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手艺还有人爱吗?我们改造了一家木旋店 || 西安温度

馍馍 贞观 2020-09-19

编者按:2017年年底,我们带着一群青年设计师,为西安街头的10个小摊做了一次梦想改造,起名【文化创意温暖城市角落】计划。准确一点说,这是一次针对西安街头摊贩的外观改造小实验。


这项活动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贞观』各内容平台累计阅读量过百万。


新华社、中国经济网、陕西日报、西安市委官方网站、西安晚报、西安电视台、西部网、网易、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众多媒体报道,使活动成为一件影响全国的事件。


2018年底,在有情怀、懂文创的西咸新区文教园和能源金贸区的支持下,第二季“西安温度:文化创意温暖城市角落”已经完成,之前我们推出了第一期西工大拙玉书店的改造第二期文教园沣河湿地公园内的桥下隧道改造第三期长安区青年北街心诚肉铺改造第四期太乙路老何桂林米粉的改造


今天是第五期,位于东新街与尚德路十字的老杨模型木旋品改造项目



前段时间,潘石屹在微博上的一张做木工活的照片成为了热搜——他捧着一个自制的木碗,称之为“箪”。其实这门木匠手艺叫木旋,既不高大上,也并不神秘。如今遍布西安城的小镜糕摊点上,镜糕的蒸笼就是木旋品。而本地大部分的小镜糕蒸笼,都出自同一位木旋匠人之手——杨宝林师傅。



知道了这个故事,还没见到杨师傅,我脑海中便开始浮现出类似寿司之神那种大隐于市的老匠人形象,再加上“木旋”这类陌生的词汇,更为“老杨模型木旋品”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而当我第一次来到位于尚德路的这家木旋店门口时,见到的是一位穿着破旧围裙、五十岁出头、壮硕干练的中年男子,单手托着一大碗臊子面,一边吸溜着面条,一边与一位陕北口音的顾客在谈生意。


“你那东西我知道,不就是唢呐架子么?!你也看到了,这会我确实没工夫,做不了。哎呀你放心,我都给你做了三回了,你那东西就在我脑子里,错不了!还是那个价,你下回来取就行了!”丝毫没有我臆想出来的老匠人的清癯、木讷或拘谨。



身形厚实,双手粗大,健谈,充满自信,同时透着商人的精明。这是杨宝林师傅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得知我的来意,他热情地邀请我进店参观。这里与其说是“店”,不如说是杨师傅的加工厂。只是这个“厂”里除了木旋加工的工作空间外,再无下脚的地方。狭窄逼仄的空间内,堆满了模具、机器、加工中的半成品,以及一面墙高的原木材料,很多展示的样品实在没有地方摆放,只能用绳子悬吊在半空中。



顾客大多在店内转个身,与杨师傅略作交谈便离开——实在是没有歇脚坐谈的条件。杨师傅给我拉了一个小马扎,自己坐在一个废弃的矮柜上,一边吃着手中剩下的半碗面,一边与我谈起他这辈子与木旋手艺的不解之缘。



木旋工艺据说起源于元末明初,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由于在加工时木材被固定在旋床上围绕中心轴进行旋转,木匠手持刀具对木材进行旋削,因而得名木旋。木旋工艺属于木工里的细木作,产品也大都是如擀面杖、木勺、木碗这样的日用品。加工木旋离不开刀具和旋床,过去的旋床是人力驱动的。随着机械化的逐步普及以及老百姓对木质日用品需求的日益增长,建国之后逐渐形成机械化的车床配合手持刀具的“半自动化”工艺形式,一直被杨家延用至今。



杨家祖籍河南荥阳。解放前,因为饥荒战乱举家逃难到西安,和众多河南“移民”一样,落脚在西安城东的东新街一带。杨宝林的父亲杨逢春是一位“能人”,开过铺子,办过工厂,纺织、机械、木工等手艺样样精通。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春风吹满地,杨逢春便弄来一台二手的木工车床,就在自家临街的小屋内,鼓捣起了木旋营生。



1965年出生的杨宝林,兄弟姐妹九人中排行老八。受父母的影响,杨家兄弟姐妹从小都自食其力。杨宝林虽然是老八,中学开始就跟着工厂里的师傅学习手艺,旋品厂、翻沙厂、纺织器材厂都干过。从干苦活累活的小工,到给旋品厂的师傅备料的学徒工,“师傅让我备好料做好准备,他一晚上能做上千个小件,我就在旁边看,默默地学。看久了,在下料之前,其实我在脑子里已经把东西做出来了”。等到父亲办起了木旋店,杨宝林就在自家的店里给父亲帮忙。 





杨家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1982年,十七岁的杨宝林与父亲一起,成为了西安市最早的一批个体工商户。因为父亲精湛的手艺和在街坊中良好的口碑,杨家木旋店的生意一直不错,虽然木旋制品的利润比较薄,比如一个木制的柜门拉手可能只有几毛钱利润。不过父子俩能吃苦,生产效率高,一个月也能有几百块的收入。



