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瘦皱漏透看传统赏石

案上雲煙 2020-02-17


中国古代“瘦、皱、漏、透”的赏石理念和审美标准,它的审美客体是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和昆石。
它们因安置地位的不同,又分为二个大类,即置放于园林之中的“立石”与置放于书斋案几之上的“供石”。同样置放于园林之中,“立石”与“叠石”有所不同,前者是天然的独立体;后者是人工堆砌的“假山”。同样置放于室内,“供石”与“摆石”也有所不同,前者体量较小,放在案几之上便于把玩;后者体量较大,往往连座落地摆放,兼有装饰、点缀的作用。因此,我们现在讨论的主要是立石和供石,为了论述的方便,下面我们将它们并称为传统赏石。

宋代的米芾是赏石史上值得大书而特书的一个人物。米芾是宋代著名的诗文家、书画家、鉴赏家和赏石家,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独特的审美眼光。《宋史·本传》载:米芾“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可见他是玩世不恭的,思想深处是道家的“抱朴守真”和“大美无华”,玩世不恭正是他真性情的流露。为此他被罢了官,但是他并不后悔,事后还自绘“拜石图”而自鸣得意,从此“米芾拜石”成为一段佳话而流传至今。其实他还有一个得砚山而抱卧三日的故事,可谓癖石极深,惟其爱之深、思之切,终于成为中国赏石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以“瘦、皱、漏、透”高度概括了传统赏石的理念和审美标准,显示了传统赏石成熟期的到来。传统赏石在这个时期里又发展到了室内“供石”,与原有的室外“立石”共存,后来供石更成了传统赏石的主流,完全走上了个体观赏的道路。明、清时代的延续期,传统赏石已成涓涓细流,没有什么可以叙述的了。

“瘦、皱、漏、透”作为传统赏石理念,它是审美主体通过体验、想象得到的对于意象的描述。“瘦、皱、漏、透”作为赏石标准,是对于审美客体的自然表现形式所作的程式化规定。

我们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对瘦、皱、漏、透加以评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对它们作整体的、相互关联的考察,我们可以知道,“瘦”是平视的立体形状,“皱”是传统赏石的表面形状,而“漏”、“透”则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形状。它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相互组合,形成一个变化无穷、结构精妙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犹如传统玩具中的“万花筒”,它可以演化出奇异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色彩。因此供石重把玩,把玩才能转动,转动才能得到最佳的、充分的审美效果。



传统赏石交流学习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其次是对它们作分别研究,我们从中可以知道,观赏石的“皱”是表面有凹凸变化的褶皱,它是由地壳运动和风化剥蚀形成的,是岁月的留痕,因此给人以厚重的沧桑感。中国古代文人欣赏奇石,往往就是欣赏自己,他们面对“皱”,不免想到历史变迁、人生易老、仕途艰险、宦海浮沉,像苏东坡那样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叹。现在留存在杭州的著名古石“皱云峰”是“皱”的典型,它叠皱如山,起伏变化,而且透洞漏穴密布、扭曲走势生动,给人以气象万千的愉悦。  
 “瘦”是指石体修长,中间有束腰,它是由人体形象引申而来的。从审美时尚来看,唐代重丰满、肥美,宋代以来重清秀、瘦美,因此清瘦可以说是古代文人的象征。宋徽宗赵佶善书法、绘画,也爱奇石,为了搞皇家园林推行“花石纲”,以至民不聊生,演出了一场“水泊梁山”的故事。他的书法瘦细而劲挺,自成一格,名之曰“瘦金体”,因而“瘦”的含义由此可见。现在留存在苏州留园的著名古石“冠云峰”是“瘦”的典型,它修长挺拔而中间有束腰变化,线条流畅而有力,给人一种高矗入云的壮美感受。
“漏”、“透”是指石体中出现的前后、上下贯穿的洞穴,它们在是地质运动中形成的,大小不等、方向各异,产生匪夷所思的奇妙结构,即使现代高科技的仿真技术也难以伪造。洞穴基本上是圆的,而中国古代的审美情趣,对“圆”的喜爱和崇奉具有鲜明的特点:“太极图”是由黑白二色构成的圆形;历代诗、词、画对日、月的描写占有很大比重;圆满、圆通、圆转、圆融之类的词句常被使用。“漏”具有幽深感和神秘感;“透”又具有通明感和空灵感。现在留存在上海的著名古石“玉玲珑”,是关于“漏”、“透”的典型,它前后、上下密布的数百个洞穴连贯相通,底部点火生烟,可以升腾到顶部,冉冉摇曳,使人产生一种平步青云飘飘欲仙的感觉。


最后,推荐您读一套书:

往期回顾

故宫,美到心醉最美市井里,藏着中国人真正的生活!最中国的雪,在江南。闲赏静观,岁月刚好!愿你有小院,有菜园新的一年 ,美好如约而至。审 美 的 重 要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中式园林,中国人的造梦艺术市隐的茶室青瓦 · 中式之美这100张照片,就是去故宫的全部理由中国最美104座名山,美不胜收!文人与赏石寻一方庭院,慰半生辛劳心若安定,万事从容。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尽显古韵之美!关于四合院,这是我见过的最详细的文章了,中国建筑……中国传统行业图谱,有些已经失传!雅,中国人的美学!一生之乐,唯有清居清供,一石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山石静观,花草闲赏。愿有一屋,不被打扰,幸福终老书房,心灵的天堂这种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