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听吉卜赛音乐,先来听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S.244

2017-03-03 陈瑾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803o533y&width=500&height=375&auto=0齐夫拉演奏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



作于1847年的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最为典型。作品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这种舞曲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称为“拉苏”,意思是“缓慢”,是独舞的音乐。后一部分称为“弗里斯”,意思是“新鲜”,速度迅急、热烈,是双人舞的音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匈牙利狂想曲》与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

本文以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的5W学说为理论依据,从传播空间的改变、人际传播过程的形成、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传播效果等方面来分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对吉卜赛音乐文化传播的影响。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19首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都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卜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

 



19世纪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鼎盛时期,也是音乐创作最多元化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音乐家,他们致力于对各地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创作与传播。匈牙利作曲家弗兰兹・李斯特(1811年―1886年)就是其中独树一帜的一位,他将吉卜赛音乐文化引入当时欧洲高雅音乐殿堂,使更多的受众了解、欣赏到吉卜赛音乐文化独特的魅力。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实践将钢琴音乐文化传播推入了全盛时期,极大地推动了19世纪钢琴音乐的传播,同时也带动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第六号约完成于1845-1850年间。这是与前一首同样驰名的狂想曲,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象雄壮的进行曲,堂皇而又崇高。第二部分飞快、短小、舞蹈性的节奏。第三部分类似散板,宣叙调的风格,有如民间游吟诗人的吟唱,诉说往事。第四部分又是狂欢般的民间舞蹈,它的主题一听就觉耳熟,这个主题经过一系列变奏,达到狂热后结束全曲。


19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作于1846年~1886年,以匈牙利境内吉卜赛人的民歌、民间舞曲为主要素材,进行再加工,具有浓郁的吉卜赛民族特色,是李斯特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不仅将吉卜赛音乐文化从市井文化传播带入高雅的音乐殿堂,更使吉卜赛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对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著名的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5W学说,即传者→讯息→媒介→受众→效果,全面概括了传播过程的环节和要素。本文就以此为理论依据来分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对吉卜赛音乐文化传播的影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340fswcfp&width=500&height=375&auto=0赵梅笛演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扩大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空间 

吉卜赛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个性独特,无固定居住地的流浪民族。他们有着自己鲜明的特殊习俗,从不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也不与其他任何民族融合,他们以占卜、歌舞为生,终日过着居无定所,游荡漂泊的生活。早在16世纪,就有部分吉卜赛人在匈牙利定居下来,成为匈牙利境内最大的少数民族。由于他们特殊的民族特性,在当时被认为是低等民族,过着备受压迫欺凌的悲惨生活。 

基于这样的民族特点,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基本是在社会的下层空间展开的,主要是用于歌舞生计、游牧娱乐的环境中。虽然它的传播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由于受众层面的单一以及传播活动的随意性,在19世纪以前以上层音乐文化为主流的欧洲音乐中并没有形成较大影响。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创作,将吉卜赛音乐文化带入高雅音乐的上层空间,回响在剧场、音乐厅、贵族富豪以及文人墨客的家庭集会等场所。原本在市井街头传播的吉卜赛音乐得以在社会上层、下层两个空间同时展开,大大提升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27198r05&width=500&height=375&auto=0阿格里奇演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


《匈牙利狂想曲》形成了推动吉卜赛音乐文化传播的人际传播过程 

人际传播主要就是指人类传播活动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信息、知识、思想等的传播,是两个以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它是大众传播的基础。音乐家作为音乐传播者,其身份地位、个人成就、知名程度与音乐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传播者的成就和知名度越高,其作品对受众的影响就越大,其传播效应也就越强。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对于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充分显示出这一点。 

吉卜赛民族低下的社会地位与自我封闭的民族习性,导致吉卜赛音乐文化一直是在当时欧洲下层民众中传播,在种族生活的区域内传播,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无法形成更广泛的影响。在19世纪之前,吉卜赛人是吉卜赛音乐文化的唯一传播者,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带有强烈的种群传播特征。而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创作和演奏,突破了长久以来吉卜赛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单一和受众阶层单一的瓶颈,打破了吉卜赛音乐文化传播的种群性、地域性,突破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小众传播特征,使之面向更多层面、人群更庞大的受众群,不断扩大吉卜赛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完整的人际传播活动过程。 


身为匈牙利人的李斯特从小就受到吉卜赛音乐文化的熏陶,多年来一直喜欢收集吉卜赛艺人的曲调,积累了大量吉卜赛音乐的原始素材。当他叱咤欧洲乐坛,跻身上流社会时,带着满身的光环荣归故里,再次回到祖国的时候,吉卜赛民歌与民间舞蹈再次勾起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创作欲望。他把《匈牙利狂想曲》带进上层社会的音乐文化的传播之中,无数的受众被这样的音乐所撼动和折服。因此,《匈牙利狂想曲》成为李斯特最通俗、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品之一。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创作与演奏,把吉卜赛音乐文化引入了一个新的艺术殿堂,使它深入到当时社会以贵族名流、文人墨客为代表的上层民众阶层中,得到了解并传播开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极大地推动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匈牙利狂想曲》使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表现 

