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晋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全球第一的积极影响

王晋斌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2-12-17


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转载自10月25日中国财经报。



本文字数:4010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提到“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今年5月末超3.1万亿美元,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


外汇储备的累积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制造业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和价值链体系形成全球竞争力的结果,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表现。充足的外汇储备在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系上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


制造业贸易顺差推动外汇储备持续积累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经历了两个明确的阶段:2012年之前注重外汇储备的积累,2012年至今则注重外汇储备动态平衡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造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只能依靠初级产品的出口来获取外汇,同时进口资本品来帮助国内企业促进技术进步。1980—199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金额为973.3亿美元。在FDI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下,国内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边干边学,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得我国工业制成品逐步有能力大规模参与出口贸易。


1994年之前,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出口为顺差。从1995年开始,我国逐步形成制造业对外贸易顺差、初级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的格局。2006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占出口的比例达到94.5%,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出口模式,制造业贸易顺差成为我国快速累积外汇储备的基础。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接近1.1万亿美元;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接近2.4万亿美元;2011年,突破3万亿美元,接近3.2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动态平衡管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012年以来的十年间,我国外汇储备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的规模。这十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依靠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经常账户长期保持顺差,而资本和金融账户在双向开放中基本保持了动态平衡,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维持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例保持在2%的条件下,稳定的外汇储备意味着中国已经度过了注重外汇储备累积的阶段,进入了外汇储备动态平衡管理的新阶段。


外汇储备动态平衡管理是新时代的产物,服务制造强国战略需求,服务“双向开放”战略需求。外汇储备动态平衡管理新阶段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做大做强制造业是实现贸易顺差的基础。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工业制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为90.1%,2012年这一比例首次超过95%,接近95.1%;2012—2021年的十年间,我国工业制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保持在95.1%,占比非常稳定,但出口额十年间增长了65.4%,由2012年的1.95万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22万亿美元。


其二,出口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一般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分别为51.4%和37.7%,一般贸易出口额是加工贸易出口额的近1.4倍。而2021年一般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分别为60.9%和24.6%,一般贸易出口额是加工贸易出口额的近2.5倍。一般贸易方式的出口占比显著上升,表明我国出口更加依赖国内产业链的形成,出口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


其三,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内企业逐步成为出口的主力军。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约一半(49.9%),2021年这一比例下降至34.3%,约占我国总出口的1/3。


其四,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加快双向开放的新阶段,“引进来”和“走出去”保持了平衡。2012—2021年的十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约1.33万亿美元,与1983—2011年的近三十年间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35万亿美元基本相当。2012—2021年十年间,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DI)累计金额超过1.13万亿美元。而2003年,我国非金融类企业ODI只有20.87亿美元,2003—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企业ODI累计数额也只有2505亿美元。由此可见,2012年以来,我国更加注重双向开放的平衡发展。


其五,金融开放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十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平稳,跨境直接投资实现基本可兑换。以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抓手,我国积极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形成了证券投资项下“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跨境投资机制安排,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定有力。截至今年8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合计约10万亿元,外资正在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投资者。



切实发挥“稳定器”“助推器”作用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占全球外汇储备的1/4,国际投资稳健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际投资净头寸1.68万亿美元,今年二季度末我国国际投资净头寸上升至2.08万亿美元。在外汇储备动态平衡管理的新阶段,我国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切实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提高外部融资能力和抗击外部风险冲击的作用,切实发挥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的“稳定器”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的作用。


首先,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过去十年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的十年。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这是汇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基准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其间,尽管遭遇美联储在次贷危机之后的紧缩周期,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从2014年底的3.83万亿美元下降到2017年的3.14万亿美元,但在防止人民币汇率过度波动方面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过去十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呈现出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的特征。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6.1—7.3之间双向波动,人民币是全球大经济体中币值最稳健的货币之一,经受住了美联储2015年和今年3月以来两次紧缩周期的考验,抵御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也经受住了2020年以来世纪疫情的冲击。即使是在今年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元指数上涨约18%的背景下,人民币的贬值幅度也明显低于全球重要货币欧元、英镑和日元的贬值幅度。


可以说,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也为我国货币政策保持自主性创造了空间。今年以来,在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年化波动率从十年前的1%—2%左右上升到近两年的3%—4%左右。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撑和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保障下,人民币汇率充分发挥了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维护了人民币具有稳定国际购买力的声誉。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为跨境资本的有序流动创造了良好的预期,在“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下,为中国进出口的汇率风险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稳定的汇率对人民币国际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16年末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08%,今年二季度末上升到2.88%,人民币已是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数据显示,去年底人民币国际结算份额为2.7%,首次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结算货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国际化反过来助力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其次,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能力,抗击外部风险。充足的外汇储备发挥着流动性保险的功能,能够提高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并提高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能力,助力企业对外投资,提升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安全。2021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接近2.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我国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中,“一带一路”成为世界拓展投资经贸关系的重要的新国际平台。2013—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直接投资约1600亿美元。今年1—8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近140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8.6%。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80%的存量集中在服务业,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领域。我国对外投资领域日趋广泛,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有利于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最后,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我国石油等能源和部分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充足的外汇储备一方面能够保证我国利用国际市场保障这类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可以加大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能源合作建设,在推进能源转型和构建能源安全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

【视频】刘元春:中国经济“三季报”,怎么看?


【荐书】孙文凯等著《中国中小企业2022蓝皮书》


王晋斌: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聂辉华:全球贸易正进入到需要权衡安全和效率的阶段


杨继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数字经济发展方向


刘元春:新征程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应对各种外部冲击和内生风险


【视频】刘元春等解读二十大报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内涵


郑新业:中国能源经济这十年,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


刘元春最新解读二十大报告关键词


聂辉华:寒气终将结束,年轻人要锻炼好身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