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 | 唱响环京文旅发展的内蒙长调
今日看点
5月19日,华北五省首届环京旅游发展合作峰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举行。峰会聚焦华北五省文化旅游合作发展问题,共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新业态、新发展。会上范周教授发表名为《聚焦“十四五”打造环北京文旅城市圈》的主题演讲,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现将发言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本文字数:5002字
阅读时间:13分钟
京津冀晋蒙五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在文化共通、产业互动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空间最大,跨度最大的地区,在环北京文旅产业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以独特的文旅资源和广袤的物理空间为环京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无数可能性,也必将为环京文旅融合大发展这部协奏曲唱响内蒙长调。内蒙古自治区在文旅产业发展思路上需要“音调高亢”,大开大合;在空间布局上需要“音域宽广”,纵横捭阖;在项目选择上需要“旋律跌宕”,引人入胜。
发展思路上,大开大合求创新
2019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83.1亿元,比2018年增长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3%,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相关数据表明,近三年自治区文化经济呈现波动上升,全区规上文化企业规模体量与经济实力不匹配,在同类型9省区中处于中游,这也说明自治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仍然有具有较大上升空间。旅游业方面,除去2020年疫情带来的影响,2017至2019年间的综合收入也在稳步上升。因此,在环京文旅大发展的洪流中,内蒙古自治区需要释放潜力,立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谋求内蒙古自治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跳出“内蒙”看“内蒙”。抓牢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特色,打造“心灵牧场”。文旅发展定位要与游客需求匹配,现代都市生活紧张喧躁,广大人民迫切需要身体放松、心情释放、呵护自我、回归本真。内蒙古自治区独有的广阔地理环境符合“豪迈自然”的文化符号,“先天”适合打造草原、乡间、田野为返朴归宁的“心灵牧场”。通过“质朴”和“智能”的完美衔接,让“在网”与“在地”实时切换。同时,草原、沙漠、田野、乡间处处体现中国美学妙造自然的意境,让游客在“气象一派”中感悟生态、生机与生命,让游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释放疲惫,在内蒙古辽阔大地的每一处小景中都能实现心灵回归,打造出不同于环北京其他四地区文旅的“内蒙场景”。
二是资源开发注重“谈古论今”。深入挖掘内蒙古自治区优质历史文化资源,在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外,还要将“古”与“今”相结合,即“古”的历史资源同“今”的现代开发手段结合,同文化创意表达方式结合。着力打造多条既具有自然风情又满怀历史文化的经典旅游线路,如越野爱好者沙漠探险、中老年怀旧草原列车、红色旅游等富含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将特色文化要素融入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旅游地点,让历史文化资源为“讲好内蒙古故事”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产业发展需要气韵生动、情满草原。民族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重在打造“情感文化符号”:民族情、家国情、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美好情感汇聚在内蒙古自治区热情广袤的土地上。“热情好客”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淳朴民风,“开阔豪迈”是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在环京文化旅游发展中,内蒙古自治区需要不断加强对地方文化性格、文化情感、文化情怀的淬炼,让草原文旅高度彰显“青青子吟,悠悠我心”的情思悠长,凸显大草原对八方来客的相思萦怀。
四是“上云用数赋智”,坚持科技创新破局赋能。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数字化进程,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和文旅产业、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互为补充。要将文旅产业与自治区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要素深度融合,在其内部注入文化、生态、科技要素,将文旅业增长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变粗放、外延、低端式的文旅产业为集约、内涵、高层级发展模式。同时,主动布局,精准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双向发展战略,做好传统企业和数字企业的嫁接桥梁,以“上云用数赋智”的发展思路实现现代文旅产业的创新融合。
空间布局上,“音域宽广”各显其能
依托空间布局和资源禀赋,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形成以呼包鄂为引领,东、西部为助推的“一体多极”文旅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发展面对环京文旅协调共建的新历史机遇,需要盘算好家底,整合好资源。也就是说,要先在内部实现市场要素的有效融通流动,实现空间优化增长,以空间带动市场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更好地进入环京大文旅圈。在现有自然景观、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上,将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成“一核、三带、多圈”的文化空间,更好地发挥内蒙古自治区广阔区域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带动优势以及特色资源的带动作用,促进全域文旅产业的发展,夯实全区文化产业和经济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 |
图片来源于腾格里新闻 ▲
01.
一核:呼和浩特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整体优势巨大。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时,应突出呼和浩特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发挥丰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支撑作用,以呼和浩特为自治区首要节点性城市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打造呼和浩特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并以此为核心聚合文化创意、文化产品、文化企业、文化市场,加强首府内外、自治区内外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扩大文化消费,强化和提升对外宣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创意的品牌能力和水平。
02.
