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斯特童年辉煌的日子丨“他拥有超凡的技艺,并能够迅速地视奏极难的乐谱,这一切引起了各界普遍的赞赏。”丨《死之舞》技巧难点的练习

2016-06-24 莫文、韩艺鹏等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04inwic1&width=500&height=375&auto=0
黎卓宇弹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黎卓宇,美国华裔“钢琴神童”。1995年8月,黎卓宇(George Li)出生于美国麻州波士顿。2011年是胡桃山艺术中学高中二年级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NEC)预备学校钢琴系的学生。9岁时与厦门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海顿第十一号钢琴协奏曲;10岁时第一次在波士顿的斯坦威音乐厅举行个人音乐会;11岁时,黎卓宇应邀在波士顿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典礼和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院长就职典礼等重要仪式中表演钢琴独奏。2010年7月30日在“托马斯-库博杯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成为美国和世界音乐界一个备受关注的钢琴独奏家。

敬请期待我们近期推出的黎卓宇主题


   2016年7月5日,才华横溢的钢琴家黎卓宇将首次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演出,为广州乐迷献上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去年7月,年仅20岁的钢琴家黎卓宇在2015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中夺得银奖,如今已经被视作当今最具才华及创意的年轻钢琴家之一。

李斯特丨童年辉煌的日子


   李斯特,一位终生在光环笼罩之下的“钢琴之王”,以其传奇的音乐人生,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写下了精彩的一页。他超人的音乐天赋、晚年皈依宗教的经历和与当时皇家贵族、同时代赫赫有名的音乐家车尔尼、瓦格纳、柏辽兹、勃拉姆斯、舒曼以及其他艺术家过往的故事,都成了后人评说的丰富谈资。他毋庸置疑被世人公认为钢琴演奏的巨挚,享有“钢琴上的帕格尼尼”的盛誉,作为作曲家他的作品是在他过世晚些时候才被人追捧的,直至今日仍然回响在世界的音乐舞台。这位音乐巨人,同时也拥有一个令人羡慕辉煌的音乐童年。 

 弗兰兹·李斯特在1811年10月22日生于离德国艾森施塔特市不远的一个叫雷丁的小村庄,当时是匈牙利的属地。尽管他的家庭在他九岁之后就在欧洲其他地方多次迁居,但是今天人们总是对他以“匈牙利作曲家”相称,就是由于最早出生地的缘故。 

 李斯特的音乐渊源仅仅来源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亚当·李斯特是当地贵族埃斯特哈齐家族的一个牧场管家,同时也是一个痴迷的音乐爱好者。由于他精明强干后来又到了这个家族的大本营艾森施塔特市供职,由此带来了他的一个大的便利,即可以充分释放他对音乐的爱好,这是因为他可以在这附近的埃斯特哈齐宫的音乐会上演奏大提琴。名声显赫的埃斯特哈齐宫有着深厚的音乐传统,海顿曾经长时间主持过这里的乐队,并为这个乐队创作过大量的作品。隔代的继任者克劳斯公爵把音乐的传统保持了下来,曾师从过莫扎特的天才钢琴家胡梅尔受聘在这里演奏有七年之久。据说亚当由于受到胡梅尔的影响,曾一度热衷于钢琴,但最终因为音乐天赋不够未能走上职业的音乐之路,父亲的夙愿只能指望儿子实现了。 

 亚当·李斯特回到家乡娶了漂亮的妻子,一个小商人的女儿玛利亚·安娜,婚后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儿子弗兰兹。小李斯特幼年时从不和村里的孩子们玩,并且身体虚弱。父亲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了儿子小时的成长经历:“这个孩子免疫接种后常常发烧,两三岁时险些夭折了,这种令人忧虑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六岁,一天我演奏里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的《升c小调协奏曲》,他依偎在钢琴旁,全神贯注地听,到了晚上,他从花园回来,竟然唱出了主旋律,于是,我们让他再唱一遍,他也能唱出,这时我们发现这是天才的先兆。他不停地要求学习音乐,于是我们让他开始弹钢琴。” 

