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识库,是时候更新了
本文共有 7000 字
尝试了一种新形式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这几年,广泛阅读各类期刊、文献、研究以来,我有一个发现:
许多大众的认知,和学术界的进展之间,其实存在着相当大的脱节。
很有可能,学界的研究已经有了大量新发现,甚至几次推翻了旧观点,而大众的认知,却还停留在20年前、30年前。
像前不久的文章 所谓的意志力,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就是如此。
究其原因,也许在于接收信息的渠道 —— 学界和大众之间是割裂的,只能依靠媒体和自媒体来传达信息。然而,出于商业等因素,我们的信息渠道长期被劣质、同质化的信息源把控,因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就被长期埋没了。
举个例子;当所有自媒体都在告诉你:不是你的错,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原生家庭才是你所有问题的根源 —— 时,你是不是就会潜移默化地,把问题都归结于自己的父母呢?
你说大众不关心这些吗?我并不觉得。至少从我和读者的沟通来看,绝大多数读者都有极高的科学素养和兴趣。他们不但想了解如何提高自己,更想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所以,今天的文章,不打算讲太复杂的东西,就是想和你聊一聊:
在我们的认知里面,有哪些一直以来的偏见和误区?
这是一个简单的目录:
1)近视真的是由「用眼过度」造成的吗?
2)原生家庭真的是我们缺点的根源吗?
3)智商测试有效吗?
4)右脑开发可靠吗?
5)遗传对智力的影响有多大?
—— 近视 ——
你戴眼镜吗?
我自己是戴的,不过仅限于用电脑的场合,减轻疲劳,以及出席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平时基本不戴,也不会影响生活。
但哪怕如此,我也真切感受到:戴眼镜真的挺麻烦的。累,戴久了会头痛,还不方便。
可怕的是,这十几年来,近视率(尤其是青少年的近视)正在全球各地猛增。
据新华社的报道,2018 年,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3.6%,人口超过 1 亿人。其中,中、小学生近视率分别高达 71.6% 和 36%。
而根据 Nature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目前有 90% 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有程度不等的近视 —— 这个数据就很可怕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视,和近视率逐年来的猛增呢?
传统观念是「用眼过度」。你一定还会记得,小时候,学校和家庭三令五申,要求我们保持和书本的距离,看书的时间不要过长,不要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诸如此类。
但是,你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似乎不把这些禁令放在心上,该怎么看书就怎么看,甚至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比如我,捂脸) —— 但他们的视力,好像比起大多数人还要更好一些?
这是因为,近视,跟「用眼过度」,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实际上,上个世纪的国际学术界,对近视成因最关注的是什么呢?遗传。
1960 年代,一系列实验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比基因不同的异卵双胞胎,同时出现近视的可能性显著更高。这就说明,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近视。
通过对 25 万名成年人的基因收集,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 161 个点位,可能跟近视有关。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带有这些基因点位的人,近视的风险是其他人的 10 倍以上。
但基因决定的是先天的「倾向性」,一定存在着某些后天环境因素,使这些人的「倾向性」变成近视。那么,这些因素是什么呢?
实际上,针对传统的「用眼过度」观点,科学家们做了非常多的实验。但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用眼过度跟近视存在相关性。
反而,21 世纪初,一个新的因素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光照。
2007 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跟踪了 500 名视力正常的儿童,并记录他们每一天的生活。5 年后,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患上了近视。
剔除所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唯一跟近视高度相关的因素,是这些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也得出了一样的成果。通过对 4000 名儿童的跟踪和研究,他们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越少的孩子,患上近视的可能性越高。
甚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哪怕孩子在户外什么也不干,只是躺在树荫下看书,不参与任何体育活动,他们的视力也会比同龄人更好。
那么,这里面就只剩下一个因素了:户外的光照强度。
为什么光照能够提高视力呢?
