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古老中国的真正“底色”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2019年7月中旬,范周教授带领27名硕博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师来到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安各庄乡易水湖畔的新东古县村,开展了一场为期六天、别开生面的读书学习交流会。读书会过后,研究生们有何感想?本篇选取曹峰、邵方、林馥涵、谭雅静四位同学的读书体会,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曹峰:乡村,古老中国的真正“底色”



乡村,唯恐避之不及,却又一心扎根。爱之恨之,它就在那里,让你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它才是五千多年真正的中国“底色”。乡村于知识分子而言,有着太多的五味杂陈:失意落魄、叶落归根、战乱避世等等。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世情怀,这不是单纯的逃避,而是“色即是空”的看破尘世。因此,要想体验中国、认识中国、融入中国,乡村是必然要来走一走、看一看、住一住的。这次易水湖畔的读书会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份愿望。


中国文化起源于乡村,盛行于乡村。虽说经历了多次战乱与改造,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次的城市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它始终是中国社会文化生态的“涵养地”。究其原因,毛泽东、梁漱溟和费孝通等有志之士皆表达了看法。中国乡村源于家庭,而又不止于家庭。家庭不散,乡村定存;伦理稳固,乡村稳定。此次乡村调研,给了我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


其一,家庭是维系乡村的发展纽带。在新东古县村,我们首先问这个村里什么姓最多。姓氏,这一血缘宗族的烙印,深刻的印在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血缘宗族绝无法单一个人支撑,必然有赖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结合体。新东古县村的民宿农家乐为其一大特色,也是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升级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其中几家,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第二家调研结束之时,男主人主动带我们到了下一家民宿,问其第三家户主姓氏,主动说道“是我的亲戚”。这样一种“枝干效应”在中国乡村还是很普遍的。近代以来经历过多次冲击的乡村纽带依然稳固,仍在维系着乡村的发展。


其二,观念是制约乡村发展的枷锁。晨间,去爬山的路上偶遇一农妇在一亩不到的山地耕种玉米。其长势实在堪忧,粗略一算玉米收成也就八九百。若换做药材,收入可能相比玉米也会有所增加。不禁思索,制约乡村发展的关键原因何如。于外人而言,基础设施、教育程度、资源程度等等不一而足,都有很大问题。


笔者认为观念是核心问题。正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意识又来源于实践”。若一直困囿于一地,不与外界接触,限制了其观念的更新,观念不更新又导致其行动无法提升,因而容易造成一种往复的负循环。中国人的安土重迁、小富即安,又极大地限制了乡村居民向外探求的积极性。这诚然是一种理论的假设,完全闭塞的乡村则是少之又少,因而交流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当下互联网的介入,在这样一个乡村已成为了普遍。居民闲暇时光偶尔还会玩玩手机上上网,也多局限于刷火山视频、抖音视频等。无法发挥互联网的学习效用,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一点。所以发展还在于乡村居民是否有积极主动思考求变的想法。


邵方:易水湖畔,倾听儒家道家的智慧



结束了几天易水湖的农家生活,回到了熟悉的定福庄。现在留下的是“易水湖后遗症”,每天可以6点多自然醒来。我起初还不太理解为什么老师要带我们去山里读书,现在想想这几天的乡野之趣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经历,更是收获满满。


在读书会上,范周老师和熊海峰老师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了读书的问题。海峰老师是从现阶段的出发,结合自己所做的项目给予我们了建议:所读之书所做之事一定要和人生的终极目标结合起来。我想了想,我们已经到了研究生的阶段,自我的基本知识体系和认知方式都已经基本成型了,如果再泛泛读书,势必会浪费掉我们大量的时间。像做项目一样去读书,是适合正在快速成长的青年阅读之道。范老师则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谈读书,他强调我们不仅要读政史哲还要阅读“经管艺”,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我们不能只读自己的本专业的读书,更是要开阔眼界。尤其是哲学和历史,我认为是文科研究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次我们一起读了两本经典,一本是儒家经典《论语》,一本是道家经典《道德经》。读《道德经》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典故的出处,我可能更加偏爱老子一些,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心态老了呢?我还是喜欢道家的哲学与智慧,以柔克刚、润物细无声。其中有篇谈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也不禁想起来了陈丹青先生谈过:年轻时,想买大房子,开好车,有迷人的伴侣。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但要搞清楚,这是欲望不是理想。读到的这句话,一直警醒我到现在。也希望因此能分清,谁是完全被欲望野心虚荣驱使,谁又是有理想、破边界、做事情的人。永远选择和后者站在一起。


