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时令 | 碎碎秋声逐秋叶 涟涟寒渚笼寒烟
全中南最青春、最洋气、最活泼的微信公众号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学林 | 知世 | 夜灯 | 风物 | 群聊 | 热点 |
今日/秋分
●
秋风响 蟹脚痒
鲁迅曾说过 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可真是个勇士
这个长相清奇的生物
看起来真的不能和桌上的珍馐佳肴联系在一起
第一个捧起这个色若黛岩的活物送往嘴边的祖先
怕是无暇贪恋它的肥美
只是想慰藉自己早已辘辘的饥肠
可是这个皮腹空黑黄的大螯客确实在中国美食界横行霸道了上千年
《周礼.天宫.扈人注》:“青州之蟹胥”也就是蟹酱。拌着清水煮出来的面也异常好吃,母亲在早上忘了备汤的时候就会用这个救急。虽说味道终究是浮在面上的,但是蟹酱的鲜美也是可以弥补这个小小的不足。
明朝宫廷向来是以奢侈著称的,在炊煮烹食螃蟹这件事上也是不遑多让。刘若愚《明宫史》记载明代宫廷内的螃蟹宴:“(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用蒲色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细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如此佳宴自是有诗助兴“玉笋苏汤轻盥罢,笑看蝴蝶满盘飞。” 暗想宫中百无聊赖,妃嫔媵嫱闲来无事,只好细剔蟹甲,比一比谁的更像展翅的蝴蝶。不曾想她们自己不也就如玉盘中托着的“蝴蝶”吗?任人鱼肉,不得飞翔。如此一想,还真是“不如吴家有莫愁”的那般光景了。
可纵使远铨离势,不再“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退而求其次地当一个布衣之人,还是与螃蟹有着难分难舍的千丝万绪书不尽的连系。
九月桂花氤氲着清晨已带寒意的雾气,潮湿的担子吱吱呀呀,担子上青网络子里不知装了多少被五花大绑的蟹子,捉蟹人的脚步一下下扣在青石板的路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这声响也一下下扣在一路的人家门扉上,惊醒了沉在辛劳中的人们,宣告着大自然的馈赠来了。
江南女子无论十里红妆还是小家碧玉,终究还是有件压箱底的物什——蟹八件。想来用这工具食蟹多少也要两三个小时,虽说吃完还可以用蟹壳拼一个完整的蟹。但是在快餐文化面前还是免不了被嫌弃。
如此说来还是蟹肉包子,蟹肉烧麦合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奈何蟹这东西,一死便是细菌的聚集地,实在是不敢吃这些可能作假的东西。
想来各位是多少有读过红楼的,其中奢侈物件多不胜数,逢时过节也是有不少风物。当中最出彩的,要数其中螃蟹宴的描写了。张岱作为一代豪贵公子,也在作品中描写了年轻时的螃蟹宴。在此不做赘述。
蟹生性寒凉,应与柑橘同食。
曾今感慨秋能如此让人感伤
从透窗冷画屏的风
到彻夜响遍回廊的枯叶;
从漫郭燃城池的灯
到边疆呜咽如狼的胡茄;
无论繁华似锦还是苍冷若灰
此刻人生如风中的烛火
现在秋分是这么可爱可亲
中秋国庆都挤到一起了
车票在手
世界我有
有什么好感伤?
人们当然不愿感伤
不愿面对父母的渐多白发
不想承认时光的荏苒蹉跎
不敢揭开回忆的葳蕤繁华
这样的你
身边一群志同道合的知己
有勇气周游世界
没时间陪着父母
不知愁,难解忧
如此 甚好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开始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实际上,岭南习俗所谓的“秋汤”也是和现在中医学提倡的秋天滋补是一致的,只不过岭南习俗更加典型,有点土生土长的味道,没有上升到中医学理论的高度罢了。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秋》-巴金
简介:《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主要讲的是高家大家庭最后的结局:觉新的妻子瑞钰难产死去,儿子海臣也因抽风死了。觉民和琴小姐结婚,搬到了外面。淑英在他们的帮助下逃走。高家三老爷克明在女儿走后,终于醒悟,而他的两个弟弟却如同往常,他俩总是在家打架,有时还吵着要分家。最终,克明被他的两个弟弟气得去世。高公馆被卖掉了,高家家业被搞得四分五裂的,人人相视如同敌人一般。
故事背景:1929年7月,巴金的哥哥李尧枚自川来沪看望巴金,谈了家庭里的种种事情,气愤而又苦恼。巴金告诉他,要写一部反映大家庭生活和家中男女青年不幸遭遇的小说。作者不要单给他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他所要写的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他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他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他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这就是《秋》的创作动机。
《秋天里的春光》
简介:老人范达已经七十五岁,却有着无限青春活力。在大家的眼里,他是一个永远的梦想家,游戏人生,愈老愈疯。他以赤子之心般的行为举止,去应对整个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这也让我们看了不禁直冒冷汗,原来,老了要面对这么多的东西。面对一般人所认为的死亡,他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去对待。但如此观念却使他所钟爱的妻子艾蜜莉头疼不已,屡屡劝阻无效。老顽童范达的老婆艾蜜莉生活一直都是一板一眼的,她把老人年仅存在一个一个的罐子里,有的是生活费,有的是棺材本,她还为脚踏两条船的独子着想,打算协同老伴住到老人院把房子让给儿子一家子。即使如此,范达依然不屈服于年老所带来的障碍,他觉得人生应该不断地前进,而不是像有些人一样坐在家里等死。所以他选择了在生活中永不停止的挑战,出去行走、闯荡、学习。这充满生命力的活法也给观影的我们带来了许多激励和感动。
这部电影勇夺了捷克金狮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项演技类大奖,几乎成为演技示范的一部经典佳作。
2002年卡罗维法利影展中,《秋天里的春天》被“综艺影评人精选”选为单元首映片(该单元由综艺报的资深影评人选出他们特别推荐的十部欧洲电影),电影中感人的情节与三位资深演员炉火纯青的演技,更让全场观众泪如雨下,映后掌声久久不歇。
亲爱的朋友
愿你永远不解秋中滋味
不会明白庾信《枯树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中的岁月蹉跎之秋.
不会理解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中的家国叹惋之秋。
愿你的所有关于秋的思绪,都只不过是为赋新词而已。
此间时令 | 版块介绍
“二十四节气”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是中华传统瑰宝
是古人诗意栖居的创造
更是大自然说给我们听的语言
此间时令
让中华传统文化发声
献给热爱生活的你
往期精彩回顾 ☟
共青团中南大学委员会
中南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编辑 / 张祖玮 农金素
文案 / 赵敏
责编 / 李育
图片 / 网络
欢迎关注共青团中南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平台
投稿邮箱:csuxiaotuanzi@163.com
官方微博:@中南青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