一个最前沿的假设是:光照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释放,它会阻碍眼轴的伸长 —— 而眼轴伸长正是近视的核心原因。
这一假设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撑。通过改变光照强度,科学家们发现:
1)光照强度更强的环境里,动物出现视力衰退的现象显著更低;
2)当环境中含蓝光更多时,动物的视力更不容易下降。
为什么是蓝光呢?原因也很简单:太阳光中含有较高的蓝光。因此,对机体来说,蓝光实质上是「白天」的象征,它会刺激机体保持清醒。
你一定也看出来了:这正是「睡前尽量减少蓝光照射」的依据。
而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本质上,是眼睛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昼夜节律。它会告诉眼睛:该按照什么样的节奏生长发育。
但如今,长时间待在屋内昏暗的环境,直接后果就是:眼睛的昼夜节律被打破,眼球的发育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毕竟:人类学会造出一个小房子,把自己关在里面,是最近几百年才出现的事情。而在此之前,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已经经历了上百万年。
这才是导致近视出现的罪魁祸首。
那么,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很遗憾的是,眼睛的生长发育,直到 20 岁左右就基本定型了。所以,对于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如果你已经近视,那是基本没有方法可以「逆转」的 —— 每天到屋外晒太阳也没用。只能平时尽量保护视力,减少用眼带来的疲劳。
唯一的方法是手术。现在有激光切割和晶体植入,但这一技术仍在发展中,时间尚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需要谨慎。
但如果你有孩子,或者打算生孩子的话,一个强烈的建议是:一定要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
澳大利亚的研究团队建议:儿童每天在 1 万勒克斯的光照下,待 3 个小时,对预防近视是最有效的。1 万勒克斯是多少呢?差不多是在阳光明媚的大晴天,站在树荫下,戴着太阳镜,眼睛所接收到的水平。
而相比之下:待在教室里或办公室,完全依靠灯光照明,那差不多只有 500 勒克斯。差距天差地别。
但并非一定要待足 3 小时。中山大学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表明:每天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40 分钟,可以把近视的风险降低 23%。
那么,一个问题就自然浮现出来:如果实在没办法保持足够的户外时间,用玻璃行不行?
答案是可行的,但本质上,还是要看能否接收到足够的自然光 —— 面积太大、玻璃太少、对光线阻挡太高、时间太短,这些,都会影响眼球的发育节律。
有研究人员正在国内推行「玻璃教室」,也许会更适合中国的国情。
总而言之,重申一句:如果你有孩子的话,7 - 14 岁是眼球发育的重要时期,务必请让孩子每天保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接收更多的自然光,保持良好的昼夜节律。最好是每天 1 小时以上。
希望以后的每个孩子,都能够不戴着沉重的眼镜生活。
—— 原生家庭 ——
这几年,原生家庭,成了一个非常火热的概念。
在心理咨询师和自媒体的口中,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原生家庭来解释。
自卑?那多半是因为被原生家庭忽视,从小缺失足够的肯定和赞赏;
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很可能是因为你缺爱,从小在一个严苛的环境中长大;
有心理障碍?让我们聊聊你的原生家庭,看看你是受到了什么样的创伤……
这个词很多时候还会跟「巨婴」放在一起:正是原生家庭的缺失和畸形,造就了各种各样「巨婴」的出现,形成了自恋、偏执、脆弱的民族性格。等等。
更有许多人,习惯于将自己的毛病和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他们最常用的词,是「摆脱」和「反抗」。比如:
如何才能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如何才能化解原生家庭对自己的伤害?
如何才能跟原生家庭对抗,塑造自己的人格?
然而,原生家庭,真的能承受起这么重的指责吗?
