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晋斌:可能先是区域而非全球重新开放是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挑战

王晋斌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1-07-22


作者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字数:3528字

阅读时间:6分钟


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修复被疫情冲击的经济,各个经济体采取了对冲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不同经济体在应对疫情和修复经济的政策力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将导致各个经济体疫情防控和经济修复的显著差异,全球性重新开放的时间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更有可能的是,先出现区域性的重新开放,而不是全球性的重新开放,这将使得世界经济在修复的过程中会不停的出现局部性风险。


依据IMF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球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修复经济的资金数量达到了7.833万亿美元。G20中的10个发达经济体占77.07%,G20中的10个新兴经济体占13.29%,G20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修复经济的资金占据了全球的90.36%。26个其他发达经济体投入资金占比为5.85%,82个其他新兴经济体投入资金占据了3.36%,59个低收入发展中经济体投入资金占0.45%。可见,全球用于抗击新冠疫情和修复经济的资金投入占比严重不平衡(图1)。


图1、全球不同经济体应对新冠肺炎冲击和修复经济的投入资金占比(%)

数据来源:IMF,Fiscal Monitor Database of Country Fiscal Mea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January 2021.


从G20的10个发达经济体来看,总共花费了6.037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花费了3.503万亿美元,占比为58.03%;从G20的10个新兴经济体来看,总共花费了1.04万亿美元,占发达经济体的17.23%。其中,中国投入了0.711万亿美元,在G20的10个新兴经济体总投入中的占比高达68.3%。在G20的所有经济体中,美国、日本和中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修复经济投入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达到了3.503万亿美元、0.782万亿美元和0.711万亿美元。英国和德国排在第四和第五位,分别为0.441万亿美元和0.418万亿美元。


按照IMF的分类来看,全球投入与疫情防控健康有关的支出占总投入的13.2%,数量为1.034万亿美元,86.8%的投入是非健康领域,主要是用于经济修复,包括失业救济等与就业相关的领域。可见,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冲击。在健康与非健康领域的投入来看,由于疫情初始防控措施的差异和效果的差异,美国是投入最多的,达到了0.484万亿美元,英国也到了0.14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疫情防控在健康部门花费最多的两个国家。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数多的部分新兴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修复上的投入不足。依据霍普金斯大学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3月31日上午10时26分,巴西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超过1265万人,处于全球第二位;印度超过1209万人,处于全球第三位;俄罗斯超过448万人,处于全球第5位;土耳其超过327万人,处于全球第9位;阿根廷超过233万人,处于全球第12位;墨西哥超过222万人,处于全球第14位;南非超过154万人,处于全球第17位;印度尼西亚超过150万人,处于全球第20位。除了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外,在G20的10个新兴经济体中沙特阿拉伯的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不足40万人。因此,G20中80%的新兴经济体都出现了百万级以上的、大规模的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数。


从这些新兴经济体抗击疫情修复经济的投入来看,并不乐观。除了中国以外,图2给出了G20中其他9个新兴经济体的资金投入数量,总计投入了0.33万亿美元。这一数量只占发达经济体的5.47%,占美国的9.42%,但这9个新兴经济体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已经超过4000万人,比美国的感染人数多出大约1000万人。


图2、G20 中新兴经济体的资金投入(除中国外,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IMF,Fiscal Monitor Database of Country Fiscal Mea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January 2021.


进一步从直接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健康部门的资金来看,上述9个新兴经济体总计投入了550亿美元,只占总投入的16.57%。美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健康部门投入的资金为4840亿美元,占总投入的13.81%。尽管上述9个新兴经济体在健康部门投入占比高于美国,但绝对数量存在巨大的差距。在新冠感染人数超过美国约1000万的情况下,在健康部门投入的资金数量只有美国的11.36%。因此,全球疫情防控未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点在这些新兴经济体。


目前部分新兴经济体已经出现了两难:通胀压力与经济修复不足。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由于实际通胀率超过了目标通胀率,在近期开始加息,也减缓资本外流的风险。但土耳其的里拉在近期还是出现了动荡,外汇市场面临的潜在风险不小。另一方面,由于上述经济体疫情依然比较严重,出现了大规模的新冠感染人数,但在用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投入上存在不足。


图3、G20 中新兴经济体在健康部门的资金投入(除中国外,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IMF,Fiscal Monitor Database of Country Fiscal Mea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January 2021.


图3给出了除中国以外G20中的9个新兴经济体在健康部门的投入,可以看出投入最多的巴西为170亿美元,巴西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数超过了1265万人。按照IMF提供的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健康部门投入和目前的感染人数之比来看,人均健康部门投入只有美国的大约8.4%,不足10%。图3中投入最少的阿根廷和南非只有10亿美元,但这两个经济体新冠肺炎感染人分别数超过233万人和154万人,人均健康部门投入分别只有美国的大约2.7%和4.1%。可见,在抗击新冠肺炎健康部门的人均投入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上述经济体基本都存在外部债务压力,尤其阿根廷债务已经多次违约。在此轮全球低利率的环境下,这些新兴经济体借入的美元和欧元外债数量在增长。依据BIS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第3季度,流入新兴经济体非银行部门的信贷达到了3.983万亿美元,在2020年第3季度流入新兴经济体非银行部门的信贷增长率达到6.1%(年率),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外部债务风险并不低。


因此,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战略性成果,除了中国以外,G20中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在抗击疫情健康部门投入差异巨大,这可能将导致新兴经济体疫情持续的规模和时间要长于发达经济体,未来全球重新开放可能难以出现全面的同时开放,更可能是区域性的局部开放。而部分新兴经济体在疫情冲击下,或由于生产体系不完备、生产供给不足,或由于供应链问题等原因导致了通胀压力,被迫加息,但经济修复又不足。同时,在疫情防控巨大的压力下,局部性的开放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修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又会进一步恶化这些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和贸易中所处的环境,导致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会出现大分化。应对这种可能的大分化是部分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面临的迫切挑战。




延伸阅读

刘元春: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绘就“十四五”新篇章


闫衍:“声誉机制”推动评级行业回归本源


聚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助力需求侧改革”,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发布


赖德胜:解决就业问题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


王晋斌:美国激进的宏观政策是想“独享”全球通胀形成的好处吗?


CMF季度论坛(2021年第一季度)启幕,多位知名经济学家齐聚,直播通道来了!


范志勇:警惕全球通货膨胀削弱经济复苏潜力


刘元春: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需要体系化政策


王晋斌:加息是否意味着部分新兴经济体两难问题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发布专题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余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