 小李斯特最早的钢琴启蒙无疑是从他的父亲那里得来的。九岁时在父亲朋友的建议下李斯特首次登台演出,演奏了里斯的难度极大的《降E大调协奏曲》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紧接着父亲又为他举办了第二场音乐会,也取得了同样的成功。如此更坚定了父亲对儿子特殊音乐天赋的信心,把自己的音乐理想在儿子身上实现的愿望也更加强烈。此时父亲已不仅仅是儿子的钢琴教师,同时更肩负起经纪人的责任,在社交的拓展与琴技的提高上双管齐下,为儿子的更大成功苦心经营、四处奔走。他首先把小李斯特介绍给埃斯特拉齐宫的克劳斯公爵,不久公爵在宫廷的音乐会上就把小李斯特推介给五位豪绅巨富,他们当场允诺给这个天才的孩子六年的助学金。当时(1820年)的报纸评价了这个事件:“这位艺术家拥有超凡的技艺,并能够迅速地视奏极难的乐谱,将所有摆在他面前的乐谱演奏出来,这一切引起了各界普遍的赞赏,并使人有理由对他做出最美好的期望。” 

 此时的亚当·李斯特辞掉了在宫廷里的所有工作,一门心思为儿子在音乐上的发展奔波和努力。首先,由于高额的学费,想让儿子与胡梅尔学琴的愿望打消以后,亚当决定全家迁居维也纳,并在那里为儿子找到合适的老师。不久,小李斯特就成为了贝多芬的得意弟子和当时除了胡梅尔之外最著名的钢琴家车尔尼的学生,而音乐理论则师从已经七十多岁的意大利作曲家萨列里。李斯特一家人在维也纳逗留了两年,在这期间李斯特学到了他一生所有的音乐知识。 


Carl Czerny

 小李斯特的音乐天赋得到了车尔尼极大关注与赏识,以至于原先约定的学费都取消了。在车尔尼眼里,李斯特在钢琴前显现的“生龙活虎、情绪高昂,具有非凡的天赋”。他不仅无偿地教小李斯特钢琴,而且为他购买了需用的所有乐谱。车尔尼的父母也十分喜欢李斯特,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而车尔尼则把他当弟弟一样看待。由于学习进度神速,一年之后车尔尼就让小李斯特公开演奏了。1822年,李斯特在王公贵族的沙龙举办了他的首次个人独奏音乐会,由于演出成功,又接连演出了几场。在一次演出中,出席观看的贝多芬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走上舞台,亲吻了这个只有12岁的孩子,小李斯特也因此名扬欧洲。为了儿子在音乐上的进一步成功,父亲又决定举家迁居巴黎以期进入世界顶尖的音乐学院深造,而那里对外籍人的排斥,最终未能如其所愿。在巴黎之后的日子里,一直为他打理所有生活起居、演出事项的父亲的突然去世,使李斯特不得不结束了只顾弹琴、轻松无忧的生活,开始了自谋生计的成人之路,并以他超人的艺术才华,去迎接音乐上一个个新的辉煌,书写一个个未知的人生传奇。(作者:莫文)



李斯特这双手



   李斯特在钢琴上写诗。跟肖邦比,李属于硬派钢琴诗人。肖邦的句式温婉惆怅、隐逸颓废,像南唐后主。李斯特的文本冷峻峭拔、流丽奔放,近高适岑参之风骨。

 依个人趣味,我认为李胜于肖。肖诗人是有度之浪漫,李诗人是无度之浪漫,盖因弗朗兹·李斯特这样彻头彻尾的音乐狂徒,五百年也出不了一个。

 李斯特的唱片封面总有骏马驰骋的壮观图景,世上最美的动物四蹄蹬开,乱鬃飘飞,嘶叫着在野地里狂奔。此意象看似与李氏交响诗的部分情节有关,实乃李斯特肉身转化之物。李斯特的一头长发,约等于未经修剪的马鬃,标志他始终愤青。从出道到收山,李斯特的头型一酷到底,纵然晚年皈依宗教,当了教士,也不例外。

