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乐感染的忧郁丨拉赫玛尼诺夫

2018-02-10 靓的感觉 每晚古典音乐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27n9evdt&width=500&height=375&auto=0王羽佳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当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充满胸膛,

写字也就成为了一种本能的需要。”

——《拉赫马尼诺夫的救赎》



音乐感染的忧郁丨拉赫玛尼诺夫 王羽佳丨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在人们心目中首先是一位作曲家。

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Rakhmaninov 1873.4.1-1943.3.28)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4岁从母学习钢琴,9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2岁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钢琴和作曲。毕业后从事演奏、指挥和作曲。1904年起,任莫斯科大剧院指挥。1906年侨居德国,此时进入创作高峰期。1918年赴美演出,后定居美国。二次大战期间(1939-1945)多次举办音乐会,将收入捐给苏联国防基金会。



有一种“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简称SAD),是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情感障碍,多在秋冬季出现,隆冬时节表现得更为突出,人会因日照不足而变得忧郁,所以也被称为“冬季忧郁症”或“日照缺乏忧郁症”。其病理机制是,有些人对褪黑色素非常敏感,而这种激素只有在黑夜或日照不足时才形成,长夜和缺乏日照致使大脑内褪黑色素分泌增加,容易令人精神不振、心情沉闷。

我怀疑,俄罗斯的民族性格,与此有关。“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田野和森林”,然而冬天寒冷漫长,白昼苦短,雪景单调,罹患“冬季忧郁症”的可能性难免偏高。俄罗斯的文学、艺术,也严重沾染了这一民族性的忧郁特质,音乐尤其如是。从格林卡开始,俄罗斯作曲家无不在挥霍着广阔大自然、丰富民间曲调与东正教传统给他们的素材和启发,以及弥漫于它们之上的宿命而深沉的悲哀。



拉赫马尼诺夫秉承了他的祖国赋予他的这一切。

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1873~1943),这个大个子俄国佬,天赋一双轻松弹奏12度的巨手和一副“六英尺半的愁容”。他很帅,但很少笑,容貌肃穆高古,演奏时更是面无表情。他活到了1943年,却被称为“19世纪俄罗斯音乐的最后一位大师”-这简直可称恶谥,因为他固守着过时的浪漫和浓烈的俄罗斯音乐风格(二者是如此地相得益彰),常常被人指责为保守与滥情。

但每当夜里关上灯凝神倾听拉赫马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我根本不去理会一些指责。我甘愿被他传染,被那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典型的俄罗斯古歌风格的旋律生长而出的贯穿全曲的难抑而宽广的忧伤传染,在黑暗中分泌我的褪黑色素。




这个主题是如此重要,又是如此突如其来。它不是如通常的协奏曲音乐主题那样,在较长的引子铺叙下,由乐队奏出,而是在一个简短的开头之后,就由钢琴不容分辩地给出。

  • 第一乐章“两个庞大的主题都由钢琴铺陈”,而第一主题又包含了全曲最主要的动机。

  • 第二乐章(间奏曲,慢板)就是这个主题的一组复杂的变奏,其中既有空旷的冥想,又有质朴的民歌气息。不经停顿地,末乐章紧随而来。它象哥萨克的铁蹄一样暴烈、奔突,不断地加速,情绪上却不是金戈铁马的豪迈,而是长歌当哭的悲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26rfog8u&width=500&height=375&auto=0霍洛维茨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属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观和风格,与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有较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曲调气息宽广、舒展优美、忧郁深沉,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和民间风俗的刻画。他的钢琴作品,技巧高超、气势宏大、音响浓郁厚实、力度对比强烈。作为指挥家,诠释格林卡、柴科夫斯基、格里格等作曲家的作品极具特色。

往期拉赫主题:1、音乐短札丨拉赫《钟声》的意象分析丨“如果我能成功地在作品中用钟声表现人类的感情,那是因为我的生命时时处于莫斯科钟声的包围之中。” 2、聆听拉赫玛尼诺夫丨他用乐调弹奏悲剧人生,呼唤美好命运到来丨论拉赫音乐中的民族性和悲剧性丨他何以能与同时代作品的单调乏味截然不同;3、【主题】阿什肯纳齐演绎拉赫《前奏曲》( Rachmaninov 24 Preludes);4、【点评】张烨凯尼诺夫:阿什肯纳齐的钢琴艺术;5、拉赫玛尼诺夫《悲歌》(《幻想小品集》);6、《拉赫玛尼诺夫钢琴独奏小品集》;7、虾米乐友朴云的拉赫玛尼诺夫自选集;8、勋伯格丨音乐是来自俄国的大师丨纪念拉赫玛尼诺夫丨“钢铁是拉赫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想到他的神圣庄严我就无法抑制眼中的泪水。” 9、【荐书】林育:《怎样弹好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10、拉赫玛尼诺夫丨每天五个小时不间断练习,《车尔尼740》、《哈农》是他最为钟爱的练习曲集;11、古典音乐会丨霍洛维茨演奏拉赫《第三钢琴协奏曲》丨“高潮部分的错音不绝于耳,但这恰恰是其亮点所在,因为他将情绪的表达放在了首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