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23:一个正在坍塌和重建的时代

觉悟者 守夜人总司令 2020-02-20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首先,我没打算说服你,你爱信不信,我只是阐述我所看到的——区分虚妄和真相有个评判标准,那就是看可不可以被检测——要么证实,要么证伪!智慧的最高形态是信仰——信仰不是无知者的盲从,而是看到底牌之后的坚定。这种坚定不源于理论的推导,更多的是源于对现实的观察。如果你没有留心到那些细节的变化,必然洞察不了四季的更替!


A10:吵架一定要赢!是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吵架中各种人的反应来揭示这个结构中的各方之所以会有这样反应的底层逻辑。就如同专业运动员在经历过千万次重复训练之后形成的一种本能。我们在讲述结构学的基本框架的时候就阐述过,身处某种生存结构之中的人,许多看起来是自主决策的行为其实是在内在驱动力的裹挟下沿着某条可以被预测的轨迹前行,只是它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不能跳出自己来观测是完全感觉不到的!


生存结构是多维度的,越是底层的基础结构确立其边界,继而形成结构性的内在制约。中国社会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两个字:秩序!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在强调秩序——井然有序才会国泰民安,礼崩乐坏只会天下大乱:为什么我们的文明中如此的讨厌折腾,又如此的强调秩序呢?因为,千百年来社会最大的矛盾就是土地与人口的矛盾。


这就好比只有一各人的口粮却有好几张口要吃饭。要么让一个人吃饱,其它人都饿着;要么让所有人都吃一点,一起活下去——求存是第一需求,吃的不够人又多,就必须要有一种力量来分配并让所有人都安份守己——不如此就都没活路!这就是生存环境的现实造成的结构特征。


西方的城邦都是村镇级别的,当年欧洲最大的城市是伦敦,居民高达5万人,高居欧洲之冠。而比它早几百年的长安就已经居住着超过100万的常住人口。当一个事物的规模扩大5倍之后,它的一切运行逻辑都必然彻底改变,何况是5倍的5倍!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庞大的人口规模,造成了维持秩序的成本指数级上涨。但是,一个社会在工业化之前,政府攫取社会财富的能力和社会控制的粒度都取决于农业文明的上限。


后人总是指责祖先缺乏进取之心,不但丢弃了江东四十六屯,打下了外兴安岭也主动放弃了。其实,对于农耕文明而言,那些地方真的是财政窟窿——既没有耕种的价值也没有固守的价值。当年西北养兵不过数万,而为了维持这数万人对西北边陲的坚守,沿途配套设施以及运输给养要耗费大唐帝国1/4的税收——那还是最鼎盛的唐玄宗开元末年的财政收入。


在完成社会基础结构升级之前,农业文明的上限决定了社会攫取财富的最高额度,而这样的成本规模平滩到每一个基本社会单元之后,每个单元都缺乏足够的成本去维持自身的秩序,所以古代的统治不下州县——不是皇权不愿意渗透到县以下,而是完全做不到!一杆子通到底所需要的统治成本会成指数级放大,远远超出统治机器的攫取能力和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那么完全是没办法去支撑统治。因此,县以下的社会单元就以另外一种低成本的形式去维持秩序。首先,赋予某个群体以自治权,这些人就是地方势力,占有土地——也就是那个时代最主要的财富。他们的子弟中产生读书人,产生候补官员,并组成整个社会的统治机器。其次,用一套伦理道德去规范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行为,以血亲为纽带编制一张相互牵扯的网,从而以最低的成本维持着秩序——这在统治着广袤国土和亿万民众,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是唯一有效低成本维持秩序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羁绊!文化和道统就是一层这样的羁绊——牵扯住你的是你最亲近的人,你被这种无法割舍的束缚着,言行举止都不得不按某种规范行事。当你越轨之后,你的血亲和长辈有权惩罚你,当你变成长辈之后也天然就具有了这样的特权——所以,身处其中的人先被约束,同时自己也会去约束他人。当所有人都身陷于这样的羁绊之中,秩序就自然形成了——而且维系成本非常低!


社会处于长期的稳定状态,一切都不流动也不变化,家乡就会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过去的官员一定会告老还乡,朝廷恩赐的荣誉必须悬挂于家乡的中堂,行走万里最在意的依然是街坊的目光。做官的会推荐家乡的子弟,没能做官的读书人也会成为本地的教师或乡绅,让本地所需人才得到循环巩固。从而让基本的社会结构一直处于有支撑的状态。即便到了20世纪的80-90年代,乡镇和县城的中小学老师们,当时无论是在收入上,还是在受尊重程度上都高于那个社会结构中的其它社会成员。另外,除非组织有调令,否则他们也无处可去,不得不终生服务于当地。今天则不然!跑到深圳富士康打工都比他当小学老师挣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他如何安安心心一辈子在那里当老师?当下的现实已经是: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被城市吸走了,不仅仅是老师和医生,长的漂亮一点的姑娘也一去不复返…


