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变革中的文化产业(下) | 消费战争打响,文化产业未来如何变化
今日看点
未来十年充满不确定性,但十年间的发展与变化确实能革新很多东西。人才培养计划要针对未来五年后到十年后的新兴产业进行匹配。范老师将对未来十年的发展预测做了七点归纳,内容分别为:5G时代的数字文创、AI人工智能、互联网下半场、银发经济、乡村文化消费、新时期中国文化贸易以及新型教育模式。演讲后范周教授对听众的提问做出了精彩回答,这些都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现将发言内容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1
“让光传播的速度更快”
5G背景下的数字文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自2015年起就开始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对数字经济领域进行了宏观规划。数字文化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红利期。
5G是什么概念?
1G时代,出现了模拟技术的无线语音通话,人们可以摆脱限制并随时联系,我们开始进入移动通信时代;2G时代,出现了更高质量的语音通话;3G时代,人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移动端网络在此时呈现井喷式增长;4G时代的到来,让移动网络的速度从绿皮火车直接上升到了高铁的级别。5G时代,高速率、高可靠低延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的特征已经不是让人们更加清晰流畅的观看视频这么简单,5G技术甚至有望进入无人驾驶领域。
技术进步带来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又影响大众对文化消费的预期。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拍摄功能的持续优化,让我们进入“全民创作时代”,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升级,使得文化传播呈现辐射广、速度快、影响大的特点。不仅是文化生产,我们的未来生活因技术进步充满无限可能。
进入5G时代,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改变?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1. 自动驾驶汽车更安全
2. 远程医疗成为可能
3. 实现全景视频
4. 随心所欲的4K超清体验
2
当机器能够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下的新业态
最近十年,许多国家都预见到人工智能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因此专门做了智能化产业发展未来十到十五年的规划。中国政府也于2017年3月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标志着我们向人工智能迈出了步伐。
文化产业如何借AI东风?
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驱动
前沿核心技术的多维应用
以技术为支撑的价值创造
人工智能正在向不同的产业领域、文化领域渗透。未来,教育领域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后,在讲台上授课的老师都不一定是本人了。
3
互联网下半场的商业变革
新型创业的新模式
新型创业的新模式应引起大家的关注。如今B2C、C2C、B2B、C2B、O2O等多种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涌现,商业模式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同时需要注意这是一个不再讲究面向大众的时代,分众才是我们要考虑的。
从C端到B端的商业逻辑
B端商业逻辑,从用户诉求、购买决策、产品设计、消费风险与成交耗时来看,都与C端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而商业模式是整个产业当中利用率最高的部分。中国人口和流量红利正在消失,用人成本的增加成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企业如何发展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呢?
电商的技术突围
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腾讯也在十月进行了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这些互联网的巨无霸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就是为了适应新的业态发展,包括加大对各种智能技术、AI实验室、量子实验室等的投入研发等。阿里也好,百度也好,腾讯也罢,这些站在时代最前沿的企业开始做出了变化,这些变化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普遍共识。
互联网下半场注定充满风险和竞争,我们要摒弃传统的互联网经济经验,重新审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思考新的商业逻辑。在互联网下半场,谁掌握了粉丝即用户、内容即品牌、媒介即渠道、分享经济、社交众筹和游戏化思维者六大定律,谁就掌握了未来。
4
面对老龄化
银发经济中的文创蓝海
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社会正面临严重老龄化的问题。
危机背后的商机
有数据预测,中国老年产业的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和22万亿元,对GDP的拉动将分别达到6%和8%,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这时候的老年人,可能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产业服务的重要对象。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提出过一个理论:专注力是与岁月对抗的力量,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当一个年龄上属老年人的人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很年轻时,他完全可以是精力充沛的。同时我们应该记着,老年人的经验、知识、能力和爱心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力资源是老龄化社会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
面对银发经济,除了思考基础层的养老护理、养老保险、老年医疗等,还应该涉及产业的延伸层,如老年文化消费、老年精神慰藉、老年创业、老年金融等。
未来“新养老”
比如,“普惠养老”,专为老年需求而设计。比如家庭装修,当下市场多以年轻人需求为主,而针对老年人需求开发的智能家居设备将会成为巨大的蓝海。
又比如旅居养老,现在很多老年人进行的是“候鸟式养老”“度假式养老”,比如北方人去海南过冬,这样的生活状态将在未来成为常态。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所谓良性发展中,老年文化消费的供求失衡问题仍然突出。老年人可以消费的场所和产品十分单一,市场对老年人的需求了解不足。
怎么抓住老年人的心?
