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去乡村?是不是有些形式主义?
今日看点
2019年7月中旬,范周教授带领27名硕博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师来到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安各庄乡易水湖畔的新东古县村,开展了一场为期六天、别开生面的读书学习交流会。读书会过后,研究生们有何感想?本篇选取李培峰、王菲菲、刘小炜、赵紫来四位同学的的读书体会,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李培峰: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读书要去乡村?是不是有些形式主义?然而,在这六天里,封闭的环境、半军事化的作息,让我们在规律的锻炼、严格的管理、紧凑的安排中,通过密集的阅读、安静的思考、充分的交流、及时的分享,再次找到读书的乐趣。
个人读书汇报体会的分享,让我发现了几本自己感兴趣希望深度阅读的书籍;易水湖畔,范老师带我们共同诵读《论语》《道德经》,熟悉的经典中重温古圣先贤的智慧,也让我似乎领略到古代先贤与弟子置身于自然山水产生各种文学哲学思考的韵味。自学《乡土中国》,感受70多年前费孝通先生对中国基层社会的探索,于细微处现真知灼见,先生的洞察力令人敬佩。结合一天的在新东古县村走村入户的实地调研,对书中提到的乡村社会本色、差序格局以及礼俗社会等乡村社会的本质,在新时代有新的体现,依旧真实而深刻,更让我们深深沉思,新的历史时代,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如何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实现文化脱贫,还有很多事情去做。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底如何读书、如何做学问,范老师和熊老师从治学之道所需要的学术素养、读书与做项目之间的关系,深入读书方法,指导学问之道,在方法论方面进行理论概括和逻辑提升,如醍醐灌顶,甘之如饴。
想着这几天的易水湖读书会,脑子里闪现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讲学的情景,朱熹说:“入学工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己定,虽不免逐物,及收归来,也有个安顿处。”朱熹告诉他的学生:“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大儒朱熹将“静坐”与“读书”联系起来,要求读书治学首先需要安心,所谓“须是静方可为学”,心绪不宁是无法读书学习的。这样想来,易水湖畔读书活动就是延续中国自古以来求学问道的传统和路径,对“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进行的一种实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的是另一种形式的“静坐”,与古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核心都是将静心作为求学问道的入门功夫,和读书的“安顿处”。形式上的安静带来了内心的宁静,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乡村,甚至收了手机,以收散漫之心,凝思虑之神,在这里晨练,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开展乡村调研,在这里体悟学问治学之道,在这里体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髓。社会在进步,方法论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读书治学之道亦然,改变的只是形式,读书治学的本质未变。
易水湖读书会虽已结束,但消化吸收仍在继续,读书治学之路在继续。纵然日后工作生活中不会再有如易水湖读书这样的封闭读书的机会,但要坚守的是学习的初心,要坚持的是思考的定力。结庐在人境,要做到无车马之喧,静心的修炼要继续,方可潜心读书与治学。都说翟天临事件为中国学术研究敲了警钟,但学院几年来默默无闻地践行着古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和格物致知的读书治学传统,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学、研于一体的教学研究单位,也就顺理成章了。有幸在这里学习读书,不亦乐乎。我想,未来的读书治学之路,要做到身处闹市而静心、面对诱惑而自省,这应该就是我易水湖之行的最大收获了。
王菲菲:为什么要读原著?
碎片化阅读时代,信息过载,人心焦躁,用完整的时间阅读经典慢慢地成为了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我们被泛娱乐、不费脑子的信息包围,被短视频吸引,为游戏沉迷。即使我们都懂静心读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在纷繁的环境之中,保持纯粹的读书心境也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这六天的集中读书对于我来说像是把我从信息时代解救出来,“回到最原始的时代”,去体悟《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体悟《乡土中国》中的乡村,体悟孔子的哲学思想。
1
经典有什么用?
