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多重草稿谱写有趣人生

kidult00 设计极客 00 2022-11-03

我是一个设计师。不过我的朋友开玩笑说,我的正业,其实是不务正业。真是亲生的好友啊,我好像一直都是个在边缘游走的非主流。

在刚毕业时,我特别怕听到一个问题: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直到今天,它还是让我很头疼。其实我内心的回答应该是:

职业真的可以被规划出来吗?

我一直对「规划」两个字充满了敬畏。我大学时所在的学院,叫做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中,有太多太多的难题。做过规划的学生大概都真切体验过,由自己写出来的规划文本,如何被遗弃在角落封尘——那是大多数规划文本的归宿。

难道,人生的规划会比较简单吗?

规划是需要的,但是真实的人生轨迹,更多是在变化中不断迭代出来的。

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两个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隐喻:草稿和图层。它们如何影响我看待问题的视角,以及可以如何利用它们重新理解一些人生难题。(虽然有时候也会被带到沟里去……)


草稿和图层

在设计和地理世界中,图层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东西。

在地图中,地理数据是通过地形等高线、水域、道路、建筑等等一层一层叠加出来的。比如,在地图中打开路况图层,可以看到实时交通状况:

在设计时,设计师通过不断叠加、修改、融合不同的图层,得到最终的设计方案。有些图层显示文字,有些图层是填充的形状,有的图层可能只有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淡淡阴影。

未完成、或者还不能作为最终效果显示的图层,都是草稿。对我来说,草稿既是一种设计工具,是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隐喻。

而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看做由多份草稿书写叠加而成,而不是线性规划得到的。

在现实的设计过程中,图层的叠加,并不是完成一个再开始下一个,而是交替修改不同图层,反复叠加、试验输出效果。也就是说,每一阶段的人生,是有意识地重新聚焦、修整融合、改变叙述方式得来的

00 摄于 2018 Basel Hong Kong

重点不在精巧的规划,而在于反复的优化迭代。

所以,我把这个公众号起名为 HackYourself,包含「不断拆解和迭代自己」的意思。

可叠加的学习

对学习这个系统工程来说,多重草稿的结构依然适用。

之前我分享过一些个人的学习方法。我把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 懵懂暴力

  • 效率和输出

  • 累进式叠加

在读大学时,资源很丰富,但是学习方法却很匮乏,一直到工作以后,我用的都是非常懵懂而暴力的方法。比如,去找市面上最受欢迎的书来看,也囤了很多电子书,看书时囫囵吞枣,画画线就当做笔记了。

后来运气好,接触了一些开启心智的书和前辈,通过工作也接触到认知心理学,开始反思学习这件事情,变得重视效率和结果。具体来说,就是努力地突破几个低效的观念,培养新的习惯:

这样尝试了几年,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是真正的改变还是不多。于是慢慢进入第三阶段。

在「学习」这件事上面经历的挫折越来越多,不得不承认,有很多道理以为自己懂得的,其实根本还是一知半解。如果愿意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对新知多一些敬畏,就会发现那些真正重要、优美的知识,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冲刷和消化,才能在反复的学习行动和练习草稿中,一点一点掌握。

我们太容易高估大脑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在学习新知识时,完全不熟悉的概念和事物,需要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这时容易产生认知负荷,就更可能放松警惕,把「看过」当成了「理解」。

举个例子。

这里有一个名词:

隐马尔科夫链

作为第一次接触、想要理解它的人,在认知层面会发生什么呢?我尝试夸张并且形象一点来描述这个过程。

看到这个比较长的名词,认知负荷马上发生了。不要说理解了,就连正确地分词、完整地念出来都很困难:

一头雾水的时候又容易发散联想:

ok,如果能够顺利地把思绪收回来,开始认真阅读

马尔可夫链状态空间中经过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换的随机过程。该过程要求具备“无记忆”的性质:下一状态的概率分布只能由当前状态决定,在时间序列中它前面的事件均与之无关。

嗯,它是一位叫马尔科夫的俄国数学家发明的一种算法 blahblahblah……到这里我们又看不下去了,因为认知负荷再次产生:

很可能这次信息输入就中断了,因为也不是什么要紧的问题……

然后,过了两个月,我们不知道在哪里又一次碰到了这个词。

一回生二回熟,这下我们可以顺利识别并且读出来,现在有了更多的认知资源,可以处理其他还没有掌握的信息。马尔可夫模型把信息看成一系列状态的序列,下一状态的概率分布,由前面 N 个状态决定。至于它的应用,blahblahblah……

认知负荷又产生了。学习过程再次中断。

三天后,因为要解决某个问题,我们第三次遇到隐马尔科夫链。这时候我们再也不是手无寸铁的小白了,对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可以来进一步理解加上「隐」字的马尔科夫链,和马尔科夫链本链有什么区别。

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是统计模型,它用来描述一个含有隐含未知参数的马尔可夫过程。其难点是从可观察的参数中确定该过程的隐含参数,然后利用这些参数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正常的马尔可夫模型中,状态对于观察者来说是直接可见的。这样状态的转换概率便是全部的参数。而在马尔可夫模型中,状态并不是直接可见的,但受状态影响的某些变量则是可见的。每一个状态在可能输出的符号上都有一概率分布。因此输出符号的序列能够透露出状态序列的一些信息。

以上,可能才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情境下的学习过程。认知负荷增加——释放认知负荷——认知负荷增加,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识别、处理、表征、整合知识到已有的体系当中,学习和改变才真正发生

所以吧,慢点学,比较快。

  • 输入需要多层叠加。

    已经理解的单元释放认知资源,去处理仍待理解的信息。对于新知,刷一遍肯定不够。图层覆盖越多,图像的完整度越高。比较高效的方法,是在输入之前有意识地拆分每一遍输入要重点处理哪些信息。比如,第一遍重点看知识结构,第二遍重点看重要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三遍重点看论据如何支持论点……对一本好书,一遍根本不足以吸收精华,因为在阅读时要同时处理核心观点的提炼、论述的逻辑和方法、名言金句、写作技巧、案例故事等。

  • 练习需要多层叠加。

    习得技能就像搭积木,今天在实践中更多注意到形状的搭配,明天在练习时对颜色处理更敏感些,后天集中精力让版式中的比例更协调……

  • 输出需要多层叠加。

    输出是强制的学习闭环。如果以输入为起点,学习可能会一直停留在输入。相反,如果以输出为起点,一开始就冲着目标去,这样输出会反向要求知识提取 → 反向要求知识表征和存储 → 反向要求知识输入。多次输出才能形成多次闭环,形成闭环的学习才能带来积累。

  • 测验需要多层叠加。

    自信是好东西,但如果是盲目的自信,在测验面前则不堪一击。在看书或学习抽象知识时体会不深,但是一旦到了工程性质的学习,比如学习编程,就深有体会。在实践面前真是无处可逃,你再也不能欺骗自己已经学会了,因为写出来的程序就是跑不通,就是有 bug,说明还有知识盲点。学习要接受多重验证,考试其实是效率很高的学习方法。

可累积的渐进叠加,才是真正的 building block。

在一点一点叠加的时候,有一些能力非常重要:

  1. 元认知,识别并分离已经掌握和未掌握的

  2. 拆解然后聚焦,narrow down 到未掌握的小块,拆解消化练习

  3. 找到持续的动力,可能是乐趣,可能是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耐得住多次重复的枯燥过程,直到没有陌生的东西

其实我们要搭建的,是一套「自动驾驶」系统:包含位移系统,动力系统,监控系统。

  • 监控系统:相当于元认知,知道现在身处何方,哪些是已经走过的路,哪些是需要走的路

  • 位移系统:相当于从 A → B 的学习策略,用微分的视角来看,就是不停拆解为一小段距离,聚焦完成这一段路程

  • 动力系统:相当于动机,为什么可以持续地学习和探索

在以前的学习中,光是位移系统就够我们瞎忙乎了,都没有剩余的资源去好好打造动力系统和监控系统。

而这些系统的完备程度、复杂程度、自组织程度,决定了新手和专家的区别:万眼一年和 一眼万年。万眼一年是指看、听、学习、练习上万次,需要一年甚至更多,这是新手们的挑战。而已经存储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组块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前世今生。