 步莫扎特后尘,李斯特是演而优则导的音乐家。1820年,不到十岁的小李斯特随父亲亚当去维也纳,拜资深音乐人车尔尼为师。车老师惊遇神童,学杂费全免(后来李斯特效法恩师,在魏玛教徒弟亦分文不收)。3年后,车尔尼对弟子再也没得教,让父子俩去巴黎。在花都,英俊少年加天才钢琴家顷刻迷倒了贵族女粉丝们,她们亲昵地喊他“小李兹”。1827年,亚当患上伤寒病,临终前,父亲对16岁的儿子说了句颇有后眼的话:“对于你,我最怕的是那些女人……”

 知子莫若父。李斯特的风流韵事能装一火车。李斯特和玛丽发生在1835年的那场著名私奔,其结果,直接导致了日内瓦版《瑞士游记》的新鲜出炉。不仅如此,1837年这对情侣热游亚平宁半岛,又蒸出了一屉原汁原味的《意大利游记》。

 李斯特借女性的土地种出参天的音乐大树,则是在拥有了卡罗琳公主以后。1847年,李斯特和玛丽的十年恋曲画上休止符,又无间隔爱上了俄国公主卡罗琳——一个最懂李斯特且为他不惜血本离婚弃国的贵族妇女。李斯特曾言道:“你能不能可以不是一位钢琴家呢?”此话怎讲?卡罗琳公主之授意也。正是卡罗琳替李斯特重新设计了后半生,促其拔腿演艺圈,一门心思作曲。换言之,卡罗琳用女性的智慧添加了音乐史的动人篇章,将情人李斯特变成了伟人李斯特。在卡罗琳爱的驱使下,李斯特重量级的作品相继出台:梦幻般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功夫在诗外的《超级练习曲》、极具宗教情结与富含自传色彩的两部交响曲《但丁》和《浮士德》,以及《塔索的悲伤和胜利》《玛捷帕》《从摇篮到坟墓》等13首“李记交响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05bfafwr&width=500&height=375&auto=0
胡雪莎《李斯特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S161/7》
胡雪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胡雪莎与刘诗昆先生合影


 我百听不腻的李斯特,是他为数不多的钢琴与乐队作品,以《匈牙利民歌幻想曲》(改编自《第14号匈牙利狂想曲》)和《死之舞》尤甚。不听《匈牙利民歌幻想曲》就不知道李斯特是个头号的狂想型的作曲家。而《死之舞》是何等诡谲的钢琴杰作,唯李斯特见鬼的脑细胞才能折腾成这样。当精灵们在键盘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张牙舞爪赤足热舞之时,恰是李斯特在钢琴上打铁赋诗之际。低音区砸出的音响颗粒势大力沉,掉在黑键白键上火花四溅,滚烫的音符,能把弹琴者的手给烫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062w1eug&width=500&height=375&auto=0
Valentina Lisitsa演绎李斯特《死之舞》

美籍乌克兰钢琴家Valentina lisitsa(瓦伦廷娜·李斯蒂莎)出生于乌克兰的基辅,3岁开始学习钢琴,第一次独奏音乐会只有4岁,之后就读于Lynsenko音乐学校、基辅音乐学院,后来加入美国国籍。目前,她已发行在Audiofon唱片公司发行了8张唱片,以及3张独立发行的DVD。其中她发行的肖邦24首练习曲集异常抢手。音乐评论家对她的演奏贯于“如天使在演奏”和“充满电流的钢琴家”的评论。她在参加莫扎特音乐节上眼花缭乱的演奏更是好评四起。对她来说演绎拉赫马尼诺夫和贝多芬作品对她有特殊的意义。2009年她将同路特丹交响乐团合作5场拉赫马尼诺夫音乐会。她也正开始豪情万丈的录制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此外lisitsa已经同lynn harrell,jimmy lin,roberto diaz,ida haendel等音乐家合作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她2007年到2009年已同小提琴家hilary hahn一起合作。在欧洲、美洲和日本举办多场音乐会。lisitsa常常自嘲的说自己是“乡村钢琴家”,在她北卡罗莱那州的家中,两只猫,一个三岁的儿子和他的音乐合作伙伴兼爱人alexei kuznersoff,是她心中快乐动物园中上演的一场四人音乐会。她加入naxos后,钢琴赞助商已由Bosendorfer变成了Steinway。