就这样,小小的木旋店一开就是十几年。1991年,杨逢春因为身体原因把店交给了儿子杨宝林打理,这个家里的小儿子,正式成为了一店之主。



杨宝林时年26岁,正是摩拳擦掌想干出一份事业的年纪,可时代的改变正悄然到来。


首先变化的是日用品材质。早年间,老百姓吃饭大都使用木盘木碗木勺,很多老人的木碗会使用一辈子。但八十年代起,大量的搪瓷、瓷质、玻璃甚至不锈钢的餐饮具进入市场,这些新材质的锅碗瓢盘便宜耐用,花样时髦,木制餐饮具迅速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风俗习惯也随着商业大潮悄然改变。西安人曾有“结婚前为新人打制一套家具”的风俗,彼时,抽屉、柜门拉手成为了杨家木旋店最大的利润来源,经常一晚上就能制作好几百个拉手。但是后来,自己打家具的人越来越少,现代化家具厂的一体成型机,让所有精雕细刻的老木匠们失去了市场,没有了位置。



杨宝林也在不断地寻找着传统木旋品的市场。曾经有一家企业一次性找他订做了几千个画轴堵头,他带着一帮徒弟日夜赶工生产,最终按时按量交货。可即便是这样,这种人机配合、精雕细刻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效率上仍然无法面对数控机床的挑战。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从事旋品这一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在木旋店干了快四十年的杨宝林,从小杨变成了老杨,曾经的徒弟们也都纷纷改行,就连他的儿子也不想去店里接父亲的班。



时移世易,全西安的旋品店只剩下两三家。但老杨也有自己的看法,舀胡辣汤必须用木勺子,不然汤头会“泄”掉;绿豆糕、月饼等点心,仍然有本地小作坊坚持使用手工木模制作;水晶饼饼皮上盖的红章子,必须得是精巧的木章子;西安人嗜好面食,几乎家家都有擀面杖,老杨制作的擀面杖真材实料结实耐用,广受欢迎;还有遍布全城的小镜糕,木蒸笼成了杨宝林最热销的产品。“咱做的东西,都是手工,好多层蒸笼合在一起,严丝合缝不漏气,这个机器它做不来!”言语间,杨宝林对自己的手艺颇为自豪。



知道这家硕果仅存的旋品店的客人,往往慕名而来,让他加工一些异形的木制品。曾有一个饭馆老板,想在巨大的木质锅盖内侧“挖”出一块凹陷,跑了全城很多地方都做不了,来到老杨这里,不到半天就搞定了。“锅盖内侧凹进去,这样水蒸气就会沿着弧度流到锅盖边上,不会滴到汤里。咱懂这个呀,我上手全凭手感就给他做好了,他拿走再也不会有问题。”这样讲究的市井生活,自然需要讲究的手艺。“我说多钱你就得认多钱,全西安市都没有第二家!”他有这种自信,也是因为几十年的口碑,“在这多少年,你要是今天做的东西不好用,明天就有人来找你的事儿”。



祖籍河南的杨宝林,生活习惯已经是地道的老陕,但是话语中还时不时的夹杂着河南方言。当我问他为什么不转型开个佛珠手串这样的文玩店时,老杨放下面碗,很不屑的说了一句“那东西,说难听话,‘小(消)笨蛋,也(耶)会(回)干’!”虽然老杨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变成工艺品,一直坚持着实用路线,但是他也意识到了自己手艺的价值。可这些年来,他的小店始终还是拥挤杂乱的模样,工艺展示、产品陈列等等功能都无法实现;



店招牌呆板过时,也不利于宣传展示。「贞观」邀请了本地著名的设计团队“蜜蜂创艺中心”,对店内陈设、空间布局、整体视觉元素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改造,希望这个新锐的团队,能为数十年的木旋老店带来新的活力。



“蜜蜂创艺中心”旗下的蜜蜂设计,在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艺术衍生品设计、空间设计等领域有着多年的设计经验,但是改造这样的小店还是第一次。



设计总监高阳告诉我,“一开始和老杨沟通时,他还是不太情愿,性子也有点倔,但看到了我们最终的设计之后,他感受到了我们的诚意,接受了所有改造的想法”。



设计师们在手艺人的“巧与拙”这个主题下寻找灵感,从杨师傅糕点模具上的刀刻花纹中提取出设计元素,设计了新的字体、门头牌匾、灯箱、店内展架等。




并贴心的为老杨重新设计了名片、手提袋及工作服,最终让陈旧杂乱的木旋店焕然一新。



参与这次改造的设计总监全斌,平常也是一位手工爱好者,经常制作摆弄一些小玩意来寻找设计灵感。这次改造过程中,他对木旋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老杨的指导下,全斌回到老家找来一段核桃木柴火,带到西安由老杨开好材料。从一截木条开始,按全斌的设计思路,老杨提出制作工艺的建议,最终一把圆润朴拙的木勺被全斌一刀一刀的制作出来。 



当我再次见到老杨时,他正和媳妇一起,高兴地布置着新设计的陈列柜。



“全斌那孩子可以,我就给点了几下,人家把勺子就做出来了,搞设计的,灵的很!”



听老杨说,旋品制作的木材需要彻底晾干、脱水,有些成品又需要面汤或油来浸泡,得花时间把木头的性子泡开了才行。



看到新店里的开心老杨,我想,这一次被泡开性子的,也许不止是木头吧。 



贞观福利

我们将在留言里

抽3位对这次改造成果有兴趣的读者

与贞观小姐姐和设计师

一起去木旋店打卡

送擀面杖

📚策划执行总负责人:梁恩(贞观)

📚设计总负责人:李望观

🏠杨宝林木旋店地址:东新街与尚德路十字向南50米路东

📝蜜蜂团队成员:高阳、全斌、马瑆辰、赵龙、张志宏、武宏伟、马赛、立夏


  作者:馍馍

  贞观作者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点击图片了解投稿详情👆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