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不能成为一个人渣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结构学 Author 觉悟者
从小都不太会委婉的拒绝人,所以总是给人一种无比残忍的感觉。当有人向我表白的时候,我通常会比表白的人更紧张。我的大脑会飞快的空转,搜肠刮肚的寻找一些不那么刺眼的词句来组成一句显得不那么敷衍又能表达真实意图的话,以期达到委婉拒绝的效果。然而,每一次这种努力最终都会化为泡影。这是我的短板,不管如何注意都不能像别人那样举重若轻,行云流水…
我记得我最引以为傲的致辞是这样说的:承蒙抬举,不胜荣幸,我尊重你这笔无比高贵的感情,也对你的这份心意感到受宠若惊,但我这个抽象的符号实在承载不起你这份沉甸甸的感情!你只是暂时把内心的各种美好期待都投射到了一个抽象的载体之上罢了。我建议你高贵的感情投射到现实中具象的人身上,具象的人是有温度的,也更真实。再次感谢!
这段台词有时候能劝退,有时候不能。经过多次修改之后,它已成了通用的最终版本。不管能不能劝退,有了应对之策也就没有那么手足无措了。如果这一招依然没能劝退,就不得不采用第二招。这一招就暴露本性,无法同时兼顾劝退和委婉这两个目标。根据我的尿性肯定是以前一个目标为主。所以,就会用上这篇特意用来劝退的文章:《我是真的不想睡你!》拥有高贵感情的人,自尊心通常很强,当用了这种断子绝孙的第二招之后,大部分还是能被劝退的。在我的预期之中,对方肯定会暴跳如雷并且会用最恶毒的方式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以捍卫自身的尊严,可惜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见这些女生们具有多么高的素养!反而让我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预期,显得粗劣不堪,完全上不了台面!再次发自肺腑的感谢这些姑娘们的高贵和克制——这句不是应对的标准说辞,而是真的感激。
当然了,也有少数漏网之鱼,即便用了第二招依然无法劝退。对于缺爱的人来说,这种逆流而上的坚守可能会感觉特别的温暖和感动。但对我而言,不仅没有任何感动可言,反而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惧!为什么呢?因为我从中看到了对方精神结构中的死循环——那是一种对方浑然不觉而且无法通过理性控制的内在驱动力!对于这种极端分子,只能不予理睬——哪怕是礼貌性的回应都会为其自编自导的内心戏提供素材。当然,面对这种不予理睬,对方肯定会用尽一切方式挑起事端,譬如说:指责你冷血和残忍。再譬如说,质疑你对自己也有意思,否则你为什么不回应?不管是哪一种,一回应就落入对方的圈套了!小样,不要跟爷玩心眼,这些充满矛盾又无法自制的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形成过程,都可以清晰的把脉络给你画出来。所以,绝对不会被这些质疑和指责所影响。我发现我的原则性完全来自于我的铁石心肠,而且极度的缺乏同情心——就是那种你能够完全理解并能与之共情,但绝不怜悯反而会心生厌恶的本能——它是应对非正常状况的最好利剑!
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源于他们的善良,这种善良会让他们与能够共情的人和事发生共振——恰恰是这种共振会摧毁自己所有理性的防线。冲击波摧毁周围物体的方式就是引发目标对象的同频共振从而造成目标对象的内部结构的彻底坍塌。当一个平时没啥联系的远房亲戚向我诉说他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之时,我往往会对他的不幸感同身受,甚至入戏很深以至于泪流满面。然而,当他开口向我借钱的时候,我会马上收起我的热泪并直接拒绝。这个时候,他往往会暴跳如雷,并非因为我的拒绝,而是因为我非表演性质的感同身受和热泪盈眶让他产生了一种智商上被愚弄和情感上被欺骗的伤害感。虽然我前后都是最真实的态度,但我无法让对方相信!
