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振华:大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独立第三方服务的关键作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诚信 Author 中国诚信


毛振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本文刊发于4月9日中诚信微信公众号。



本文字数:2539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已经广有共识,其迅猛的加速发展也有目共睹,但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仍存在明显短板。根据我国《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大健康产业范围包括13大类、58个中类、92个小类,形成覆盖一、二、三类产业同时又将众多产业交叉融合、相互渗透、广泛汇集而成的综合性的产业集群。但从目前各地政策支持力度、产业规划布局和市场资金流向来看,方方面面资源主要集中于以医疗、医药、医保为主的一、二类产业,市场相对较为单一,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第三类产业领域还有较大市场空白。传统产业发展历程证明了第三类产业的重要价值和巨大空间,因此,以服务为核心的第三类产业将同样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劲助力。



在大健康的第三类产业中,独立第三方服务将发挥重要作用。从一般经济学意义和规律看,第三方服务是产业价值链不断细分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市场结构不断优化的结果,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契约性和增值性特点和优势。从社会政治视野看,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必然要求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要求独立第三方服务的兴起,去承接政府“放管服”改革释放的空间。从大健康产业的实际看,存在多维双主体,例如,监管机构与被监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与患者、医保投保人与承保商、产业融资者与投资者等,与此相对应,也必然存在一个多维第三方服务领域和主体,可以说在大健康领域第三方服务不仅重要,而且市场宽广。


以信用为核心的独立评价服务将是关键之一。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核心支柱之一,国家在全面、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办”分离是现代行政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监管也越来越以信用管理为基础;二是大健康产业关系国计民生且具有一定特殊性,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分析,亟需建立信用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患者)的权益,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三是不可否认,目前在大健康领域确实存在不少骗保诈保、不合理收费、过度医疗、弄虚作假等失信行为和乱象,迫切需要加强信用管理予以规范、遏制和打击。此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独立第三方信用评价有利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规范性,提供市场分辨和选择依据,提升产业发展的水平和专业性,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和效率。



基于上述的判断和认识,以及中诚信近30年的品牌和业务优势,中诚信希望如同做“资本市场守门人”一样,力争成为“大健康产业的守门人”,特别是“大健康产业独立第三方评价服务的引领者”。因此,从2018年开始组建专业的团队,积极参与和探索大健康领域内的相关工作:2018年作为唯一第三方机构参与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局、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的医疗卫生领域诚信缺失专项治理工作,完成对全国7947所社会办医疗机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2019年5月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医保局“两试点一示范”工作,承建的湖北孝感、山东东营和广西南宁3个城市的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项目均在国家医保局试点中期评估获得优秀;2019年12月,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成为第一家获准开展“卫生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认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认证标准的第三方商业认证机构,自主研发了《综合医院服务认证标准》、《医疗机构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等五套标准体系,对15家大型医疗机构和13家体检门诊进行了服务认定或信用评价;发起成立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健康信用分会和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信用专业委员会。2020年与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共同主办“服务认证助力医院能力提升和基金监管”线上会议。同时,也积极参与历届武汉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协办“医疗健康大数据论坛”,与武汉市政府、武汉大学、中信科集团共建了“武汉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


总之,大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独立第三方服务发挥关键作用。未来,中诚信将以“让健康更普惠、更优质、更诚信”为目标,以“客观、中立、公正”为宗旨,以数据为基础,以信用为核心,以评价为载体,以科技创新和为客户赋能为动力,力争做专业型、枢纽型、平台型的大健康独立第三方服务的优秀供应商和引领者。




延伸阅读

刘元春副校长在首期CMF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思想研讨会上的致辞


王晋斌:美联储为什么会允许通胀出现阶段性的超调?


秦虹:以城市更新重塑产业结构


刘元春:全球收入不平等的7大典型事实与5大新问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杨瑞龙:讨论货币政策理论要更多关注微观基础


王晋斌:近期的“爆仓”现象可能难挡美国股市泡沫的扩大


郑新业:“碳中和”需要高水平的配套政策


王孝松:中国应以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赢得经贸规则话语权


王晋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张斌:积极使用货币政策,减少财政刺激依赖


招聘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秘书处行政助理


首期CMF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思想报告发布!深度聚焦“后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理论的新进展”


伍戈:货币政策进入“无人区”,需谨慎适度使用


张明:仍需对货币政策范式转换持谨慎态度


王晋斌:欧元之父走了,他还在影响着19个国家的“钱袋子”


于泽:构建确权增值的新型城乡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发布专题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