1.定位老年细分人群,抓住行业痛点。
2.提供定制化、个性化老年人文化产品与服务。
3.发展康养产业,拓展文旅领域新业态。
5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文化消费展望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十年定会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转移。这几年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农民收入正在逐年提升,甚至有些沿海农村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更高,农民正在改变着社会对他们的刻板影响。随着农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习惯的培育提升,农村将成为巨大的经济蓝海。
一、影响农村消费的两个因素
1. 城市化进程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率接近60%,离75%左右的高城市化率还有一段距离。这意味着,农民“进城”的空间仍比较大,很多农民家庭正在为“进城”做准备。
2. 农村生活方式转型
在互联网影响下,农村生活方式发生巨变,一部分留守或返乡的居民,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其消费行为和城市无异,文化消费等逐渐在农民家庭支出中占据了相当比重。
二、农村文化消费与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致购买力不足
2. 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受传统消费观的影响
3. 文化消费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
4. 文化消费市场供给单一
三、农村居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如何协调?
思考农村居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时,首要考虑农村居民的文化需要,同时应该让这两亿村民与城市居民有机交流;把握城市大量有闲有钱阶级到农村创业的群体,他们将互联网新内容、旅游新业态带到农村,这是很惬意的事情,应该给予关注。
6
“一带一路”倡议下
对外文化贸易的新思路
1.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增长点。
201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176.2亿美元,增长18.5%,占比18.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但是“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文化宣传而已,更是 “民心相通” 的文化交流。
2.文化贸易为“一带一路”注入活力
2017年,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联合制作的首部动画片《孔小西与哈基姆》共26集,登上沙特电视荧屏,实现了中国动漫在沙特从无到有的突破。《孔小西与哈基姆》以中沙儿童友谊为主题,融入了中国美食、服饰、功夫等元素,版权已成功转让给22个阿拉伯国家的发行商。通过文化贸易,中国文化走进了沙特普通民众的生活中,使更多人了解到中国的传统与现代。
3.“民心相通”使“一带一路”战略行稳致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国家间关系的交好既要有政府高层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民心灵交流的软助力。也正是如此,“民心相通”被视作“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
4.加强对外宣传渠道建设,传播也是生产力
(1)重视国内主流媒体海外分站的传播力量。
(2) 重视外宣传播产品生产,提炼适合对外传播的元素。
(3)积极利用符合当地交流习惯的新媒体平台发声。
5.重视平台建设,拓展对外文化贸易渠道
北京、上海、深圳建立纷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贸易枢纽平台,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加速“走出去”。艺术节也正在形成有全球影响力的洽谈—孵化—展示—签约的文化贸易平台。中国文化可以走出去绝不是只是依靠所谓的宣传品,一定是靠经贸活动,靠产品说话。我讲过许多次,文化走出去一定是靠文化产品消费的,人家主动消费,主动接触,花钱消费总比免费消费效果更好。
7
教育模式旧貌换新颜
没有围墙的文化产业
全世界100强的高校,70%—80%的学校把他们最好的精品课程用世界各国语言在网上免费放送,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免费选择这样的课程,慕课,“互联网+教育”的全新模式正在一点点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和管理形态。
2017年全球新增了2000多万人学习慕课课程,而慕课学习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7800多万人,超过800所大学参与到慕课中,这些信息都是利好消息,但对于我们这些教育从业人员,也要进行深刻思考。
慕课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 对人才观要有新认识
2. 注意各种新形式的变化
3. 终身学习
未来十年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和人相结合的,而人的素质提高,不能靠一次学历教育就管终生,而要不断出新,也因为这样才要在课程当中提出新的学习模式,包括创业模式、孵化模式,祝愿新的学习模式带来新的启迪。
Q&A环节
Q: 现在PPP模式比较发达,请问您如何看待它对文化产业的影响?PPP模式是与政府合作,那么在国外学习的营销模式在国内适应性如何呢?
