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爱奇艺副总裁戴莹:黄金时代的超级网剧“炼成记”

杨斐然 言之有范 2023-04-03


历经“快餐式”的1.0时代、重塑网台格局的2.0时代,如今的网剧已大步迈进精品化、电影级别制作的3.0时代。从2014年“网剧元年”的情景喜剧《废柴兄弟》,到2015年的《心理罪》,2016年《最好的我们》,再到2017年的《你好,旧时光》《无证之罪》,短短五年,网剧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新时代下,网剧如何取得进一步发展?



戴莹,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资深制作人、监制、互联网“超级网剧”倡导者。于2013年着手组建爱奇艺自制剧部,全面负责网剧开发、投资、制作等工作,并且建立“爱奇艺文学版权库”。代表作品:《心理罪》《最好的我们》《美人为馅》《无证之罪》《你好旧时光》等。


一、“剧浪”来袭,风口已至


2014年,网剧元年。2017年,网剧成年。2018年,网剧再度升级。经过4年的摸爬滚打,互联网影视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机,网络剧“野蛮生长”模式正逐步被“精品化”网络剧战略的新布局所取代,各平台之间的“内容大战”一触即发。



1.回归理性,网剧资本进入“冷静期”


互联网影视就像是一场掘金游戏,在网剧的起步阶段,无数掘金者闻风而至,纷纷转型进军网生影视领域,但只有少数人挖到宝藏赚得盆丰钵满。热钱的涌入使得网剧的制作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却没有带来必然的内容精良。从2017年下半年至今,网剧市场步入了新的整合变革阶段和全新的网生内容时代,无论是市场投资、商业回报、用户口碑、制作水准,整个行业都在快速爆发,影视资本泡沫过后渐趋理性。

 

热钱已走,想好投资回报点才是王道。随着时间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互联网影视行业也经历了一场“优胜劣汰”式的残酷考核。平台判断是团队专业与否的杠杆,当市场淘汰掉不专业的团队之后,“适者生存”留下的必然是优秀团队。如今,整个行业正在向利好方向迈进,影视人也已从“互联网人傻钱多”型转变为精品内容思维。


2.会员数量上涨,付费市场开启


付费市场的开启给当下的内容创作者带来了福音。视频网站从“内容搬运工”转变为“内容生产者”,它背后的商业逻辑是借自制网生积累用户,沉淀老用户,拉动新用户,持续提供优质精品内容。爱奇艺出品的《盗墓笔记》开创了视频行业付费模式新纪元,随着剧目的热播,其会员数量猛然从50万越至500万,如今这个数字更是接近于7000万。纵观整个市场,优酷、腾讯、爱奇艺三家视频网站付费总用户已达上亿规模。由此可见,经过多年努力,视频用户付费习惯正逐渐养成,在这样的前提下,内容创作者生产精品剧目实现内容变现可谓是事半功倍。



会员数量上涨,仍要考虑“折损率”问题。假若一个拥有7000万会员的平台推出一部推理剧,可能只有40%的会员会喜欢,而这40%当中可能只有30%会付费买账观看,这就是所谓的“折损率”。一般来说,会员基数越大,转换率越高。


3.PGC分账,完善商业模式


继网大实行分账盈利模式后,爱奇艺于2016年也推出了“PGC网剧分账”策略。“PGC分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优质网剧内容的生产,通常为合作团队先行开发,然后与视频平台进行合作,以达互利共赢的目的。一方面对于小型网剧制作公司来说,低门槛、高性价比、可操作性强的PGC类作品更容易在网剧分账模式中获利;另一方面对于视频网站来说,通过“分账”模式可以让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也正是由于风险共担,“PGC分账”模式可以倒逼影视公司提高作品质量,利用多种分成方式,反哺内容制作者,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质内容团队加入到网剧开发中。

 

网剧下半场的竞争取决于是否有健全的合作机制。市场上想要做自制剧的团队多达上千个,而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家平台每年的网剧产出量十分有限,大概各平台每年可最多生产30部。数量总和如此之多,市场可接受的总量每年却不过是90部。2017年起,爱奇艺公布“海豚计划”,针对爱奇艺出品的超级网剧进行招标,通过互联网以外的其他收益来进行分成。从一定层面上来讲,制作团队之间的激烈竞争促进了网剧制作内容的不断优化。


二、做好“侦探”,打造爆款网剧


从负责嘉宾对接到场记统筹,从导演助理到MTV独立导演,从销售到独立制片人,这些经历使得戴莹对影视制作的流程和基层工作都十分清晰。基于在实操过程中积累下的专业经验,针对于合作自制剧,她认为制作人其实是在做“侦探”。制作人只有足够专业,才能抓到优秀的人才和题材。


1.一探剧本,题材和第一集


合作自制剧立项第一步:提供人物小传、故事大纲、分集以及3—5集的剧本。垂直领域制作内容有风险,复合型题材仍是视频网站平台的首选。日本的《咒言》是一部典型的针对已婚女性市场的垂直精品制作,剧目的成功打通了垂直领域的上下游,巴黎欧莱雅等一类女性项目也纷纷被吸引过来,但如此垂直开发的剧目风险也是可想而知的。就目前对于爱奇艺来说,还不太敢于涉足这类题材的制作,未来会员数量持续增多,精准专属用户自然才会多。《美人为馅》之所以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题材的复合型——针对女性的推理探案剧。一剧通吃,女性粉丝和探案迷一网打尽。然而,推理探案剧也是有天花板的,因为市场上不敢看这类剧的观众大有所在。