我当然不是在否定原生家庭的影响。我在许多文章里都提到过:我们成长的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我们的性格会有非常大的塑造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原生家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但把一切归咎于原生家庭,其实是一种走偏了的做法。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逃避。
许多人把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其实只不过是在逃避一个事实「变成今天这样,我有责任」罢了。
他们并不是想解决问题,而只是想找一个发泄的出口。
这就是「原生家庭」热潮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很多人的思维是什么样的呢?我有缺点,这些缺点是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所以它们并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外力强加给我的 —— 因此,我要跟它们对抗。
这样很容易落入一个陷阱:你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宏大叙事。
你会构思出一场戏剧,你把克服缺点建构成一种对抗,你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悲剧英雄,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冲锋,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一次功败垂成……
这样做,其实只是在自我感动而已。
你把自己摆在了受害者的角度,把自主决定的权力交了出去。真正的伤害其实来自哪里呢?并不是你的原生家庭所带给你的缺点,而是你心中对它们的指责和「建构方式」。
这才是问题所在。
原生家庭,无论对你影响多大,是正面还是负面,它永远都是「过去」。当你一直把「过去」放在心上时,就说明你一直被它所影响着。
这对于真正的问题,是于事无补的。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去改变你的视角,从「过去」看到「当下」和「未来」。
更好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无论优点还是缺点,都是「现在的我」的一部分。既然是我的一部分,那我就要接纳它们 —— 正是它们使我成为「现在这样的我」。
而如果对「现在的我」不满足,那我一定是看到了一个更理想的目标。或许是另一个人,又或许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那么,就想办法让自己向目标靠拢,成为像他/她一样的人。
这才是更有效的做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处理跟原生家庭的关系?
我能给你的建议就是:保持独立,平等对待。
你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而不是你父母的附庸。
在保证经济独立的情况下,不妨按照「你希望你的子女如何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你的原生家庭。没必要过分委屈自己,也没必要抱着「还债」的心态。
处理好这段关系,是一件需要持续思考和跟进的事情,一起努力。
最后,简单提一下,心理学界目前对「原生家庭」的一些认知。
目前,心理学对原生家庭的研究,更多的是聚焦在「创伤」—— 儿童时期受到的创伤,的确会伴随一生,给自己留下阴影,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但除此之外,原生家庭对你人格的影响有多大?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相比之下,基因遗传、学校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可能还更大些。
李松蔚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当你意识到「病在哪儿」的时候,其实病就差不多好了。
这个观点看起来很玄,但的确如此。我在许多文章中也提到过,最难的是什么?是觉察。
最坏的情况,是你一直沉浸在某种认知中而不自知:觉得自己没用,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而一旦你「觉察」了,发现存在身上的问题了,发现自己跟理想目标的差距了,其实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你并不需要「走出去」,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牢笼。
—— 智力 ——
智力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因此,我主要拎出几个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一一解释。
1)智商测试是真实有效的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
我们常说的智商测试,得到学界承认的,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做斯坦福-比奈量表,一种叫做韦氏量表。你在网上能够看到的智商测试,诸如展示各种图形、让你选择下一个的,通常都是这两种之一。
但它们的问题在哪里呢?把「智力」的定义,大大地窄化了。
上世纪初,心理学家 Spearman 提出了所谓的「g-factor」。他认为,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参数,叫做 g 因子,它是一切智力的基础。g 因子高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更顺利;而 g 因子低的人,学任何东西都会比较慢。
我们刚才说的这两种量表,测量的就是 g 因子。
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智力相关的理论,早已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心理学家们对于「智力」的定义,也远远超出了 g-factor。
比如:加德纳提出了「多因素模型」,认为智力可以包含 8 个范畴。诸如音乐、内省、人际关系……都可以列入智力的范围。显然,按照这个模型,不存在一个能够截然划分高低的分数,也不太可能进行测量。
所以,现在的智商测试,一般仅用于 8 - 12 岁的儿童中,用来找出需要特别关照的「特殊儿童」。
请注意,这还是在有专家指导下进行的正规智商测试。而我们一般人在网上找到的测试,能有多少效度?可想而知。
所以,像门萨这样的测试,你大可把它理解为一个俱乐部自己折腾出来的「入会测试」。能通过测试固然很厉害,但一定意味着智力更高吗?两者并没有什么联系,只不过是炒作的噱头而已。
与其费劲去跟别人对比,不如踏踏实实一步步学好东西,多输出,多创造。
毕竟,如果你不创造,不为这个世界做出点什么,那智力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2)右脑开发真的有用吗?
