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45:啥都不信的人为何容易轻信!

觉悟者 守夜人总司令 2020-02-20

在生存竞争之中,如果劫掠的综合成本更低,自然会首选劫掠。如果劫掠的综合成本太高就会选择交易——注意,是多维度的综合成本进行比较,不是某一个环节的成本!因此,不管是愚昧还是虚弱者占有资源都是不符合天道也必然会被其它生命体夺走。在这个越来越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人要么有识人之明,要么有任事之才。如果二者皆无,即便走狗屎运获得了资源往往会守不住,早晚得还回去!


原理的应用


在提炼结构学的过程中,我开了几个小窗口去与大家探讨及沟通。我从反馈和对话中似乎能洞察对方的思维惯性、生存状态、甚至人生经历:人的成长轨迹和所处的生存环境会形成一种边界。这种边界必然在人的身上留下烙印——它雕塑了人的心态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轨迹,甚至是交流方式。


我们在《C22:共识的形成机制》中阐述和论证了共识的形成机制。这种原理性的论证和阐述,既呈现了它是如何构建并作用于现实的,同时也就包含了它可以在现实中被怎么样破坏或拆解。结构学归根结底是应用之学,我对纯粹的批判没有任何兴趣!《C23:追踪溯源与边界识别》中论证和阐述了共识之下原点悖论如何形成关键支点,结构的边界为何会形成,以及边界约束,如何确立,如何被识别以及如何被突破!


觉悟社中的《C24:可被预见的未来》进一步论述了现实生活中,个体在构建成更大的组织上存在两个天然的矛盾。这种矛盾所演化出来的问题是许多行为的原点悖论,也是社会组织方式的原点悖论。正是它所以衍生出来的一切让包括经济政策、意识形态和道德习俗在内的一切都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接下来我们用一个现实中的案例来呈现结构中关键支点是如何在源头牵引着生命体的各种外在行为。那种源头矛盾在制约各种表层行为的同时,也为那些看似不可琢磨的行为设定了某种隐形的边界。当我们能识别那些边界之后,就能将不确定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让未知变成已知!为什么郭嘉能够判断荆州的刘表绝不会趁官渡之战曹操空虚的时候袭击许昌?为什么郭嘉能够断定小霸王孙策反而会有这样的打算,并且会在内部纷争之中死于非命?


强者的迷失


什么都不相信的人,认知的底层逻辑是不可知,正因为缺乏根本性的确定性坐标系,所以随时准备采取投机策略去应对任何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前一秒还极度自负,下一秒却极度自卑。既容易陷入自我想象的狂热,也很容易陷入自我想象的恐惧。因为自己的内心缺乏定海神针,对自己的极度质疑衍生为对一切都吃不准!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是如此,他们反而越渴望控制一切,影响一切,主导一切。这样的人无比追求优越感,同时极度的鄙视别人,又特别害怕被人鄙视。这些充满悖论的矛盾,就是如此天衣无缝的集于一身,他们对自我的迷之自信和深度质疑都源于同一个黑暗的深渊!


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一味的追求形式的严谨,其实是在回避自己做判断。这个特征,你很容易找到对标的案例:就像在一个官僚体系中,形式上每一环节都是紧密相扣,但事实上无人对最终结果负责,不到万不得已,也没有人愿意作出自己的判断!


有时候他们会相信一些神秘和玄幻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形式上或许具有某种严谨性。之所以热衷于此,是渴望通过永恒的一骑绝尘来抵消对自我的质疑。这样的特征会呈现出自相矛盾的悖论——什么都不相信的人,反而容易轻信契合自己口味的事物——即便违背常识漏洞百出,他们也会自圆其说,甚至自欺欺人。


正因为他们的内心存在一种本源上的不确定和深深的自我质疑。所以他们对确定性的渴望异于常人!同样因为对自我的深度质疑,才会对优越感存在一种歇斯底里的渴望。这两者相互叠加,怂恿着他们自我营造出高度确定、已知和可控的幻境,并且躲在里面不愿意出来!自我编织的幻境中,一切都是自己能够理解的,都处于自己极度确定的控制之下。因此,他们的内心会对这样的幻境存在极大的依赖性。一旦有人顺着他们自我预设的立场,编制一个让他感觉确定和已知的假象。精神结构形成判断的内在机制就会启动并自我强化补齐所有想象的细节...


弱者的恐慌


生活中存在这样的一种人,他们习惯性的把外部的环境和人心的险恶放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往往缺乏行动力,也缺乏迈开脚步的勇气,所以通过不断的放大外部生存环境的恶劣来抵消掉对自我的质疑。他们不仅仅会把这种想象当做事实,还试图让其他人也相信这种“事实”!这让人想起抗日影片中伪军经常说的一句台词:不是我们无能,实在是八路太狡猾!


在生活中,你经常会看到那些行为草率的人,往往遇事极度的犹豫不决。他们无比的关注自身,特别害怕遭受损失,本能的想象所有人都在打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主意。他们缺乏洞察力、逻辑理性,特别容易相信阴谋论,特别热衷于躲在安全距离之外掌控一切。然而,这种天然的悖论每一次都会让他们事与愿违!


面对一个复杂的事物,他们试图显示得非常精明。事实上,所有人都洞若观火,只是人艰不拆。就如同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总试图在大人面前证明自己很强大。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会搞出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无效操作,然后轻易的被瞬间击倒。


这一切都源于对自我匮乏的判断,以及对结果和自我的深度质疑。无论是斗争的姿态,还是华丽的无效操作,通通是为了掩饰这种恐慌。不管是不是事实,他们的精神结构在对自己和自己与外部资源关系作出判断时,都会得出弱小和匮乏的判断。由这种失真判断所形成的生存策略,在恐惧和贪婪的双重驱使下,呈现出一种本源的矛盾状态:既试图虚张声势又本能的缺乏底气——生存的现实威胁,让其害怕失去仅有的资源;生存的现实困境,又让其渴望破格获取。


所以现实生活中,越是将自己定义为弱者,越感到虚弱的人,也就越热衷于四两拨千斤的独门绝技,但又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因为他对自我深度质疑,极度缺乏信心!在投入任何成本之前会索求一堆不切实际的回报。明明心里认定自己一无所长也一无所有,极度平凡,甚至还够不上平凡。却对任何事情都喜欢被动的等待。明明在人群之中毫不起眼,却不相信被动等到的所谓机会不过是无差别的底层收割,反而会自欺欺人的认为这种机会落到自己头上是源于自己拥有的资源和特殊才能!那个内在的矛盾像一个魔咒,决定了他们的各种行为不是正让自己掉坑里,就是在去掉坑里的路上...


结构学进阶发消息:觉悟社

提问发消息:守夜人总司令

点击下列连接扩展阅读!

F3:结构力量

B4:你不必为华为担心!

几次成功的结构学预判

C21: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C20: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A39:三观不和的破解之道!

C19:行为预判的结构学应用

向正在坍塌的地方踹上一脚!

A28:40年前的今天改变了世界!

书读得比你少,为何混的比你好?

A34:烂父亲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A44:如何让不付出的人过的更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