谁不想成为专家呢?但是每一个专家,包括天才,也都是层层叠加可积累的刻意训练,才能做到一眼万年。

可叠加的人生叙事

在大自然中,层次丰富的岩层,纵横万千的沟壑,都是历经数千甚至亿万年的叠加而成。

人生也是如此。

人生不是画作,因为还未完成(传记才是画作)。人生甚至不是一张画布,而是无数并行的图层。

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提出了一个关于意识的思想试验的设想:大脑和意识并不存在一个像舞台一样的中枢,进入这个舞台中心的才是发生了的意识事件。意识自我被解读为「叙事的重心」。

我们实际经验得到的,是经过了一道又一道诠释过程的产物。大量的内容在大脑中处于并行的比较、修改等处理状态。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的意识处理一直在发生,这些内容流更像一组一组的叙事,像多重草稿,其中特定的一组意识草稿会脱颖而出、浮现出来,成为我们意识到的叙事。可以说,意义是多重草稿叠加出来的,是「意识流」的某个部分的单独版本。

我们进行自卫、自控和自我界定的基本策略,不是结网,不是筑坝,而是讲故事,更具体地说,是编造和控制我们向他人以及向自己讲述我们是谁的故事。我们的故事是编造出来的,但主要不是我们在编造它们;是它们在编造我们。人类的意识,以及我们的叙事的自我状态,是它们的产物,而不是它们的来源。

——Dannett,意识的解释

「三生有幸」的作者李晓煦老师总结到:

意识内容叙事重心从空间上反推意识自我的位置。

对待纷繁复杂的人生,不妨试着也用这样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一番。如果我们将人生看做是多重草稿的多个带有时间戳的快照,会带来哪些改变?

采用剧场隐喻,特征是:中心,权威,排他。在这种价值取向之下,会强调效率和成功,会急切想丢掉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更多从外界寻找人生模板。

而如果采用草稿隐喻:


再次回到「自动驾驶」的模型,我们来看看可以怎样谱写出一个 xx (有趣/成功/充实/whatever)的人生:

  • 主题(动力):由意义和价值驱动。愿景太大,目标太具象,而主题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激发创作草稿的欲望

  • 行动(位移):由实践和迭代实现变化。以 masterpiece 为目标的人生,大都被困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所产生的痛苦之中;而 draft-based 的行动心态,可以让我们更正念地进入行动-反馈-行动的正向循环

  • 叙事(监控/导航):不断地选择、修改、凝练出行动的结果和意义,来呼应人生的主题,或者回答那些人生大哉问

以前,我会倾向于追求最优目标,最优行动,以为这样会得到最佳的意义或者说自我认同。

但是现在觉得,不如给行动以最大的空间。How?选择一个适中的主题,而不是一个宏大叙事的愿景,也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目标,而是一个值得探究数十年的主题,比如人如何运用机器和算法进行创作。然后围绕这个主题,产生大量的行动,在行动中找到出路、答案,以及特别重要的——奖赏,也就是持续的动力。

我觉得到了这个层面才能回答职业规划的问题。职业不是规划出来的,人生主题是在行动中涌现出来的,人的成长必需靠行动-反馈的迭代才得以实现。

一句话总结:



人生是持续地谱写、提炼、修缮草稿的过程,这种创造因自我满足而不断持续。





而这些草稿终究会指向终极问题: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想,竟然存在这样一个物种,可以在无意义的浩瀚宇宙当中,在一复一日的与虚无的斗争中,选择为自己赋予什么样的意义。

这难道不就是最值得深思和珍惜的意义吗?


END


HackYourself 创造者系列

创造性迷思之一:创造性是瞬间的顿悟吗?
创造性迷思之二:创造性是从无意识中神秘出现的
创造性迷思之三:拒绝惯例更可能产生创造性吗?
创造性迷思之四:相比专家,门外汉更有创造性?
创造性迷思之五:独自一人的时候更有创造性?

👓 👓 👓

Hack Yourself - 我是自黑党

GEB —— 一次关于有序与无序的探寻之旅
兴趣多动症的自救指南 | 00 的 TEDx 演讲全文

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你可能就不会那么迷茫了
拖延这件小事,讨论一次就够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