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DT】理解当今的中国,越来越需要了解全球

2017-01-26 徐秀丽 IDT


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教授,IDT发起人。



1.

 中国引领全球化?


2002年,当我在迪拜转机去内罗毕的时候,我注意到航班上有一份英文报纸,上面写着:中国将在未来成为引领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当时国内报纸和学术界讨论最热的是:“中国进入WTO,狼来了,我们该怎么办?”从防御到引领,这种转变是否真会发生?它意味着什么?问号轻轻掠过我的脑子。


然而,15年之后,在2017年开年之初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上,2002年的这个大标题却在遥远的时空中得到了回应:当英国宣布脱欧,美国宣布遵从“美国第一”的时候,中国的政治领导人和商界精英却向世界传递了无比清晰的信号:经济全球化的方向是对的,也是历史大势,中国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国际主流媒体这次几乎一致地下结论说:“中国正向世界传达了捍卫全球化的坚定决心,并将自己定位为全球的领导者。”


不管我们对此趋势给出怎样的价值判断,但历史的节点已经来临。2017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


在此背景下,反思笔者所在的国际发展领域,它将面临怎样的生态呢?这样一个在美国、英国和欧洲各国体系完备,支撑全球化的专业知识领域,在中国却处于襁褓之中,这种时代的转变对其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2.

开放系统下的互动和重塑:经济“硬”增长还是社会“软”建设?


最近的一则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亚投行(AIIB)开始招聘高级社会发展专家,该职位将专门负责整合亚投行社会维度的事务,注重发展项目的社会风险和影响评估,推动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等。这样一则招聘信息具有标志性,意味着中国“走出去”的“硬”项目中正式机制性地纳入了“软”要素。在此之前,尽管中国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等已经出台了许多有关社会责任、文化建设、劳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条例和政策,以推动中国对外南南合作,尤其是对外投资中的软要素建设,但相对来说,中国发起的海外发展项目整体来说,给人的印象都是以修路搭桥等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建设为主的“硬”发展为主。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当我们在探讨“发展”这个专业话题时,在中国国内语境和国际语境下,是具有不同含义的,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硬发展”和“软发展”的区别。Development,发展,在国际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几乎意味着以“对外援助”为载体的一系列制度规则、机构设置和实践项目。如果我们将历史的眼光拉回二战后现代意义上的“发展研究”诞生之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发展”也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从40-60年代以民族国家为发展代理人,以基础设施建设、以GDP增长为核心的“硬发展”,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反思之后,逐渐“软化”,社会性别、环境保护、民主治理、基于权利为基础的发展途径等强调社会价值、能力建设和制度管理等软要素逐渐成为国际发展的重要内容,并逐渐垄断了国际发展的核心价值和资金的预算分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和国际发展专家们探讨发展时,他们更为注重减贫、环境、社会性别、少数族群等社会发展维度的原因,而落实的载体方面也更为注重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然而,在中国等一系列新兴南方国家的语境下,当我们探讨“发展”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首先,“发展”意味着这些国家自身的现代化追赶,在中国,尤其明显地体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系列“硬发展”之上,社会建设和福利改善等软要素作为“硬发展”的自然溢出结果虽得以体现,并在近年来逐渐凸显,但这一机制化的过程正刚开始,并被赋予经济建设之上的“第二性”。第二,对外方面,“发展”也不仅是援助,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南南国家之间发展历程、发展经验和发展资源的分享和合作。在这些分享和合作的过程中,技术的转移和传递、产业的推动和升级、经济增长和财政盈余的积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是关键内容,而制度建设、价值观念的传播等一系列社会软件的巩固却并非是第一要素,而合作落实的载体方面也更为注重政府和企业的力量,而非社会力量。


那么,问题来了。当中国遭遇西方国际发展体系时,这种差异就分分钟闪现。笔者曾参加过若干个高层国际发展论坛,在这些发展“用词和话语”弥漫的场域中,你会深切地体现“硬发展”和“软发展”的差别和冲突:西方注重国际发展框架的框定,中方注重发展项目的实效,前者注重知识建构,后者注重实践活动;西方注重探究监测评估的指标,中方注重发展活动的执行和调整;西方注重女性和少数民族的参与,中方则对使项目得以有效运转的关键性主体更为敏感……这些差别的争辩你来我往,直接形塑着未来中国和西方的国际发展体系。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双方的互动和形塑难以避免,是更为注重产业、技术和经济增长的硬发展,还是更为注重社会制度、价值重塑的软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这是个相互学习和动态构建的过程,而各方开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各方学习的效率、能力和有效性。


3.

要理解当今的中国,就越来越需要了解全球


若进一步挖掘,我们还可分析出这些软发展和硬发展背后的历史根源、哲学理念,以及各自国家不同的政治社会结构差异,囿于篇幅,此文暂不赘述。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发展和国内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理解当今的中国,就必须要了解全球发展的格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包容的五大发展理念和国际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什么关系?截止到2020年的精准扶贫目标为何在当前的国际发展形势下尤其重要?2016年12月首次发布的《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的国际意义在哪里?为什么理解雾霾问题不能仅仅从国内的发展模式中寻找突破口而要关注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转换?为什么现在国内慈善公益越来越流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越来越重要?我们为什么那么关注孩子教育问题,主流的教育体系真出问题了?要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都必须回归到当前的国际形式和格局之中才能获得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知。


这就意味着,中国若要引领全球化,就必须注意大众在此过程中的认知重塑,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公民:尽管我们的日常生活已深深链接在全球化这架大马车上,但我们大众甚至社会精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滞后的。中国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在进一步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高层热,民众冷;实践热,知识冷;中央热、地方冷等三“热”三“冷”的现象。这一方面源于我们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过程长期以来主体性地位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源于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发展模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更多地是作为人力资源出现的,“中国制造”需要的是工业化技术人才,而非创意性人才,单向度的人并不需要抬头看世界,而更需要埋头谋技术。在新形势下,人才价值观的重塑是个紧要的任务。


在此方面,国际发展作为一个链接国际、区域、国家、社区等各个层面的领域,又跨越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管理等多个学科的跨学科领域,同时又能链接理论思考和实践工具的应用性领域,在探究新型全球化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扎根中国,拥抱全球的世界公民方面必有可贡献之处。它所具有的动态视角(注重历史)、系统思维(注重宏观架构)、批判能力(注重对于主流的审慎思辩)和应用技能(注重链接宏观理论和微观实践)等特点将逐渐凸显其价值。可以想见,在支撑中国引领全球化的未来进程中,国际发展将有空间从“隐性”走向“显性”。


2017年,一起同行!

祝大家春节快乐!



相关链接:

评价中国对外援助的标准是什么?

中国发展人记录

我眼中的国际发展:在三个层面上我能做什么?

“新南南合作”的兴起

国际发展适合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