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凯:“十四五+后疫情”就业形势相对乐观,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超5500万人
孙文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本文刊发于9月7日央广网。
本文字数:1276字
阅读时间:3分钟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敲定了新一轮促就业任务书。《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努力实现更大规模,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城乡、区域就业机会差距逐步缩小,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据人社部出炉的2021年上半年就业“成绩单”显示,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698万人,全年目标完成超六成。此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央广网:据人社部出炉的2021年上半年就业“成绩单”显示,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698万人,全年目标完成超六成,其原因是什么?
孙文凯:我们国家定的就业指标还是比较保守的,几乎每年都能完成。去年疫情严重,任务也是完成的。今年国内经济逐渐在复苏,上半年完成超过六成也不意外。这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每年我国新增企业数量能够保持,二是灵活就业的新型就业形态发挥了重要作用。
央广网:今年1100万的新增就业目标能否如期完成?近来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加上极端灾害天气多发等,是否会给下半年完成就业目标带来挑战?
孙文凯: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同方面表现有差异,餐饮等行业确实受到影响,但是对于新型就业形态的影响比较小。极端天气几乎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为是短期的,后续能够快速恢复,所以从全年来看是不大影响就业形态的。
央广网:《规划》提出要显著增强风险应对能力,这对于提升就业有何意义?
孙文凯:其实这是一个老话题,这里的风险应对其实是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风险应对。今年《规划》有两大要点,一是“扩容”,二是“提质”。“提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流动人口、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等新型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一方面是加强企业对他们的保障,另一方面是增加政府的兜底保障,比如在失业保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政府失业保险的兜底保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这也是此次《规划》在“提质”方面作出的一个非常根本的要求。
央广网:目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要实现《规划》中提出的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需要采取哪些举措?
孙文凯: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指,一方面“就业难”,求职者较难找到与自己诉求相匹配的岗位,一方面“招工难”,员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这主要因为两个方面,一是工作观念的改变。特别是“80后”“90后”工作不只是为了谋生而去工作,更多的是实现抱负和理想,不合心意就不会去将就。二是数字技术的变革和使用,引发结构性失业。
为了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规划》作出了比较全面细致的一些安排,比如现在市场上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中低技能及年纪大的人员就业难,《规划》就提出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人才培养就业导向,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改善劳动力要素质量。同时,《规划》注重政策协同,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鼓励新行业多渠道灵活就业。
央广网:《规划》提出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这对于促进就业作用几何?
孙文凯:政府数字化建设,制造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这是一个趋势。新就业形态现在很大程度上呈现数字就业形态,线上就业。推动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高质量就业,是以经济带动就业的很好模式。
央广网: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还很严峻,预计疫情对于未来五年的就业形势是否会产生影响?
孙文凯:预测是很困难的。但是从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应对措施、应对效果来看,我个人是抱着相对乐观的心态的。到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乃至更大规模,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我个人认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延伸阅读
刘元春:核心是要稳定市场预期,使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保持一种相对高昂的态度,不能中途泄气
【预告】刘元春 迟福林 史育龙 杨开忠 毛振华 刘凤良 刘晓光联合解析:双循环视角下的南北差距扩大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发布专题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余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