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文化强国建设呼唤人才培养新变化
今日看点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10月30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晓晖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关系到文化强国建设的厚度,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产业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既要“顶天”顺应时代要求,又要“立地”深耕发展实际。
一、朝阳产业呼唤高素质人才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要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任务上推进。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用人才的力量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视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文化创新创造,是个性化的创造。
文化产业运行过程中,由知识、文化、技能、观念和创造力等因素形成创意,创意来源于思想,需要以文化产业中的专业创意人才为支撑。文化产品对生产主要依靠文化创意人才的知识、灵感和创造力。优秀的人才是创意的基础,创意人才不足,将会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朝阳产业”更呼唤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人才,也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片来源于pixabay
当前,文化产业人才不仅存在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而且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也非常突出。首先,在人才培养的体系上,对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没有充分把握,与文化市场的快速变化不相匹配。其次,理论与专业实践结合程度较低,最后,跨界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等跨界人才明显不足。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如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当前更为紧要思考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如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1
“立德树人”引领育人全过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写到,“一个国家的兴起,有时首先表现为文化意识形态的变革,这种变革本质上是一种旨在彻底涤清人们意识底层顽固守旧观念的力量的兴起,引发经济和政治系统的变化”,因而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强化价值引领,用开放的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在先进的理念中体悟文化在社会中的巨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更要坚持守正创新,这关系着民族的前途和未来,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这是所有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抓住的灵魂。
图片来源于pixabay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立德树人渗透到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事务管理、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产业的专业思政化建设,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之中。在思政化教学中,要强化价值引领,用家国情怀激发学习兴趣,在文化产业知识入门中体悟文化在社会中的巨大力量。
2
理论实践并重,锤炼过硬本领
文化产业专业相较于其他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专业,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学以致用的硬本领,对于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新业态新模式要有足够的把握。要根据文化产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全面完整的实践过程,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要以扎实的理论为前提,要真正发挥实践的作用,不能草草了事,“水过地皮不湿”。
实践环节离不开各类支撑设施建设。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变革发展,文化的生产、传播方式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而体验是连接用户与文化产品,形成情感共鸣的关键,交互娱乐、裸眼3D显示等手段给内容设计和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也为高校引入相关设施提供了便利条件。
目前,国内高校已经或正在建设的相关平台包括山东大学“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实验室、仰恩大学“VR沉浸式教学与创客培育实验室”、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北京电影学院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等。通过接触最新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生能够了解基于互联网的文化科技生态,掌握最新的文化科技融合前沿,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减少实践调研成本。
3
“三创”联动,助飞成长成才
文化产业人才与传统人才相比,更具有融合性,不仅需要具备基本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还需要具备多样的知识结构,能够将各类资源整合起来,从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从文化产业人才的素质来说,智力和知识是基础,同时也需要文化艺术鉴赏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感性思维和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
目前高校的“三创”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均衡,部分院校对“三创”意识理解不够到位,忽视创业资源的累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部分创新创业教学过于功利化。一些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只有少部分高校能够基于地方和学校特色进行培养。
在“三创”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结构,将通用型人才和特色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分阶段连贯性培养,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进行差别化培养,构建多维化的教学理念。构建产学研协同平台,把智力资源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将实战训练、实习、论文创作等有机结合,在实战训练中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成果产出常态化。让“三创”真正贯穿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良好的学校全力帮扶、市场积极引导、社会发力支持的良性互动局面。
2020北京文创大赛决赛现场
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于9月28日落下帷幕,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今年的北京文创大赛服务方之一,主要负责大赛的媒体服务工作。在这次特殊的社会实践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有超过100名学生参与到大赛的实践当中,承担了媒体渠道拓展、项目对接、内容策划与生产、编辑校对等工作。参加实践等同学纷纷表示,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比纯粹上课更过瘾,因为看到了上百个项目的比赛全过程,比老师上课讲的案例要更为生动丰富,同时,还通过这个平台与众多兄弟院校的大学生们交流学习,拓宽了自身的视野。
4
特色项目支撑,推动跨界人才培养体系
文化产业各类项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各类文化项目的策划、管理、设计、运营等实践是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要用市场需求引导学生的科研创新和作品创作,保证学生获取信息、发布成果渠道顺畅。要主动引导学生将自身的项目设计同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战略相贴近,面向社会,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将项目与各类文化创意比赛,“互联网+”、“创青春”竞赛对接,在项目路演和竞赛中不断完善项目细节,鼓励成熟的项目在学校创业孵化器中落地,创造更大价值。
图片来源于pixabay
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企业需求、资本需求推动着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断加速。跨界涉及多领域、多行业,更具有综合性,跨界人才要融多方所长,同时聚焦一点发力,把握好博与专的关系。当前,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融合程度越来越高,也催生了不少新业态等产生,人才培养要适应业态变化,站在业界等最前沿把握跨界人才所需要的各项能力,通过跨行业、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进一步适应文化产业和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变化。
面向“十四五”,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积极应对时代变化,探索总结适合学科和产业发展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又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积累培育技术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的经验。在培养的过程中,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要协同发力,为国家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助推文化强国建设。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强的信心。在未来,文化产业从业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前景。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美编 | 吕璐芳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往期 · 推荐
大漠、大山、大湖、大草原——描绘内蒙古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大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