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盘点 | 多维并举,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更精彩

陈春晖 言之有范 2021-07-18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我国有关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政策文件不断出台,从2015年10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到《“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从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到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颁布实施,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越发稳健。



十九大报告中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国家奋斗目标,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我国继续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等改革工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取得新突破,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新提升。


2017年,我国财政在公共文化领域设定了五大主要支出方向:一是支持地方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三是促进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四是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资金、资源和政策的统筹力度,努力形成系统综合的财政文化政策体系;五是改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条件,丰富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目前,“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基本实现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不断提高。


一、立足当下:2017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回眸


1. 文化立法日趋完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在国内正式施行。“文化惠民重在精准落地”,在《保障法》规划的宏伟蓝图下,各地纷纷出台具体举措,将共建共享的精神落到实处。上海市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指引,在全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同时探索建设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制度,试点总分馆制,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社会化管理;通过“文化上海云”平台完善公共文化配送网络,提高远郊地区文化服务配送效率。在配套政策文件的出台方面,湖北省文化厅于2017年制定实施《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考核办法》,发布各市县落实指数和公众满意度指标;安徽省文化厅制定《“十三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要达到全面覆盖、互联互通,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九大召开之后不久,期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图书馆法》)高票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此部《图书馆法》从2001年开始酝酿到现在,历经16载,其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明确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定了图书馆的设施建设、服务运行、数字化、社会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从法律层面约束各地图书馆建设,要求图书馆相关建设必须符合建设标准;以法律形式强调各级人民政府是承担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责任主体,确认了政府在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监督考核、制度保障等方面的职责。同时,该部法律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参与,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上升为法定原则,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方式、所享有的权利和国家基于的扶持政策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图书馆法》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我国的文化法律制度,有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服务效能显著提高


2017年6月,文化部在沪召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提出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多种措施,包括全面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推动形成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学习、宣传、贯彻保障法的生动局面;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提档升级,拓展公共文化设施有效服务半径,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人口集聚进程相匹配;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作一批优秀的群众文艺作品,打造服务品牌;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供给机制,如需求征询反馈机制、群众参与决策机制、按需供给的配送机制、群众评价反馈机制等;强化创新,通过“互联网+”思维,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升级等。


在地方,各级政府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先进经验与做法,上海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基础,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利用数字化科技,推动“科技+公共文化”的创新发展,大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青岛、成都、焦作等地的文化超市采取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北京、天津、合肥、大连、青岛、泉州、惠州等地发行的“文化惠民卡”,将优惠文化产品打包,给群众自主选择权。2017年以来,我国持续深化此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内容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效能提升手段,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3. 依托公共文化服务,激发传统文化时代活力


2017年1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指出,要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激发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行动,从基础工作做起,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17年,在北京第五届惠民文化消费季组委会指导下举办的“2017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提出“匠心共融 设计共生”的口号,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一大批人才的聚集以及一大波资源的整合,试图找寻让传统工艺融入当下、回归生活的方式,为传统非遗技艺的“活化”做出有益的探索;安徽黄山借助城市展示馆、糕饼博物馆、徽菜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构思、造型与艺术多方面展示古徽州文化,同时也折射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文物单位如何在“活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是文化建设过程中永不过时的议题。



二、引领未来:2017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亮点


1. 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不断涌现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许多城市开始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这也成为了推动全民阅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途径。这些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通常设置在公共场所的人流密集处,形态较为新颖,融合互联网、数字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咖啡餐饮等内容,对塑造城市文化、提炼市民精神特质、增强文化治理具有重要的影响。2017年7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依托旗下皖新传媒的“阅+平台”推出“智慧书房”APP,把“共享”的理念引入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创新打造了“全球首家共享书店”——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共享书店的设立在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频次、推动大众阅读上可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立足群众现代文化需求,探索复合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多元、多样、精品、跨业态的功能服务,不断提升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 新式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持续发展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要引导社会资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参与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的建设运营;同年5月,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正式将推广文化领域的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作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推行PPP模式是基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实诉求——供给不均衡、供需脱节以及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急需社会资本的参与帮助解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履行政府职责。



与此同时,文化志愿者也已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健全的文化志愿者组织体系,有助于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了贯彻落实《保障法》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促进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文化部于2017年5月发布《关于开展2017年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详细阐释了我国文化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此外,各个地方也在紧锣密鼓的完善本地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者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自觉主动地加入到了这项工作中,使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专业化、多元化、大众化。


3.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兴起,是民众的迫切愿望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互联网+”热潮下推动文化领域效能提升的抓手。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能够更好的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与市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南京等地均依托互联网,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将网站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组成等平台进行聚合,使得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全天候、全人群、全品种、全自助、全覆盖”的新特点。随着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涌现新需求,以及VR、AR、网络直播、大数据分析等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能够更好的汇聚整合公共文化资源,为区域百姓提供菜单式、订单式、一站式、随时随地的公共文化服务。



4. 网络全覆盖,服务也要全覆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公共文化领域表现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平衡。据统计,全国约9.7万个社区文化中心建有率达到93.8%,而约58万个行政村中只有38.5%建有村文化活动室,建有率仅为66.4%,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贫困地区约40%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面积不达标,难以满足民众使用要求,公共图书馆购书费支出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不同特殊人群之间的服务不平衡,从整体上看,实践中还未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充分,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因此,我国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放在了对特定地区的支持和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上。2017年,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积极推动送戏下乡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各级文艺院团积极开展戏曲和高雅艺术进乡村、进校园活动,国家交响乐团帮助重庆市南岸区北斗村村民建立了当地首支农民管乐队,这支农民管乐队还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在地方,北京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提出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布局,完善农村文化设施网络;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提供无障碍设施、盲文阅读书籍,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湖南省则将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文化脱贫内容纳入全省脱贫攻坚考核指标、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上等级文化馆率、图书馆率、乡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率”“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比例”纳入年度市州党委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以硬性规定促进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度。


参考来源:

1. 中国文化传媒网,《“进入新时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趋势”论坛举办》

2. 光明日报,《公共文化服务这五年:奏响文化惠民的新乐章》

3. 光明日报,《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就述评》

4.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以多样化传播形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新华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百姓“获得感”》

6. 中国经济网,《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创新?》

7. 许镇伟,《公共文化视角下的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思考》


END


后台编辑 | 祁吟墨

校       对 | 朱鑫峰 刘舜欣


推荐阅读

“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成就综述

范周|百年跨越,时代变迁下的公共文化机构政策创新

公共数字文化迎创新,如何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

快来看!保护利用老旧厂房出新政策了!

范周 | 雄安新区:学术担当的未来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