读原著裨益良多,为什么人们还是更偏爱影视综艺也不选择去读原著呢?——因为读原著并不容易。原著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诞生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它不是为了讨好读者而诞生的。宋朝理学大师陆九渊说过:“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读经典原著和原理讲究精读,范周老师在领读的过程中也一再强调要慢下来,静下心来读书,因此在易水湖的这几天精读书目的过程中,使我有了一瞬的内心安定,也理解了许多语句背后的意味深长。
2
人人都知,人人都不知
——读《论语》有感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论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著作,从初中课本中就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名句名段的背诵,不过,完全通读整部《论语》的现代人,真不多。
首先,《论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基础精神面貌。《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也是2500年中国历史上最广泛的基础教材。“子曰”变成了人们口中最常出现的话语,这代代相传的经典文本,是中国人民精神传统的集结,也是最原始的基因图谱。第二,《论语》飞针走线,穿起了超大规模的中国社会。《论语》中最核心的是“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如何入孝出悌,怎么对待父母、对待兄长出发,怎么对待朋友、对待上司,怎么对待君主和国家,在《论语》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方法论。第三,《论语》塑造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温良恭俭让”,这是传统中国人格理想的模板。中国一直讲求谦让、君子、礼仪,这样一个礼仪之邦的社会共识从何而来,《论语》功不可没。
总之,《论语》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更加佩服孔子的“人情通透”。通过对它的逐字阅读,我感受到了读原著和读经典的意义,回京后,我也会通过各种方式看对于《论语》的不同解析,这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自己的思辨。以上便是我在易水湖读书会中的最大感悟,望自己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更多地阅读原著。
刘小炜:读典使人明理,实践使人识世
易水湖读书会成为我这个夏天最深刻的回忆:我们一起阅读经典,分享体会,交换意见,聆听教导,实践调研;我们一同早起晨练,规范作息,村间散步,侃侃聊聊,可歌可舞。体会颇深,在此谈谈切身感受。
1
读典使人明理
按理说,《论语》《道德经》应当是小学、初中的荐读书目。然而在去易水湖读书会之前,我对这两本经典的深刻认知只是停留在初中、高中时语文书上的精选片段。“见贤思齐”“温故知新”“风乎舞雩,咏而归”等脍炙人口的佳句可以说人人知晓,但孔子与学生们交谈时说的俏皮话比如“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对饮食的研究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和一连串的“不食”,便未必见得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仔细思索,这也许涉及到系统化和碎片化学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问题。小初高时期的学生,其主要任务在于学习基础知识和了解传统文化,对经典中的精华部分认真传扬,而经典中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内容则需要老师和家长多加引导,从这个角度上看当时的语文课本中对《论语》进行摘抄和节选是有道理的。但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基本成熟,经历也相对丰富,这时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分辨好坏,深刻地理解古人思想的精髓和局限。特别是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专业,整体地、全面地、系统地学习与研究古代经典能帮助我们对古代文艺有辩证地认识,对当今的一些文化现象有溯源地渠道,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
2
实践使人识世
这次读书会除了阅读书籍,还安排了“美丽乡村”的田野调查。虽然不是第一次到乡村里生活,但这的确是我第一次实际下乡入户调研。熊海峰老师带队,我与其他五位同学一起到了新东古县深处、与易水湖景区干系鲜少的几户人家去,在唠家常的过程中了解他们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绝知此事要躬行”。和平常我们在电视上书本上看到的贫困、疾病和孤独不一样,和一些孤寡老人直接面对面接触时,在他们风轻云淡甚至笑着谈到自己不算幸福的生活时,我看到了乡村空心化的一角、看到了村子里的贫富差距,看到了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由此推及,我意识到“扶贫”二字比我想象中要更加无私,我意识到自己现在能舒舒服服坐在教室里学习知识的幸福,因为我很难不去对比过去二十年自以为“苦”的瞬间和我所没意识到的“福”的瞬间。老师传授的、影像资料上的和书本所接触的知识和信息需要一个内化到自身,再外化到行为的过程,加速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应当是用脚去丈量地实践活动。我需要更多地“接地气”。
赵紫来:
书卷求新缘知易,山川问道是行难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时光如水,盛夏旋至,7月10号到15号,在范周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河北易县新东古县村易水湖畔,在田园湖山中晨起登高而望,半晌读书分享,探寻一份远离都市的难得的清幽旷远。此刻,当我结束读书会,回到学校,回顾在易水湖畔同师门诸位度过的这些日子,六天五夜,点点滴滴,身心放松之余,更有智识的增长和对生活的领悟。
1
书香:走近先贤,重温经典
易水湖读书会期间,同门师友分享的书籍林林总总,涵盖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世界级的经典名著,但要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大家花了整整两个晚上的时间集体诵读的《论语》。说实话,我每一次读《论语》,都会觉得,我更喜欢论语里的那个孔子——比起后世儒家门生解读下的孔子,《论语》里的孔子要直率多了,可爱多了,真实多了。他恪守周礼,穿着得体,喜欢安安静静的发呆,喜欢有事没事发牢骚,做一些每个老头都会做的事情,却仍能在言谈举止见流露出令人钦佩的智慧和胆识。
2
学术:采百家蜜,成自家言
在14号上午,范周教授就“学术素养和读书方法”同大家分享并探讨了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提出了博览群书做学问、阅读经典铸基础、思辨批判重创新等治学之道,鼓励大家摆脱一切束缚,博览群书,凡是有价值、可借鉴的,大可以为我所用,对于经典名著的认真研读是打好学术基础的重要前提。同时指出,“学而不思则罔”,要在读百家书的过程中,坚持独立思考,敢于大胆质疑,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攀登新的知识高峰,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断超越自我。老师的讲座观念鲜明,实例丰富,很接地气,加之结合了自己从教近三十年的经历,所以更让人信服。作为学术道路上的年青人,在仰望星空,胸怀大志的前提下,更要脚踏实地,下笨功夫,做真学问,纵使前路坎坷艰难,也因着追求的心不老而无愧青春。
3
为人: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在整个读书会期间,老师不只教大家做学问,更教大家如何做人,做一个靠谱的人,做生活的有心人。这让我想起了《史记·乐毅列传》里的:“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做事情既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既要善于做事,更要善于把事做成。古贤之教诲于今日看来依然闪耀着思想智慧的光芒,更成为国人为人、做事的准则。我所理解的 “善始善终”一向是人们所推崇的君子之德,是为人做事要贯彻始终的认真态度;而“善作善成”则是方法得当下得来的好成果。在平日里,这两句话曾给予我战胜恐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达成了一个又一个青春阶段的小目标,更让我在世事的体验里,锤炼了性格,磨砺了心性。
END
美 编 | 王径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