 

目前的网剧用户是90后、00后为主的“网生一代”,他们伴随着美剧、日剧、韩剧成长,审美标准非常高,强情节类型是这一代观众的刚需。想要抓住他们,就要做好故事,情节要紧凑。如果第一集什么都没交代,他们会直接弃剧。所以说,网剧的前三集和前三分钟是至关重要的。


2.二探团队,审美一致


一看团队整体基本面,二看团队项目筹备是否充分。整个团队制片人、摄影和美术,都是专业学院的同学,这种情况下,整个团队的沟通成本和判断力相对来说是一致的。持续精耕细作,扶植新人团队,孵化年轻团队,对于平台的价值提升意义重大。如果团队里有组团和审美很强的制片人,同时配备了新导演,那么只需要去验证新导演的拍摄手法是否适合这个剧。例如,《最好的我们》的导演刘畅之前没有拍过剧,戴莹表示,通过看刘畅之前的短片,发现他青春灵动的视听语言非常适合《最好的我们》,那么在强制片人的基础下,就敢去投年轻新导演做的项目。



《无证之罪》起初并不被看好,因为导演吕行原来拍电视电影的,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周期又完全不同,爱奇艺很担心他会超期,但导演团队和编剧团队做的项目提案很用功,一百多页的项目阐述,把整个项目的灯光、摄影 美术全部想好了调性,从前期筹备到拍摄手法、演员的服装等写得很详细。导演吕行本人据编剧马伪八全程进行创作,对于剧本和人物已经非常熟知,甚至在项目前期亲自到哈尔滨看景,所以换掉他根本不可能。实践证明,这些新导演确实给了市场不小的惊喜。


3.三探演员,扶植新人


演员与角色需要互相成全,网络平台的价值在于“造星”。用艺人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的备播戏有哪些,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一些实力演员可能现在没有大火,但如果备播戏里有十分优秀的剧目,那他的上升空间是无限的,这样演员才是爱奇艺网剧的用人选择。大明星的项目非常有限,爱奇艺也没有一味的去追求哪个明星,《最好的我们》选用刘昊然,当时他的《唐人街探案》还没上映。再比如《余罪》选用张一山,《盗墓笔记》选用杨洋,都是一个角色和演员的相互成全的过程。“造星”而不是用星,没有流量明星加持,好内容可以反过来制造流量明星。


4.四探预算,衡量专业度


预算是衡量团队专业与否的“杠杆”,前提是制片人要足够专业。《河神》《无证之罪》等发行至Netflix并获2018纽约国际电视电影节多项大奖,印证着网生内容精品化进程。各平台要想留存用户,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向市场输送满足消费需求的精品化内容。因此,有限的预算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与那些把大部分预算花在明星上的电视剧相比,网剧倾向于启用“潜力股”新人,很大程度上将演员片酬压缩到了最低,如此才能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内容本身制作本身。


三、超级网剧3.0,迎接“新短剧”时代


创新不止,引领纯网内容风向、网剧的未来不但需要题材内容、IP运营的创新,更需要互动体验和排播方式的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短剧才易形成付费时代,12集的网剧拍出12集电影质量是很难却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1.强势“脱水”,对标美剧


国产剧的发展跟美剧发展历程相似,美剧之所以让观众喜爱,就是因为它非常符合网络用户的需求,快节奏的剧情让观众无法离开屏幕。5月18日,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公布了“短剧计划”,即所有的剧目都只有12集。12集是爱奇艺经过长时间摸索后,认为最符合互联网用户习惯的体量。如果今天还做60或者100集的电视剧,一旦内容不精彩,用户可能随时弃剧。所以现在做最精炼的剧集,既是尊重内容本身也可以有效迎合市场。

 

“追剧”俨然成为网生一代的生活习惯,对标美剧模式的超级网剧将是未来主流。单集45分钟,单季12集,突出类型化、精品化与互动化,使得产品受众更精准、看点更鲜明、主题更多元,引领电影规格、打造电影品质、重塑超级网剧生态格局。


2.追求品质,力求电影质感


提升单集投入,让网剧品质向电影靠拢,业界已渐渐达成共识。在戴莹看来,打造电影质感是必然趋势。观众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一是惊叹于视觉奇观,二是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速度与激情》的优秀镜头和剪辑,自然会使得观众屏蔽剧情等一系列的缺陷。

 

现在年轻人是看美剧韩剧长大的一代,视觉审美高度提升,这个正是中国大部分的内容制作者所欠缺的。用户需求倒逼内容制作,对于平台来说,爱奇艺未来肯定是希望用电影的画面质感和视听语言去讲故事,持续创作能引发年轻人强共鸣的优质内容。

 

网剧春天已来,良心爆款在路上。


(本文根据戴莹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化创意与影视产业高级研修班讲课整理)


END


美    编 | 陈卓


推荐阅读

2018视频行业发展趋势:头部平台寡头化竞争,内容金字塔格局渐成

打造城市文化空间,古镇文化开发新策略

沈望舒丨2016城市文化竞争力排行榜发布,如何塑造城市文化?

案例|城市公共空间如何进行创意营造

世界最具创意的十大艺术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