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人与赏石

案上雲煙 2020-02-17



编者按:新一期《一画》正式与大家见面,本辑【文人与赏石】专题,以石为基、与古对话。编辑团队三下江南、远渡东洋,探寻园林、拜会藏家、放眼中外,并融古今,历时七个月精心打造。

赏石与文人的天然联系决定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文人的解读和欣赏,就没有赏石艺术的存在,缺少赏石来表现清矍瘦硬、林泉高致,则无以贴切的表达文人的那份情怀。老北京称之为“寸劲儿”,是欲说还休,难以言明的一种格调。

本卷【文人与赏石】专题,以赏石为基、以历代经典名作为媒,从赏石文化的演变和审美情趣的变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梳理和解读。

时值岁冬,展卷观品,也能心头为之一清。



古代文人与赏石,余以为石不能言最可人,所以奇石很早就纳入了人们的视野。《山海经》中记录了百余处矿物奇石的产地。春秋时期孔子又将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便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更将奇石作为不离不弃的陪伴,“明月宝璐”嵌为帽饰,“昆仑玉英”佩为衣饰,玉石制为车轮,玉石精粉磨成干粮,最后竟抱石投江,真与石相随终身了。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人们寄情山林的缘由,是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不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于是“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将崇山峻岭一一纳入画境,或缩龙成寸,用同质的石头来模拟大山大水,借“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缩景来寄托江湖之思、林泉之意,开启后代赏石文化之源流。



东晋末期,诗人陶渊明归返田园以后,以耕作赏菊赋诗为乐,闲暇之时把酒东篱,身边有巨石如砥、纵横丈余,相传他每醉辄坐卧其上,觉此石有醒脑提神之功效,便郑重其事地名之为“醒石”,因此被奉为开创赏石先河的鼻祖。后世程师孟曾为诗云:“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尽写旖旎风流之态。



白居易深爱太湖石,曾作《太湖石记》,其存世诗文有多首咏太湖石的诗句。他在《草堂集》中写道:“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善山水,疲痴如此。”晚年居住洛阳,更是“阁前叠石,堂中藏石”,曾在杭州得一方“天竺石”,在苏州得五方“太湖石”,运到香炉峰北遗爱寺西,周遭遍植松竹,作垂暮安身之地。他的挚友牛僧孺,曾题诗奉和白居易的五方太湖石,曰“太湖石奇状绝伦”。牛亦深谙个中趣味,乃石痴之写照。


苏东坡玩石随性投入,并形诸文字,颇多趣事。在《前怪石供》中记述道,元丰三年,他在黄州发现江边多美石,“温润如玉,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江边游泳的小孩经常可以摸到,他便“戏以饼饵易之”,不久就“得二百九十又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随后在扬州又获得两块罕见的奇石,白色“正白可鉴”,绿色“冈峦迤逦”,质地、文理、色泽均为上乘。禁不住又题诗赞颂,诩之为“稀世之宝”。他善于把手中玩物与自然山川相结合,所思甚远。他还记录下了朋友王诜的几次夺石经历,表面上颇有微词,其实描绘出元祐友人之间充满诙谐机趣的日常交往过程。



米芾更可谓“古今第一赏石名家”,他也喜欢丑石。在安徽就任无为军知州时,米芾初入官署,见署衙庭院中立一块大石,“状奇丑”,而“憨然无邪,有君子之气”。立命仆从更衣长袍,整理帽冠,对着奇石下拜。



一些爱石的画家亦将画笔用到实处,如清代大画家石涛,与前辈画家倪瓒一样,将画法与园林构造之法融会贯通,在扬州用太湖石亲手叠成一个章法奇好的“万石园”,虽由人作,宛若天工。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亦剑走偏锋,才情过人。他深谙“厉与西施,道通为一”的辩证之理,对于米芾的赏石四则首先做了肯定,认为他已“尽石之妙”“知好之为好”。同时又指出他“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进一步发展了苏东坡和米芾等人的“丑石观”。认为石丑,“丑而雄,丑而秀”,方臻佳品,从而“一块元气结而石成”,看似凹凸不平,崎岖险怪,却是“陋劣之中有至妙也”,绝难以寻常审美观视之,如同现世之奇人。



蒲松龄曾感慨“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那青眼知己,或在纷纷扰扰的红尘之外,别有天地非人间。那里还有扶苏的草木,静穆的山水,有如奇遇一般的奇石,不离不弃,快慰人心。石不能言最可人。