A:PPP模式本身是从国外引进,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让企业替政府把要做的事给做了,政府用未来的经营、管理、收费等其他形式来偿还企业前期垫付的建设成本。目前的PPP模式还是良莠不齐,企业帮政府发展这个产业,政府无形之中负债累累,我们的建设速很快,但是这样的债务实际上政府无法负担,债务率过高,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平稳。
但就文化产业角度而言,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部分,应该很好的运用这种模式。PPP模式可以帮助政府透过与企业合作解决政府现在无法解决,但消费者、老百姓们急需的设施建设。
我们常用一个词叫“弯道超车”,但这样的“弯道超车”容易违规,因此现在政府采取的是“变轨超车”的模式,即在“超车”之前,先在制度设计上让企业与政府的合作运作模式符合规定。严格管理,使未来政府的债务限制在合理可控的区间之内。
Q:据我所知,国内电影票价高过许多国家,为什么国家还要取消电影票补呢?
A:我不是很清楚国家取消电影票补的情况,所以不便回答。但是我们在电影这一方面的管理,还要进一步理顺思路,更好适应电影市场的发展。有一个问题是,在电影产业链上,国家采取了很多政府性补贴,也设立了基金协会,但国家支持的政策和资金补贴应该用到点子上,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Q:您在演讲时谈到了文化产业市场化愈趋分众化,请问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A:在文化消费中,消费者的分流现象愈来愈明显,各年龄层各种人的喜好不同,市场分众化是趋势,文化产品应该有针对性。
Q:文化产业涵盖范围太广泛了,很多企业对于文化产业专业出身的学生会感觉泛而不专,因此很多学生不知何处安身?可否提供一些建议?
A:第一,文化产业是个大概念,包括电视、电影、旅游、动漫、广告、会展等等,大学文化产业系就像哲学与数学系的其它学科一样,是个大概念,其中含有许多细分门类。
第二,在这样的大概念中学习了基本原理以后,三年级就划分方向。研究生第一年的学位课也是由基本原理到具体门类学习的过程。
第三,每一个学习文化产业的人在最后,都要根据自己的定位找方向。我本人主要研究文化产业顶层设计,往下会研究区域经济和产业园区建设,那么我的研究生,一定会对这些领域有较多接触。我们学院的其他老师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他们会把一些学生带入这些门类的文化产业道路上。因此,建议学习文化产业的同学,在大概念的学习中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一定要具体落实在一个点上。找到优势与特色,并以深耕。
Q:推动“一带一路”过程中各国开始发生各种各样的文化贸易,但同时这其中也存在很多文化差异,因此想问问在未来十年的中国文化贸易该如何减少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文化折扣?
A:首先,文化差异是永远、必然存在的,文化一致的情况也只是存在于某些特定场景之中,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并不会成为现实,这样的理念存在合理的部分——人类对美好的追求,我们反对战争、反对一切邪恶,反对违背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
但我们必须关注的是文化存在差异的重要性。科学求同,文化求异,这也是为什么文化交流要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也正因为这样,才需要相互包容。文化折扣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我们消费的,人家是否需要,就其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歧义。这也是 “一带一路”和“民心相通”过程经常出现的担忧。“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需要更多尊重与包容,在其中找到文化交流最大的公约数。
Q:请问全域旅游未来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和康养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A:我简单说一下我的感受。全域旅游是当前旅游的新特点,也是我们在旅游上一个观念的转变。过去的旅游往往局限在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的观光上,但现在旅游概念已经变宽泛了,例如工业游、研学游、体验游等,这些就属于全域旅游的范畴。全域旅游突破了过去我们给旅游设定的表现形式,驾游、深度体验游等都出现了,更重要的是,旅游和文化的相互交融越来越多。
Q:您在讲座中提到,现在的手机出现许多如短视频等的新兴业态和发展趋势,这些新业态难免对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形成一些挑战,那么政府应该对这些新业态管理持一个怎样的基本态度?以及应该做出哪些改变来适应新业态的发展趋势?
A:很多新业态政府确实看到了,但是很多政府的管理者与新业态的关联度不大,比如说抖音,很少有政府管理人员自己玩抖音,他们缺乏体验。其次,表现形式,政府的工作会比平时人们的表现形式相对规范,有一些套路是政府必须要遵守和维持的,因此这些新业态对于很多政府管理人员没有充足的准备。
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我有这样几个建议:
第一、我们要学习和认识新业态。
第二、对新业态当中的种种现象与可能,持谨慎态度去观察,“让子弹飞一会儿”。
第三、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认为作为一个开明的政府,不要大惊小怪,应该让它们在发展当中不断完善。
END
美 编 | 王径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