我身上的知识分子的气息非常的稀薄。换句话说,我可能不太善良。我也曾经努力过,但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但木棒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怎么努力都没用!我们都有自己必须度的劫,接受最真实的自己就是一种成长。
有个被我劝退的姑娘在告诉我她为什么会喜欢上一个抽象符号的时候,向我推荐了两篇文章:一篇叫《爱不曾离开过》,是一位叫emily的姑娘写的,我不认识她,之前也没留意过,不知道她是谁,但她文章提到的那个人ID是欧成效常用的。另一篇叫《酒戒》,就是欧成效写的。一直以来不太喜欢别人的八卦,所以没有读过这两篇文章,也没有留意过背后的故事。今天晚上之所以找过来读,是因为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两篇文章我都认真读了一遍。读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的判断是对的!我曾经在水库被封的第二天写了一篇《为反贼张目》,出于道义而非私情。这种道义源于何处呢?它应该是源于我内心深处对一个具有远见、魄力和才华的人本能的欣赏。我不想对具体的人进行八卦,只想产生读完上面那两篇文章的感受:这个姑娘的经历让人为之动容——就如同在废墟之中突破层层障碍顽强生长出来的一棵树。通篇所渲染出来的情绪,会本能的触发你对《简爱》中女主角那段著名台词的联想。然而,在情绪渲染完之后,冷峻的人也会看到其精神结构的失衡,后面极具破坏性的各种状况,也是由这种浑然不觉又不可控的失衡所产生的驱动力导向的结果!看完文章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我的判断是对的,说的就是对这种精神结构失衡的导向性预期被验证。
另一篇《酒戒》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的平顺和厚重,它就如同大海中的波浪滚动的向前推进,远看比较轻盈,却蕴藏着能够晃动轮船的力量。我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纠结——那种拧巴的状态并非源自于外部,而是源自于内在所追求的一个当事人自己都可能没有察觉到的悖论——如何让各方面能量与自己旗鼓相当的人无比的崇拜、欣赏、和肯定自己!之所以会具有这样强烈的渴望源于内心的一种不安。有时候为了缓解这种深层次的不安,其精神结构会为之营造出一种类似于田园牧歌般的简单和确定性的投射对象——虽然《酒戒》中描述的是人,其实是在描述一种期待的状态!
许多女生会本能的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一个人——简单、纯粹、充满确定性。所以,就会自我代入,认为自己可以扮演好那个角色来满足这个男人心中对美好的期待,并缓解其内心的不安。其实,这些女人都错了!《酒戒》中那个不敢开怀畅饮的人并非因为如同文中描述的那样缺少一个那样的人——文中所描述的人的状态都是精神结构虚拟出来的投影。不敢毫无顾忌的开怀畅饮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没能找到能让自己处于平稳状态的方法。一个在拉力赛中狂飙突进的赛车手需要一个能让自己绝对信任又势均力敌的领航员。然而,赛车手的这份信任需要建立在对自己的绝对信任之上。否则,领航员太强会让其不安,领航员太弱会让其更加的不安!姑娘,那些能够晃动货轮的波浪不是你的能量所能烫平的。它会伤到你,让你粉身碎骨!
所有工具的增强都不足以改变生命体结构本身的问题。每一个层次的人都有自己必须面对的修罗场。有些状态如果自己无法找到入口,别人根本帮不上忙。所有的影视剧都是拍给普罗大众看的,所以会本能的设定一个这样的情景:那个能满足我的自我期待和诉求的人或者事,往事俱备,往往就差一个最核心的东西才能获得——而这个最核心的东西我恰好就有且无需费力。这是编剧刻意营造出来的一种幻觉,但观众却容易当真并浑然不觉。在《酒戒》一文中,作者自己就是那个编剧,只不过作者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被其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所怂恿。
我对所有疯狂的事情都极度的警惕,因为这种驱动力极有可能来自于人的某种诉求无法通过自我满足,从而触发其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并被其营造出来的幻境所牵引。我他妈挺无趣的,有时候会很龌龊的冒出这样的闪念,既然别人都主动投怀送抱,要不干脆放纵一把?闭眼一想,对方行为的驱动力示意图和自身行为驱动力示意图都在脑海中画出来了,觉得挺没意思的,就算了!
有人邀请我成为她孩子的父亲,有人说不要名分,想把俺给睡了。俺都统统拒绝了,绝对不是因为道德高尚,主要是觉得没意思:她们都具有同一个特点:极度的缺爱!我看清了她们行为的驱动力,所以不能利用这个漏洞,这种降维打击的操控所获得的短暂满足会形成长期的反噬——而这种反噬会摧毁我精神结构的平衡,就如同吸毒造成的破坏性一样。
我他妈还有机会成为一个人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