没用,这是伪科学。
所谓的「右脑开发」,源于一种说法:人的左右脑是独立的,左脑控制右半身,右脑控制左半身。而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右利手,那么显然他们的左脑更发达。
鉴于此,商家们为了赚钱,就必须编出一套说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左脑,忽视了右脑的作用,所以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去开发它。这样才能让大脑更好地运作。怎么开发呢?请买我的书,使用我的工具,报我的课程……
为了看起来更有道理,他们还煞有介事地说:左脑是逻辑脑,负责语言、逻辑、推理;右脑是艺术脑,负责图像、音乐、想象力、创造力……
这是彻彻底底的伪科学。
实际上,神经科学早已证明:几乎所有的动作和认知,都是「全脑协同」的。这体现在:
(1)大脑的功能区是均匀分布的,并没有所谓左右的偏好。
(2)任何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都是需要多个脑区协同工作的。
简而言之:既不存在所谓「开发右脑」的行为,即使有,对大脑整体的效率也不会有什么帮助。
本质上,大脑是有神经可塑性的。所以,要熟练一项技能,就老老实实去训练它,从而使相应脑区的神经元更密集 —— 但这并不会对其他功能产生太大影响。你花时间学绘画、学舞蹈,也许能使你成为一名画家、舞蹈家,但并不会使你更富有创造力。
至于所谓「大脑只用到了10%」的谣言,更是连反驳都没必要 —— 如果大脑真的浪费了 90% 的潜能,基因怎么会允许这么一个累赘和冗余存在?
所以,如果看到任何打着「右脑开发」旗号的产品,至少请打一个问号。我很难想象,一个连基础理论都不扎实的东西,能产生多大的价值。
3)遗传对智力的影响有多大?
这一点可能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实际上,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在群体之中,对于智力表现(不是智商测试,而是衡量学业、工作表现),遗传率的解释力,可以达到 50%。
(有些研究认为可以达到 80%,我个人持怀疑态度)
具体可以参考行为遗传学家 Robert Plomin 主导的研究,他是坚定的「基因决定论」者。他甚至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会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一个人的未来。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结论,也是一个绝对不「政治正确」的观点。
不过,还是要澄清几个很重要的地方。
(1)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智力,一半来自先天基因,另一半来自后天环境。
这里需要了解一个概念:遗传率(heritability)。
什么叫遗传率呢?它的意思是:在一个群体中,有百分之多少比例的「不同」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举个例子,智力的遗传率是50%,意味着,在一个群体中,有50%的智力差异是由基因影响的,另外50%是由环境影响的。
这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群体」和「个体」。
我们可以近似用「发病率」来理解:如果说某种疾病在一个群体中的发病率是10%,我们可以说,其中的某个个体,发病的几率是10%吗?
当然不行。他可能是1%,也可能是99%。我们是不能用群体去推断个体的。
(2)前面也讲过,基因所表达的,其实是一种「倾向性」。
也就是说,假设智力跟 1000 个基因点位相关(据 2018 年荷兰的研究,筛选出了 1016 个),你拥有这 1000 个基因,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它只是意味着,在一个同样的群体中,拥有同样的环境下,你出类拔萃的几率会更高一些。
当然,这一点,现在也有许多科学家反对,一方面目前的基因技术还不够发达,很多结论其实是从统计数据推断出来的;另一方面是这种「基因决定论」过于惊世骇俗了,也会对大众的认知造成很大冲击。
我也会继续关注相关研究,有机会的话,以后再详细讲。
当然,以上这些内容,也有可能你全都知道。
那很棒,这意味着你是一个迅速能够更新知识库的人,拥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欢迎你留言分享你的信息来源和知识管理方式,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另外,喜欢这种形式吗?也请在留言中告诉我。
你的每一条留言和「在看」,都是对我的一种反馈。: )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我分享过的免费资源
也可以读读近期这些文章:
最近最热门的文章
你被「意志力」欺骗了多久?
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如何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THE END
-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