 李斯特荣膺钢琴之王,实为天赐——上帝给了他3XL的“仙人掌”,大到可跨十度音。李斯特年轻时,这双神手曾被顶礼膜拜的法国人刻成石雕。现如今,大师的手雕花落两处,左手雕刻在匈牙利,供奉于布达佩斯李斯特博物馆;右手雕刻在德国,由威玛李斯特博物馆珍藏。当然,它也会以邮票的形式覆盖整个地球。(作者:郭庄)

李斯特《死之舞》技巧难点的练习



 1838年李斯特曾在意大利的彼萨旅游时见过一幅壁画,名叫《死之胜利》,这幅壁画生动地描绘出了各种人面对死亡及死亡后的景象。他由此得来灵感,并同中世纪的一首咏唱“末日审判”的教会歌曲《震怒之日》联系起来,1849年完成了钢琴与乐队的单乐章作品《死之舞》。后他又将此曲改编成钢琴独奏版,将乐队声部也加入钢琴声部,用一架钢琴完美地演绎了之前的钢琴与乐队。全曲以著名的《震怒之日》为主题,通过对此主题的多次变奏,将乐曲的主题思想和钢琴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首钢琴独奏曲也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肯定,它曾是拉赫玛尼诺夫、巴托克等钢琴大师在音乐会上的拿手曲目。 

 李斯特创作的乐曲中炫技成分随处可见,而这些炫技成分在《死之舞》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使这首乐曲成为他的经典之作,乐曲中众多的难点让演奏者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使听者为之战栗。其中的演奏技法主要有:大跨度的跳跃,三度双音的快速演奏,重复音的演奏技法,八度的快速演奏等。面对如此多的难点,为了能让演奏者能得心应手地演奏这首曲目,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方面对这些难点进行解决。 

 一、通过专门的技巧练习对演奏技法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熟练技巧是演奏乐曲的基础,如果不具备一首乐曲中包含的技巧能力,那乐曲的技巧难点将成为演奏的挡路石。在李斯特的大多乐曲中,炫技成分占了很高的地位,尤其像这首《死之舞》,基本上将李斯特常用炫技的成分都运用其中。因此在我们弹奏此曲的时候,当有难点让我们弹得很累或弹不下去时,我们就应该从中寻找技巧难点,并通过专门的技巧练习对这些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专门的技巧练习很多,比如《哈农》,这本从初学钢琴就不陌生的练习,它的前两部分都是对手指独立性、灵巧性的基础练习,而第三部分就是对一些高级技巧的专门练习,像重复音、八度的快速演奏、三度等《死之舞》里出现的技巧难点,在第三部分都有专门训练的练习。还比如《李斯特钢琴技巧练习》这本书,对李斯特几乎所有的难点技巧都进行了专门的训练,每首练习曲本身就具备相当大的难度,弹奏者必须有耐心地将每首练习曲由慢到快反复练习,达到每首练习曲要求的速度、力度、清晰度等,这本书的练习需要练习者花很大的功夫,在练习时手指会出现酸痛、疲劳等,但是只要坚持,持之以恒地将这本书的所有练习都完全掌控,就基本上解决了李斯特乐曲中的技巧难点,我们的演奏也将受益匪浅。 

 二、对难点多练、慢练的重要性

 李斯特练琴时,可以在一个难点处练习上百遍。因此难点对一个初学者或一位大师都是存在的,而且克服难点的途径只有一个:用正确的方法不断重复练习。而克服难点慢练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快速练习中,我们很容易忽视很多细节,因此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把速度放慢,把每个音看准确,包括变音记号、节奏、指法等等。先走稳第一步,然后随着对放慢速度多次练习,对这段难点从听觉上对它的旋律有一定的记忆以及手指的记忆,通过慢速练习去仔细研究不同的演奏方式,寻找更轻松更合适的演奏方法,然后循序渐进,逐渐加速。慢练还可以更好的练习手指的独立和力量,因为放慢速度,你才能更充分地完成手指独立的动作。因此,对难点进行多练、慢练,这是一条锻炼技巧的正确道路。 