三带
综合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自然景观、人文资源、文旅景区、历史发展脉络、政策导向等内容,结合文旅消费趋势以及文旅产业市场动态、内蒙古自治区文旅空间布局,可划分为沙漠探险旅游带、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和草原生态旅游带,通过带状的空间布局促进区域文旅产业发展。
01
沙漠探险旅游带
全面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沙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阿拉善沙漠等沙漠片区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提升沙漠旅游发展条件。聚焦沙漠探险旅游,建设自治区沙漠探险旅游带,营造沙漠驰骋、天地在心的盎然野趣氛围,持续打造巴干吉林沙漠探险线路、响沙湾旅游景区、“来沙漠看海”品牌等沙漠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02
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自治区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推动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健康有序发展,使自治区沿黄旗县的文旅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重点打造一批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节点城市和景观,以晋、冀、蒙三地交界的丰镇市,晋、蒙交界处的老牛湾为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建设示范区,以县域为基础、A级景区和景点为支撑,实现全流域差异化发展。
03
草原生态旅游带
串联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六大草原资源,谋划草原特色旅游品牌,打造高品质草原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草原驿站、旅客集散地,为草原音乐美食节、草原星空游等草原旅游业态提供高质量的承载空间;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旅游服务水平为基础,稳步推进草原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
03.
多圈
在各盟市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文旅发展优势基础之上,根据区域特色和全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打造文化+农牧产品交易中心(圈)、民族服饰交易中心(圈)、大漠奇石交易中心(圈)、赤峰辽文化圈、包头工业旅游圈、红色文化研学圈、乌阿海满旅游圈。发挥东中西部各盟市区域特色的优势,以“文化+”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新增长极。
项目选择上,“旋律跌宕”引人入胜
文旅空间布局要依托重点企业和重大文化项目,形成以“项目落地”带动全区文旅发展的思路。要充分挖掘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优势,实现文旅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出不同的内蒙风味,实现“文化项目+旅游+味道+好货+直播+记忆”全生态运作。同时,各盟市之间既要发挥各自特色,又要实现整合平衡,实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的全域覆盖、全时开展、全员参与,从而实现全域融入环京文化旅游建设中去。
一是农牧文化提升类项目。譬如“特色农业+文旅发展” 。以全区重要农牧业产区以及周边节点城市为中心,在已有产业和农牧区基础上打造高端农牧产业园区品牌,以集近郊游、亲子游、体验游等多重互动、参与、深度体验类文旅项目为支撑,丰富城镇居民休闲娱乐方式,打造中国牛节、丰收节、草场节等特色“农牧业+节庆活动”,塑造内蒙古自治区“亲农爱牧”文旅品牌。
二是工业遗址“文化创生”类项目。围绕包钢、北重等重工业和军工业资源,推进老旧厂房改造升级利用。通过高水平的文化创意思维,打磨红色工业文化旅游、军工模型参观等特色工业旅游线路,建设工业博物馆、文化展示馆、特色文创园区等文旅空间,推动工业旅游高端展览、论坛讲座、手作工作坊和人才交流等项目落地。丰富工业旅游内容,提升旅游体验,同时扩宽工业旅游受众人群,开发全龄域、全覆盖的特色工业旅游文化产品。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方兵器城 ▲
三是“无中生有”类创意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文旅资源禀赋深厚,参与环京文旅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文旅资源的特色,用“无中生有,出其不意”的方式打造特色文创项目。譬如多角度开发“星空”夜经济。草原追星,逐梦太空;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内蒙古自治区海拔较高且地势开阔,为开发草原星空研学游项目提供了天然的基础条件。未来,“星空”夜经济将成为环京文旅圈中的重要特色品牌项目。又如反季节冰雪类项目。依托现在冬季那达慕,探索多类型的冬季冰雪类活动,构建内蒙“一青二白”的新型文旅项目。“青”的是草原;“二白”,一是以冰雪白为特征的冬季体育休闲活动,一是以羊、奶为特色的文旅餐饮品牌。
四是域外资源集聚类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地大物博,空间广阔,有利于环京相关资源的聚合,尤其有利于京津冀文化资源的转移与异域重建与重构。譬如,将北京时尚产业引流到内蒙古自治区,在与当地服饰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打造特色东北亚时尚产业园区。或是因为北京域内空间不足,通过企业异地集聚,向外地延伸形成产业集群,在内蒙古自治区或者呼市打造内蒙-北京文创园。或是引入港澳台文化企业与资本,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澳门文化产业园区等等。
五是文旅智慧型项目。5G、AI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加快了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全新的文旅新场景,有效提升了文旅品质。一方面,区域特色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融入旅游项目,以文化旅游更好地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构建文旅产业新基建,以智慧化带动产品、管理、消费升级,推进五地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环北京文旅产业迈向数字化发展。譬如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五地区网上平台线路搜索、景点预约客流量实时监控等个性化服务。
环京文化旅游发展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内,需要统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实现以草原、森林、湖泊、冰雪为自然主题和以民俗历史文化为人文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强内蒙古自治区红色旅游、长城文化公园、黄河几字湾等文旅项目的开发,形成 “亮丽内蒙古”核心文旅品牌,建立健全营销体系,形成媒体融合传播新格局。对外,加强区域联合营销推广和整合传播,提升区域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而对于整个京津冀晋蒙而言,打造环京文旅产业,需要充分结合五地区自然及文化旅游资源特质,协调创新开发区域文旅产品体系。同时,以旅游带动五地区间特色文化发展,凸显华北五省文化特质,形成具有价值统领和服务品质保障的示范性区域文旅品牌。
美编 | 侯晓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稿请联系:18614256583
如需咨询合作,请与我们联络!
联络电话:18614256583
言之有范|2014 - 2021
聚焦文化事件
把握政策动向
往期推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