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时令 |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
全中南最青春、最洋气、最活泼的微信公众号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学林 | 知世 | 夜灯 | 风物 | 群聊 | 热点 |
不知不觉,秋离开了
冬,向我们走来
独在南方
湘水之滨,橘子洲头
别是一番滋味
常常梦里思念北国风光
时令立冬,道一声
故乡,近来可好?
小编序:冬天,在我心里,是最温暖也是最寒冷的季节。尽管外面天寒地冻,但是家里总是最温暖的。想想吧,狂风席卷着大雪,昔日热闹的街头,也是落寞无比。然而,家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谈你的未来,说说邻居家的喜事,吃着火锅,夸夸妈妈的手艺,赞赞父亲工作的辛劳。一家人,就是应该这样。冬天,感谢你,将人们“拘于一室之内”,让我们有了时间,用心交流,亲情之火,燃烧了整个冬天。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立冬,十月节。立,就是开始。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雉入大水为蜃。这些就是古人眼中冬天最直接的表现,指导了中国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立冬/时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着冬天的开始,它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每当这个时候,农民们经历过了秋收,开始冬藏,等待漫长的冬天的到来。
立冬/史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我这里大雪纷飞,你那里四季如春。
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中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虽然,今天看来,祭祀是封建迷信,可在当初,这里有人们在无法战胜自然的情况下,最美好的祝愿。
立冬/礼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古时此日,天子出郊迎冬,并赐群臣冬衣。《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这也是统治者安抚人心的一个好时节。
贺冬亦称“拜冬”,不同的朝代习俗也不相同。在汉代,“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立冬/食
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当然,中国幅员辽阔,美食也是光怪陆离。
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而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思念家乡的美食了呢?在中国,庆祝最直接也是最生动的方式就是宴席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配上好酒,真是人生一大美事啊。
立冬/情
时光总是把人抛,不复昔时少年郎。窗外,又是雪花飘落,极目远眺,山也穿上了冬装,太阳也是呆呆地悬挂。在这个冬季,和亲人用心交流,让亲情为这个冬天升温。你会发现,冬天带来的不再是寒冷,留下的也不只是记忆中冰雪的景象。
立冬推书
《祝福 》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尽管
不忍枝叶的飘摇与凋零
但又期盼千万树梨花开
大地的胸脯隆起了农家的粮仓,
一剪寒梅傲立于纷纷扬扬雪中
冬天,真的来了
给远方的亲友送上一份关爱,
为这个冬天增添一份温暖
你,还在等什么?
此间时令丨版块介绍
“二十四节气”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是中华传统瑰宝
是古人诗意栖居的创造
更是大自然说给我们听的语言
此间时令
让中华传统文化发声
献给热爱生活的你
往期回顾
◈共青团中南大学委员会
◈中南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编辑丨王欣欣 农金素
◈文案丨莘然 赵敏
◈责编丨李育
◈图片丨网络
◈欢迎关注共青团中南大学委员会官方公众平台
◈投稿邮箱:csuxiaotuanzi@163.com
◈官方微博:@中南青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