 三、严格遵照乐曲标注指法 

 指法是最基本的钢琴技术之一。只有正确合理的指法,才能让演奏者有逻辑,有规律,有条不紊,不忙乱的演奏,同时发展每个手指的独立,对克服技术困难提供很大的帮助。我们有时习惯性地不去看乐曲中标注的指法,而随意地使用自己的指法,以为只要音符对,哪个手指都无所谓,但是不正确的指法,必然潜伏着弹奏中的某种不合理因素,这是“隐患”,而这种“隐患”如不认真消除,久而久之,将直接影响技术的提高和音乐的表达。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初识谱时,就要选择好、固定好指法,避免用“听使唤”的手指代替“不听话”的手指,比如用3指代替4指,尽量减少手部的移位,在遇到没有指法标注的音符时,不要轻易动手就弹,要仔细推导指法,找出指法规律。总之,严格按照乐曲标注的指法练习,对我们攻克乐曲中的难点,完美地演绎乐曲是必要的。(作者:韩艺鹏)



欢迎视频讲座公众号

听课

热爱音乐岂能不加强人文素养?

来这里拜见大师

古典音乐群开放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本公众号的推荐购买书目书店

往期节目:卡蒂雅拉赫玛尼诺夫《悲歌》李帕蒂阿什肯纳齐朱晓玫西蒙·拉特夸斯托夫海菲兹巴赫养成记曹秀美富特温格勒卡拉丝:“为艺术、为爱情”科莱里:“多么冰凉的小手”古尔德专题王西麟专题邓泰山专题索尔蒂、伯恩斯坦、卡拉扬争论谁是最伟大指挥家指挥大师切利比达克普莱斯纳的灵魂之歌:纪念基耶斯洛夫斯321巴赫生日快乐丨钢琴家科尔托丨傅聪眼里的大诗人丨兰多芙斯卡丨钢琴家霍夫曼丨东德指挥家克格尔丨钢琴家瓦洛多斯丨俄罗斯男中音霍洛斯托夫斯基丨焦元溥对话傅聪丨傅聪还能更拼吗?丨傅聪家史珍贵视频丨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丨施纳贝尔论钢琴家天职丨霍洛维茨与鲁宾斯坦丨王健丨必听之曲丨年华易老,及时行乐丨哲人钢琴家巴伦博伊姆论音乐丨男高音范竞马的中国雅歌丨荷兰女高音阿美玲丨丨古尔德的荒岛音乐居然是它丨陈丹青论莫扎特丨中文钢琴演奏及作品研究书目大全丨梅纽因百年诞辰丨“创造贝多芬”的施纳贝尔是如何成才的丨钢琴家陈必先丨鲁宾斯坦九十岁访谈奥地利女钢琴家海布勒丨1985年肖邦头奖得主布宁丨席夫谈巴赫丨巴赫的音乐是空气而非生日蛋糕丨资深表情帝郑京和也有“中国梦”丨舒曼《女人的爱情与生命》哲人钢琴家巴伦博伊姆论音乐丨乐评人郑延益的《春风风人》丨海菲兹了不起的几个原因丨巴伦博伊姆和学生郎朗丨巴伦博伊姆大师课丨郎朗钢琴大师课丨马友友第二的秦立巍谈艺录丨钢琴家鲍蕙荞访谈丨纪念马勒丨马勒的爱情宣言丨柔板要表达的是比死亡更有力量的爱情“虎爸”傅雷如何与傅聪一起成长丨很难找到这样的父亲了丨“爸爸打得我真痛,但播的种子在我心中扎得真深”不忘初心的吕思清丨阿格里奇75岁生日快乐丨郎朗走进高考丨追忆用小提琴歌唱的西盖蒂丨纪念阿劳丨欧洲杯来了丨但昭义采访获奖后的张昊辰丨学音乐的为什么要学文化课?什么是“学够”呢?什么是“最好”呢?答案是“永远没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