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船舶上市公司迎利润修复

航运评论 2024-01-09

航运评论

HangYunPingLun

已经披露完毕的中报显示,随着今年造船业稳健增长,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正迎来利润修复。


造船指标全面增长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底增长17.2%。2023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此外,2023年上半年,骨干船企平均生产保障系数(手持订单量/近三年完工量平均值)约3.2年,部分企业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为798点,10年来首次接近800点,创近年来新高。

新船成交量方面,根据克拉克森数据,上半年全球成交新船订单782艘、461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从成交船型上看,以载重吨计,集装箱船、散货船分别同比下降45.9%、18.1%;油船成交明显回暖,同比上涨398.3%。新船价格方面,2023年6月,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收于171点,同比上涨9点。从主力船型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的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分别为205点、164点、105点和187点;同比分别变化16点、-4点、2点和17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1-7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7月,全国造船完工2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6%。承接新船订单44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4%。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7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3.4%。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船舶制造行业整体产能偏紧,有利于公司获取订单。


行业公司迎业绩修复

行业景气度的上升也使得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快速增强。中国船舶披露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造船业务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88艘/619.17万载重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1.49%;修船业务承接修船179艘/11.45亿元,合同金额完成年计划的65.43%。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手持造船订单264艘/1933.78万载重吨,修船订单83艘/13.68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45.43亿元,机电设备合同订单金额24.24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营收305.26亿元,同比增长27.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82.46%。

江龙船艇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7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4.13万元,同比增长4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6.37万元,同比增长324.53%;公司及子公司新签订单不含税金额17.81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在手订单不含税金额25.57亿元。

天海防务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43730.78万元,同比增长41.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09.43万元,同比增长55.19%。船舶技术服务-设计业务新签订单量44艘/项,占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数量的三成。


“新能源转型”考验“内功”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转型”成为当前船舶制造业的关键词之一,碳中和、限硫令等政策也加速船舶行业新周期的到来。中国船舶在半年报中分析称,国际强制性减排政策日趋严格,船舶供给端的挑战增加,上述政策将有利支撑新造船市场继续发展,但更严格的减排目标也大幅增加了船厂及船舶设备供应商的压力。

对此,相关企业纷纷发力新能源船舶。例如,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X92DF系列LNG双燃料船用发动机批量交付;国产首台LNG挺杆起重机完成出厂试验。新能源产品研发方面,国际首台氨/柴油双直喷二冲程发动机原理样机获得船级社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自主研发的500千瓦氢燃料电池监控系统和安全系统(电气设备)获得船级社颁发的船用产品证书。

天海防务也表示,在船海板块设计、制造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开展与船舶新能源业务相关的服务,如LNG车船加注、天然气在水上应用业务等,充分把握水运行业绿色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建设和发展LNG陆路、水陆天然气供应网络。

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在船队老龄化和环保新规刺激引发的船舶替换需求增加背景下,船东主要有降速、主机改装和购置新船三个方案。船东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对未来运价的预期。其分析认为,购置新船是三种方案中的必要运价最低的一种方案,且大多情况下也是净现值最高的方案。相比造新船,改装船的投资回收期更短。而降速方案下的老船经济性最低。综合来看,建议关注中游造船和上游主机动力企业。


本文采自 经济参考报
本文头图来源:航运评论“航运光影摄影大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凡本平台注明“本文采自: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并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本平台是一个提供航运咨询、市场报告、免费论坛讲座和深度好文分析等的非盈利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但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文头图来源:航运评论“航运光影摄影大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往期阅读
【评论】西部陆海新通道 货运量6年增长223倍
【新闻】五部门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评论】筑梦深蓝 浙江锻造海港力量
【新闻】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箱制”发展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海再提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