《一画》丁酉卷

【文人与赏石】专辑

目录



01. 写在前面 / 范存刚

02. 冠云峰会 文人画石 / 齐浩权

03. 文人与赏石 / 胡建君

04. 石道因缘 / 郭曦蔓

05. 太湖石的审美发现 / 王书艳



06. 宋代赏石文化初探 / 张晨煦

07. 一片石亦有深处 / 司徒元杰

08. 石癖及其形成的忧虑 / 杨晓山(美)

09. 禅宗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影响 / 李晟 彭重华 秦俊

10. 中国造园堆山史迹表

11. 从日本“枯山水”看禅宗的影响 / 罗国忠 陈馨



12. 枯山水之庭 / 尚晓娟

13. 风清气正 / 孟强

14. 石话石说 / 车前子

15. 漫谈文人赏石 / 于宏林

16. 不为幽岸隐  古色涵空出 / 吴宇华

17. 谁与荒斋伴寂寥   一枝柱石上云宵 / 张训彩







摄影 / 远山影像

场地支持 / 北京798罐子茶书馆




出版/今日美术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第一版

尺寸/210mmx260mm


《一画》旨在重读经典,追溯传统。秉承学术性与专业性的态度,从中国画发展之高峰“宋元”始,一路梳理,上溯晋唐、下至明清。通过高清数字影像资料,辅以专业文字论述,向读者清晰梳理和展示中国画发展之脉络。以动态的观点解读中国当下艺术的人文精神。每期《一画》推出一个人文艺术专题,为艺术家和收藏家提供专业的信息沟通和市场引导。


本辑《一画》由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出品,今日美术馆监制,今日美术馆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公开发行。

本卷推出《文人与赏石》专题,历时七个月精心打造,编辑团队三赴江南:上海、无锡、苏州、江阴、昆山、南通、镇江……,遍访江南名石名园及赏石大家;为了拿到最好的枯山水素材,更是远渡东洋,寻访大阪、京都、奈良三地名寺古刹……


本卷以赏石为基、以历代经典名作为媒,从赏石文化的演变和审美情趣的变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梳理和解读,并力邀当代南北二十五位艺术家进行主题创作,“以石为基、与古对话”。


在本卷中,让我们一起重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一起回望历代文人赋予赏石的精神内涵,一起追忆“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的高士风雅。



写在前面

范存刚


检点历史,中国人对于石头的钟情可以追溯到远古以及神话与传说。而且始终如一,甚至愈演愈奇,它构成了文化史上一部别样的“恋物”心灵史。


石头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以降,石文化也随着山水意象的流行而日渐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世说新语》中有“漱石枕流”的典故。在此石头也随之成为一种清高拔俗品格的象征而进入士夫清流的视野。



有宋以来,随着士大夫美学思想的逐渐完备,直接促成了文人画的缘起,并影响着宋元艺术的发展进程。在此情势下,石头也开始得到文人士大夫乃至上层统治者超乎寻常的喜爱。《云林石谱》即产生于此际。苏东坡的《枯木竹石图》是早期文人画的代表作品,图中“信手写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的怪石充满自然机趣,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此外,米芾的爱石也是家喻户晓的一段佳话。


元人赏石之风日盛,纸上和盆景中的山石为各阶层所普遍青睐。《聊斋志异》中写邢云飞所藏奇石屡失屡得的故事,足见当日社会风气之一斑。



总而言之,石头在前人的心间腕底、笔下纸上是笔墨程式,也是浓缩提炼过的自然,是性灵情趣,更是眼界胸襟。


十月深秋,是草原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风吹草低,云淡天高。值此佳侯,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特举办“冠云峰会·文人画石”主题展览(将于11月25日于呼和浩特荣宝斋举办),并精心策划《文人与赏石》一书,借留园名石为发端,呼唤南北艺术家“以石论道,借古开今”,“重建自然,回到性情,表达时代”,用笔墨和想象去追寻石头的多种样态与文化精神。古人常言,石头性淡为吾友,清旷若斯,不亦快哉。



《一画》丁酉卷 · 文人与赏石专辑(部分)





















特别鸣谢

珍楠坊  馀庆堂  三元美术馆  知远琴堂  博古园  龚介桢


往期回顾

岁朝清供心若安定,万事从容。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尽显古韵之美!关于四合院,这是我见过的最详细的文章了,中国建筑……中国传统行业图谱,有些已经失传!雅,中国人的美学!一生之乐,唯有清居中式书房,尽显东方古韵!清供,一石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山石静观,花草闲赏。愿有一屋,不被打扰,幸福终老书房,心灵的天堂无菖蒲,不文人!这种美,只有中国人最懂筑园,见心极简,最高级的审美!能不忆江南?太湖石的风骨,中国人最懂!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