。

图1 低碳能源体系转型下一次能源占比及消费趋势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20)。
根据国际知名石油公司BP能源展望预测,至2050年的能源消费量预计增长10%左右,在中长期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超过40%,而天然气需求虽在2035年触顶但占比仍能维持20%左右;煤炭将从当前25%大幅跌至5%,石油也将从32%的份额降至17%;其他非石化能源包括水电、核能等份额将从10%上升至18%,但也有分析认为,如果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使用的经济性或技术性瓶颈难以突破,则未来核能的开发利用程度将大幅增加,将主要依赖中国等具有核能研发条件的国家。无论何种情况,石油、煤炭能源需求大幅降低,液化天然气需求小幅增长后处于稳定区间的大趋势均比较确定。
同时,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3种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也无法被完全取代,原因一方面在于全球能源庞大的消费规模,仅靠可再生能源无法完全满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分布上的差异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无法直接运输,必须转化成电能,用蓄电池储存后运输,而电能储存的消耗与运输成本的高昂,使其转移的效益远不如天然气、石化能源。鉴于此,未来煤炭、原油的接卸码头的需求将大幅减少,其中煤炭码头的产能需求至少缩减50%以上,而油品码头或将缩减30%以上(不排除局部地区港口产能不足的新建情况);此外,液化天然气码头产能需求依然处于上升通道,至少需要继续新增25%以上,但预计在2035年天然气运输需求见顶后,码头产能需求将逐渐回落至当前水平(从LNG船舶一般使用年限看,LNG运输船建设势头足可再维持5-10年)。

二、未来船舶燃料供应体系中仍需能源码头支撑供油服务

除通过全球能源结构变化预测能源接卸港的发展趋势外,还可通过船用燃料油转型方向进行预测,因为主要加油港的燃料供应体系中需要相应的能源码头为加油船供油。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下,船舶低硫燃油和液化天然气将成为中短期内的主要选择,但因其污染排放虽略低于传统石化能源而非真正的清洁能源,仍无法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对2050年碳排放的要求(碳强度下降70%、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下降50%)。因此,当前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中远海运等国际班轮公司纷纷开展甲醇、氢能、氨能等清洁能源用于船舶的研究与实践,希望从源头上实现“减碳”和“零碳”目标。

图2 交通运输行业能源需求总量与海运业能源需求
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20)。
从海运船舶的能源消费结构预测看,虽然可再生能源未来社会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将大幅提升,但船舶作为运距较长的交通运输设备,无法接入电网且单次能源供给量较大,因此无法大比重依靠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也无法使用纯电力供能系统(充电时间过久且没有超大规模电池板)。因此,预测2050年的海运船舶的能源体系中,油品或将继续保持60%左右的较大比例,剩余40%左右的比例将由天然气、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其中生物柴油是植物油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所得)和氢能三类能源平分。

三、中短期内LNG加注服务的能源码头建设成为主流

LNG作为船用燃料,因其具有无硫化物颗粒的排放、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正逐渐被全球航运业广泛应用。从2010年起,全球船舶行业已经开始使用LNG作为船舶燃料,根据DNV-GL统计,2021年底实际运营的LNG动力船数量为251艘,但建造订单数量却高达403艘,仅2021年新增订单就超240艘,足见LNG动力船已逐渐呈现井喷式增长。虽然近年来全球液化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影响了其作为船舶燃料的经济性,但从技术、安全、产量上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被其他可再生能源替代。且随着LNG动力船建造数量的上升,LNG技术越发成熟,其作为船舶燃料的应用规模将持续增长。
根据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Platts)预测,LNG在未来十年内将主导航运业的绿色转型,LNG消耗占比将从2021年的4.6%上升至2030年的10.7%,届时LNG动力船的数量可能超过4000艘,因此LNG燃料加注服务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港口建设中重要部分。相较之下,目前全球可提供LNG加注服务的港口仍然较少,加注设施、操作规范等也尚不够完善,少数可提供LNG加注服务的港口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等地,亚洲的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也建设有少部分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因此要满足LNG动力船大规模建造的趋势,仍须加紧LNG加注设施建设。
表1  2020-2021年全球可提供LNG加注服务的港口汇总

资料来源:SISI整理。非完全统计,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四、中长期氢能源加注服务潜力巨大

氢作为船舶加注燃料,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以及较低的储存密度,这种特点将有利于船舶燃料的存储和高效能的利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只有少数航运公司宣布了将氢作为燃料的可能性,其中包括马士基、日本邮船、DFDS和Klaveness,而曼恩和瓦锡兰等发动机制造商正在开发氢动力发动机。但氢与其他替代能源相比,中长期氢能源加注服务潜力巨大:首先在工业方面已经具备生产条件,航运业可以使用氢作为燃料;其次目前世界上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建设氢能源工厂,挪威、日本、新加坡和丹麦等国家已经开始在港口附近的工业区建设氢生产和储存设施;最后,其与生物燃料和甲醇燃料不同的是,氢不含有碳元素,生产成本低于其他二氧化碳燃料。

五、生物能源将作为有效补充

生物能源(甲醇)作为船舶加注燃料,因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被短途海运的船舶所广泛青睐。但全球将甲醇作为船舶加注燃料的船型数量非常少,主要因为甲醇动力船的研发和应用技术有待突破,甲醇发动机的建造技术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目前,全球将甲醇作为船舶加注燃料的船型仅有6艘,其中大多为甲醇和其他燃料同时使用的船舶,并非纯粹的甲醇燃料船。2021年底,欧洲船舶企业将联手打造全球首艘甲醇动力拖船,预计将在2023年建成,这也将是全球首艘真正意义上的甲醇动力船。相比常规燃料,甲醇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最多可减少15%的碳排放,并减少大约99%的硫氧化物排放,因其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较小,有望成为未来船舶清洁燃料之一。目前,已有部分国家的港口开始尝试为船舶加注甲醇燃料,2021年5月鹿特丹港通过驳船为日本散货运输有限公司“Takaroa Sun”号双燃料船提供甲醇燃料加注服务。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将启动一个关于甲醇可持续生产的项目,将在不久的将来引进一艘以甲醇为动力的拖船。

 

本文由航运评论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航运评论微信公众号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港口发展研究所

▊所长:赵楠 博士、高工

▊所长助理:谢文卿

▊主要研究骨干:吴佳璋 吴文娟

▊研究人员:周梓悦 钟发春 沈莉

▊主要报告产品:《全球港口发展报告》等

▊联系电话:021-65853850*8033


本文头图来源:航运评论“航运光影摄影大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往期阅读

【专稿】一季度国际集装箱航运运价冲高回落,二季度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郑静文 胡昊宇 包锦贤

【专稿】2022年一季度国际干散货市场开局良好,二季度预计仍将震荡偏强——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邵斐 刘建华 刘玉玲 张永锋

【会议邀请函】《全球港口发展报告年报发布会暨港口行业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研讨交流会》邀请函

【专稿】“俄乌冲突”对港航业发展的影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发展研究所 谢文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