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丨苏宝凤:留住地名,记住乡愁
社会历史学院
2019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
苏宝凤
2019年11月2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
地名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应发挥出它独特的文化符号辨识度和地理空间存在感,展现它蕴含的深沉情感价值,让人们记得住地名的同时也记得住乡愁。
地名,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标志和名片,体现着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地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且具有象征意义的遗产,延续着家族的精神和文脉;地名,是游子记忆里温暖的港湾,寄托着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为游子寻根寻祖做导航。
地名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代代传承,记载着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和自然人文环境的发展历程,印刻着一个地方社会变迁的文明足迹。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专有名词,或是一个方位坐标,它具有的文化内核也非只言片语能讲明了的,地名于无声处讲述有声的故事,让人们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能找到乡土情怀的归宿,加深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地名与改地名”如同一股洪流汹涌澎湃地袭来,以 “大、洋、怪、重”的造势之态,极力地洗涤一个城市绵延赓续的历史文化底色。
时下,“取地名”不乏标新立异,一些地方出现了“威尼斯”、“维也纳”、“曼哈顿”等洋名,将文化休闲场所命名为“德国风情街”、“弗拉门戈广场”、“西班牙广场”、“意大利风情街”等来吸引人们眼球,这其中不免有哗众取宠的商业炒作成分,但换一个角度想,在这些商业利益的背后,借鉴并使用西洋元素的地名,是否是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何我们不能深度挖掘其中文化内涵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
“改地名”亦不乏破旧立新,如“徽州”改名为“黄山”,此地名的更换令不少人扼腕叹息,徽州作为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具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之美誉,其历史价值及对当代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黄山”作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在旅游业繁荣发展的驱动下,其创造的经济价值确实不容忽视,但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则更要注重城市历史文化基因的传承。
“徽州地名之变”让“徽文化”亘古且本真的历史意蕴流失,对于游子而言,容易产生一种“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愁绪。“取地名”不能一味地赶时髦,追时尚,求国际范儿,“改地名”则不能削弱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要尊重历史与现实并要考虑地名文化的接续性。
如果说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那么它书写着生活在这个地域里的人们所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维系着个体大量的记忆和情感因素。地名被随意取或破旧立新的做法犹如在史书上抹去了一段历史。
地名一经更改,无疑会让千里之外或远隔重洋的游子寻不到可安放乡愁的栖息之地,只能像倒带一样在脑海里一遍遍回忆故乡的面容,一遍遍回味过往时光里与故乡相伴成长的点点滴滴,以求找回曾经“天真岁月未染愁”的自我,而后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喟叹。
城市要发展要进步,这确是无可厚非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城市建设中既要珍惜那些富有文化积淀的地名,也要注重征求民众的意愿和汲取民众的智慧,让地名彰显出城市特色的同时又能体现出时代内涵,为城市的发展增加文化厚度和提升情感温度。
记得住地名,游子找得到回家的路;记得住乡愁,游子寻得到守望精神的家园。当取名与更名的喧嚣声此起彼伏,当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唯一不要改变的是地方的姓名,不要改变地名本身具有的那份深远的历史意义,就让地名记住乡愁,保存文化的血脉和精神的根。
推荐阅读
♢End♢
爱你,我们走心。
图片来源 /网络
排版 / 曾少花
校对 / 林雅情、胡佳君
小研,因你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