吉卜赛音乐就是对吉卜赛人的生活画卷的展现,以自娱自乐为主要方式。因而,在最初吉卜赛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单一的口头传播方式。吉卜赛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和吉卜赛人的性格一样,吉卜赛音乐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情感热烈,自由不羁,充满即兴的灵感。吉卜赛音乐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叙事性,表现出吉卜赛人热情泼辣、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性格似乎是吉卜赛人对自己悲惨命运的诉说:时而悠长凄婉,如拉松,慢而忧郁,如泣如诉;时而热烈火爆,如快而活泼的弗利斯,急速而热情,有较强的舞蹈性。 

《匈牙利狂想曲》是李斯特在吸收吉卜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精心发展创作而得。虽以《匈牙利狂想曲》命名,但其创作的来源却不是真正的匈牙利民间音乐文化,而是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文化。在创作中,李斯特将热烈的舞蹈场面与富含诗意的歌唱叙述相结合,将自由即兴式的发展手法和卓绝的钢琴演奏技巧相结合,使整个音乐深情华丽、热情奔放、光彩夺目,形象地再现了吉卜赛音乐内涵。经过李斯特的精心雕琢,《匈牙利狂想曲》成为具有浓郁吉卜赛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艺术珍品。由于作品的出版和演奏,使得原本单一的口头传播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形成了以剧场传播、乐谱传播等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使吉卜赛音乐文化得以进入高雅音乐殿堂。 

第十五号又名《拉科齐进行曲》,约写于1840年代。拉科齐是1700年代匈牙利的一位王子,因领导反抗外族压迫的起义而成为匈牙利民族英雄。他的一位拉小提琴的宫廷乐师写此曲献给他,后来流传甚广,被误认为匈牙利民歌,成为匈牙利人民勇敢、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李斯特用高超的钢琴技巧,将这主题发展成狂想曲。与前几首不同,这里没有几种速度的多段对比,除开有着强大推进力量的引奏外,基本上保持着较快的进行曲速度。结尾时达到高潮,表现出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匈牙利狂想曲》提升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

使之走入主流音乐殿堂 

李斯特19首《匈牙利狂想曲》对于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扩大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吉卜赛音乐原本在吉卜赛民族种群生活的地域内传播,由于受地域、文化、阶层的限制,导致传播范围狭小,制约了吉卜赛音乐的发展。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扩大了吉卜赛音乐的受众范围。通过《匈牙利狂想曲》的传播,使得具有较高专业修养、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上层民众也有机会接触到吉卜赛人的音乐,受众范围得以延展,实现了吉卜赛音乐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吉卜赛音乐与欧洲主流音乐的融合。 

19世纪以前的吉卜赛音乐文化传播表现为单一的传播主体与受众阶层、单一的传播方式、单一的传播环境,其传播影响很小,所以在李斯特之前吉卜赛音乐难登高雅音乐的大雅之堂。《匈牙利狂想曲》的面世,极大地延展了吉卜赛音乐文化传播的空间,优化了其所面对的传播环境,扩大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受众层面,丰富了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方式,以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声名鹊起,广泛流传至今。由此可见,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大大提升了吉卜赛音乐的传播效果。 

吉卜赛音乐文化虽然最初在社会下层空间中传播,但吉卜赛人特立独行、桀骜不驯又热情如火的性格全部融入其音乐之中。吉卜赛音乐委婉动听,充满装饰的旋律,热烈的舞蹈性节奏,自由灵活的即兴性风格,伴随特有的民族调式调性,以其独特的风格魅力成为世界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鉴于这些个性鲜明的优点,李斯特大胆冲破音乐创作传统,将吉卜赛民间音乐素材运用到专业的音乐创作中,把吉卜赛音乐文化引入高雅音乐的殿堂。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媒介,在社会上下层空间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打破了上下层音乐文化空间的封闭性,促进吉卜赛音乐与欧洲主流音乐的融合。 

总之,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以火样的热情和浓郁的吉卜赛音乐风格享誉世界乐坛,它不仅是李斯特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佳作,其价值更重要地体现在它对于吉卜赛音乐文化的传播,表现在对19世纪欧洲音乐文化交流方面的杰出贡献,是世界音乐文献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本文作者陈瑾,原载《新闻爱好者》, 2011年第四期;往期李斯特:1、格鲁吉亚美女钢琴家卡蒂雅的《李斯特》;2、浅析李斯特的钢琴曲《叹息》丨他的晚期“作品在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同时,也具备人文关怀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3、李斯特童年辉煌的日子;4、朱雅芬编译丨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四)丨李斯特曾经对我说:“不要模仿任何人,而要培养你自己的个性,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的路走。” 5、李斯特丨一种神圣的不满足感丨绝非胆大妄为的炫技丨《十二首超技练习曲》的音乐研究;6、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象力丨李斯特说“钢琴家是要把泥土塑成的形体变成有生命的人”,而想象力就是让作品“复活”的重要手段;7、音乐短札丨李斯特的《旅行岁月》丨“在没有魔术技巧的音乐中,含蓄深沉地表现矛盾冲突和哲学内涵,这是李斯特对人生的感悟之作。” 8、李斯特《前奏曲》与死亡无关丨“没有死亡的阴影,迎接挑战才是人生的前奏。”9、纪念李斯特及其旷世爱情丨不是梦的《爱之梦》;10、一口气听完李斯特四部二十三首钢琴练习曲(S.139、141、144、14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