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日课 Vol.004 - 好设计的关系框架和时空框架

kidult00 设计极客 00 2022-11-03

继续上一期设计日课的话题。

上一期文章发出来以后,收到了 Oliver Ding 老师发来的讨论。丁老师用多语言融合的方法来构建符号化表达,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图示: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视角代表着客观取向、主观取向与交互取向。

基于这个框架,丁老师从「设计三味」出发,回应我的问题「这是好设计吗?」,提出有三种视角的「好」的思考脉络:

- 客观视角:规范、影响、评价
- 主观视角:体验、感受、情绪
- 互动生态视角:可供性

这个思考脉络给我很大启发,特别感谢丁老师。

设计评价的「关系」框架

上一期的讨论把问题拆开来,不免显得复杂:


丁老师的框架给出了收敛的评价维度。

评判设计优劣最常见的几种方式,包括个人偏好、设计规范、功能属性等,可以归入到「我视角」、「你视角」、「他视角」中,提出相应的评价要点:


有了这个关系框架,我们就容易从完全主观的「喜欢」、「丑」、「美」、「好」更进一步,拓展到他人的视角、群体的视角,看到一个设计的影响。

设计评价的「时空」框架

类似的,从设计对人的影响时间尺度来看,我们也可以划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

 

既然有时间尺度,当然还可以以空间为尺度:



把时空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评价维度:



时空框架告诉我们,人是希望不朽的,设计也是 😂 

(这样看来,建筑设计师、游戏设计师们可能分别在时间、空间维度(而不是反过来)能收获更多的好评和成就感,而信息相关的设计可能将沿着这条轨道演进:字体设计 → 平面/装帧设计 → 可视化/交互设计 → 影视和游戏设计 →虚拟现实设计 → 脑机接口设计……😳)


本质上,设计也是一种模因(Meme)吧。



设计日课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