林馥涵:无用的书同样重要



这次的读书会,师生一起研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半个多世纪前完书的《乡土中国》放置在现代农村的语境下仍然具有鞭辟入里的观察力,比如,第一章中关于城里人对乡村人带有蔑视的评价“土气”的论述,这种土气在剥离了城市场域的叙述后,确实对中国大部分的基层社会——乡土社会的人们最实质性的概括,这种土气内化为人对环境的理解——将土地改造为耕地,甚至到了关外塞上草原,仍旧不改,对土地的想象完全被塑造成型了,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工业社会随遇而定居,都在这个子集之外。这让我联想到日常生活中“迷信”经验反而受困于经验之中的经历,人们很难抵抗经验的诱惑,或是说经验的开拓有时是无迹可寻的,就像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石碑的出现,使得猩猩顿悟到“使用工具”,也开启了文明,而从用骨头打死另一部落的猩猩,到太空飞船,都是人类对使用工具这一概念的形式演变。


在讲座分享中,老师谈到的“项目读书法”回应了读书会的方法论问题。老师提到应该有轴心去进行阅读,亦即《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的主题阅读,这和无目的地随手抓起一本书来阅读相比,系统性和注意力的要求更高,当然也带着很强的目的导向性。但可以理解的是,这个建议的提出是具有阶段性的,建立在大家都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和经验之上,进入了一个“要不要阅读?如何更好地阅读?”等问题的阶段,作为对这一阶段迷惑的答疑。但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实则是不够的,无用的书同样重要,比如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很多现在喜欢的东西都是来源于童年经验,在那个时候父母长辈并没有对我的兴趣选择进行过多的干涉,我发展起来的兴趣甚至是每一个重要选择来源于自我摸索,和对偏好环境的耳濡目染。


谭雅静: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出有烟火气的学问



每个人对读书的感悟是不同的,或者是知识的积累或者是眼界的开拓,又或者是找到感情的共振。此次读书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的拓展。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书无疑成了我拓展人生的道路。这29本书跨越了学科的界限,从《极简经济学》《社会学想象力》《艺术的故事》《二十世纪简史》到《少有人走的路》《理解媒介》,我们从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学、历史学以及心理学和传播学一路阅读过来,了解每个学科的研究视角,书写范式和研究方法,是一次跨学科的阅读体验。同时这些书也让我们跨越了物理空间,从《第三空间》《乡村建设理论》《城市与城市文化》在乡村到城市再到跨越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社会空间游走。阅读带领我们突破了国土边境,从中国的《新乡土中国》到日本的《菊与刀》《无缘社会》再到《论美国的文化》,一次次观察和审视国家间的现实国情和求存异的共同发展的基础。阅读书籍使我们突破的时间空的束缚,让我们可以对同一问题不同时期进行关照,从《乡土中国》与《江村经济》到《新乡土中国》,让我们对中国近八十年的农村社会的变迁有了一个更加整体性的了解。从理论到方法,从经典著作到畅销书籍,这次读书会都纷纷带给我们新的阅读体验。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此次易水湖之行,除了阅读、学习、爬山涉水、下厨房做菜、篝火弹唱,我们还深入农家,和老人小孩,农民医生经营户交谈。我深深体会到,做学问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先把人做好了,学问才能够真正写在大地上,也才能做出有烟火气的学问。 


END


美   编 | 张园园


推荐阅读

与古人对话,探寻“道”与“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才是根本!

读书要去乡村?是不是有些形式主义?

易水湖视频花絮 | 不只读书,我们还过着向往的生活

从“文字下乡”到“文化下乡” ——谈《乡土中国》的乡村文化需求与嬗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