以前社会基础结构的秩序之所以能得以维持,是因为长辈有权威。今天的人很容易经济独立,何况你挣的比他们还多得多,就算你不遵守习俗的约束。也不会再斥责你,更不可能行家法来惩罚你——说不定他还指望开春以后你能带着他的儿子去外面奔个好前程呢!你发现没有,当你破坏那种习俗的约束的时候,已经没人来惩罚你了。千百年来秩序得以低成本维持的基础,就是人会受制于这种约束。一旦这种约束不存在了,秩序也就不存在了!因为从来就不存在一种能够渗透到底的公共权力在维持秩序——外部的惩罚和至亲之间的约束一旦消失,秩序也就荡然无存。并逐步回归完全无序的本色!无序,就是丛林法则;无序,就是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不是我瞎说的,你睁开眼看一下真实的世界就知道。


A22:杀死父母的未成年人讲的是社会升级造成运行了几千年的乡村社会基础结构的坍塌。接连发生不满14岁的少年为了一点小事就亲手杀死自己的父母,这不仅仅是什么留守儿童问题,而是那个社会原有的支撑全部坍塌了!支撑那个社会的核心支点,正在被加速吸附到城市里去——无论是教师,医生,甚至美女,都在人往高处走——这是社会升级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城市那个高密度分工协作的社会才支付起更高的价格。当这些都被逐渐抽走以后,支撑当地正常运转的那个社会基础结构就坍塌了。当地的学生不会再有好的老师,不会再有好的医生,无论知识、心智、人格,都在还没有起跑的时候就彻底出局了!稍微有点本事的人都走了,留下的会是什么呢?留下的只能用逆向化的生存策略才能在那个环境中存在下去...


C11:结构升级之后会更惨!讲的是社会基础结构完全升级,社会彻底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后,会形成一种更严密的社会等级和隐形隔离。以前不管怎么残酷,彼此都还在同一时空维度之中,以后掀桌子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你感知不到,浑然不觉——贫民窟里的人永远想象不出来CBD里的人在干什么,想象不出来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所看到那个世界,都是自己理解能力所能触及的,或者是别人为了割韭菜的而故意设计出来的幻境。社会分工密度越高的社会对人的渗透就越强,人会越来越容易被操控——不衣食住行,时间的使用,甚至是情绪都被渗透,喜怒哀乐都随着节奏起伏,由内而外被设计好的洪流裹挟着,生活在分层隔离的幻觉之中——越没有自我的人,越失去自我。


科技树的升级会让社会控制的粒度越来越精细,社会渗透的越深,公共权力也就越强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行政权作为最有代表性的公共权力都在逐步挤占其它权力的空间,变得异常强大。全世界的债务也日益水涨船高,各种创新都是放出更大的债务把风险往后拖。人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被渗透的像筛子一样…


黑客帝国那部电影虽然很夸张,但揭示了一个趋势:很多人一天的生活就是固定的重复,不停的重复,仅仅为了获得最基本的安全感,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被恐惧和欲望像烙饼一样来回折腾,永远逃不出那个无形的牢笼,所以才需要各种消费贷和抖音!


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 讲的是统治机器的构成成员必会与社会主体的统治势力相匹配。当年的革命让一群底层的人登台,今天还在延续这种惯性,你能看到很多高层的人来自于底层。这一定会被终结,时间会逐步替换。未来统治机器的成员都来自于权力世家或财团家族的后代——诞生于掌握社会资源和财产的群体及其后代。其实古代也是这样:大家误解并放大了科举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上亿人口中选2000个科举成员,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才能供养出这样的人,君子六艺哪个不花钱!这样的家庭本身就有实力、有资产,就是社会上的统治势力。无论是举孝廉还是科举都是皇权与地方势力的一种联盟——不过是对既定事实进行命名而已!


教育是最高的门槛 阐述的是:社会升级以后,统治的重心转向城市。社会上做任何事情的准入门槛都会越来越高。即便教育不是一个产业也会成为军备竞争的重灾区。它不仅仅给人一种神圣感的惯性,还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觉。所以,无论处于什么水平的家庭都会不计成本的投入。但是,教育的门类和需要投入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也滋生出越来越多的配套消费——这些教育消费远比奢侈品更昂贵,而且这个趋势会越来越猛。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为设计,用来筛选人的门槛。普通人为了获得准入资格,终极一生都会竭尽全力的跨栏,每当你跨过去以后,会发现手上的证书贬值的比钞票还厉害!几乎永远无法突破阶层的上限,在一个赢不了的游戏里精疲力竭,心身疲惫。这就是我看到的趋势!


这个社会对类似于抖音这种东西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五和大神也会越来越多,高频次、短反馈的自我麻痹性刺激,如同精神鸦片一样,能让人瞬间止痛。这种止痛的需求会衍生出无限的商机。这一代人不可避免要经历时而振作时而绝望的痛苦挣扎,下一代人就不会了!


备用号:交易成本,有问题?看下面红字!

A10:吵架一定要赢!

A22:杀死父母的未成年人

C11:结构升级之后会更惨!

C9:教育是最高的门槛!

A8:统治的关键支点!

C1:他们到底怕什么?

C2:宗教是统治工具吗?

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


结构学应用去小红圈:觉悟社

提问到知识星球:守夜人总司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