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推送,我想分享几条我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悟」出来的道理。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内向、敏感、社恐的人,也许会对你有帮助;如果不是,或许也能有些启发。
这些道理都不新鲜,几乎每一条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都讲过。不过,用这种形式把它们串起来,做一个盘点,也许能给你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考。1. 绝大多数情绪都不是事实,而是你对事实的解读。换句话说,不管发生什么,你始终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来消除你的恐惧、焦虑、烦恼和愤怒。情绪就像大脑聘请的一个顾问,他总是尽责地向你汇报周围环境中一切可能的威胁。但是,他是有私心的:为了让你觉得他的工作很重要,也为了显示他自己有在勤勤恳恳地工作,他总会把问题夸大,添油加醋地汇报给你。哪怕非常小的事情,也要把它说得像是天塌下来一样。到时候,如果没有发生任何问题,那就是他的工作做得好,提前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继续向你邀功领赏。所以,不要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被他蒙蔽和操弄的「老板」,而是要多留几分心眼:他的话能听,但不能偏信。要自己了解事实,自己做出判断和思考。下一次,当你陷入负面情绪之中时,不妨想一想这句话:你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源于你自己的内心,是你自己给自己制造出来的幻觉和想象。它们并不真实存在。你越害怕,它们就越真切;你越从容,它们就越弱小。你完全不去在乎它们,它们就一点都无法伤害到你。真正有效的,是通过行动一步步解决外界存在的客观问题,而不是跟内心产生的负面情绪斗争和挣扎。也只有当你摆脱了无谓的情绪内耗,你才能够把精力真正聚焦在解决问题上面。2. 做出一个好的成绩和让别人知道它,后者可能比前者更重要。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告诉我们:要谦虚,要低调,不要争强好胜,不要争名夺利……很多人的思维是这样的:世界是公平的,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总会得到对等的收获。世界确实是公平的,但只对愿意去为自己的利益争取的人成立。原因很简单:这世界上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渠道和注意力永远是极其稀缺的。只有当你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才有可能被别人关注到,别人才有可能看到你的成果,发现你的能力,给予你认可和肯定。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愿意争取自己的利益,而是寄希望于别人「突然间」认可你的能力和成果 —— 这跟你从来不买彩票,但寄希望于突然中大奖,又有什么分别呢?有1分能力,就说1分的话;有10分的能力,就发出10分的声音。我们不需要过分营销、炒作、包装自己,但也不应当过度谦虚、低调、羞涩。堂堂正正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好。永远不要对自己盲目怀疑和缺乏自信,更不要指望有伯乐能在茫茫人海中慧眼识珠,而是找到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多分享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果,让别人知道你。3. 有想法是要说出来的,有需求是要去争取的,你不说出来它永远不会自己解决。我发现,许多人似乎都有这个现象:自己想要什么,从来不说,等着别人给;有什么想法,从来不提,等着对方发现;闹了矛盾,从来不沟通,等着对方「幡然醒悟」……这是没有意义的。当你把这些东西闷在内心、无人知道的时候,难受的是谁?是你自己。没有别的任何人。这样对解决问题有任何帮助吗?没有任何帮助。这样只是在通过惩罚自己来「伤害」别人 —— 伤害的还是你心目中的幻想罢了。一个简单的原则是: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一定要说出来。你有什么想法、意见、需求,就去沟通,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只有当信息被充分传递,涉及到的所有各方都清楚地了解始末,问题才能更容易得到解决。当然,这个过程可能要注意一些方式。比如,尽量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适当放低一点姿态,表达自己的坦率和真诚。避免让别人感到尴尬,也避免加剧矛盾和误会。但在表达和沟通之前,不要妄加揣测别人,最好先预设一件事:别人是愿意跟你沟通的,是愿意听取你的看法的。这样可能会更好一点。人际关系中,很多时候的困扰都来自什么呢?来自于「不透明」。正是因为不透明,彼此才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去猜测、揣摩、试探、交锋……这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只会徒增内耗,造成误解和隔阂。不妨试一试,让自己尽量去做到更高的「沟通透明度」,这可能会将许多问题扼杀在摇篮里。4. 不要为麻烦别人和拒绝别人而内疚,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必要替别人操心,背上别人的负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我们首先要关注好自己,然后才是他人。而不是反过来。但许多人容易产生的困扰,就是过多地背上别人的负担,总是担忧:我这样做会不会让别人不高兴?会不会让别人感到麻烦?会不会给别人添加负担?……诸如此类。一旦你身上背上了太多的「他人」,你其实就很少有精力和余裕,能够真正去关注「自己」了。这是没有必要的。要相信一件事: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他是具备基本的独立能力的,他完全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答应帮助你,那很可能是他权衡清楚利弊之后的结果;同样,如果你拒绝了一个人,这也完全是你的正当权利,你并没有一定要满足别人要求的义务。过度背上别人的负担,其实就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并不相信他的自主性,你否定了他处理自己问题的最基本能力 —— 你以为自己是「为别人好」,其实这反而是一种贬低。一个理想的情况是什么呢?是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设定一条明确而具体的「边界」,所有的交往和沟通都在这条边界的框架里,按照彼此的规则行事。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忧和操心。我们可能没办法影响世界,但至少可以从自己做起,把自己身上沉重的负担先卸下来,用这条边界来指导我们的生活。5. 在社交当中,每个人都是选手,而不是评委。当你小心翼翼地期待着对方为你打分时,对方其实也在紧张地期待着你为他打分。这可能是社恐人最大的毛病:他们总是把对方摆在「评委」的位置上,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合乎规范,要满足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营造出一个完美的形象。以求在社交这个场景中,让对方给自己打出更高的分数。正是这一点,让他们倍感痛苦:因为这会激活他们的「预防焦点」,让他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对自己言行的思考和关注上,从而陷入压力之中。但实际上,对方是评委吗?不是的。在社交场景中,每个人都是对等的,既是评委也是选手。当你觉得「我那个问题是不是有点冒犯」的时候,对方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回答得有点敷衍?」当你觉得「我拒绝了对方,他会不会耿耿于怀?」的时候,对方可能也在想「我的请求是不是太唐突了,会不会不礼貌?」一个有趣的研究是:在所有的谈话中,只有2%是在双方都觉得满意的时候结束的。在大约一半的谈话中,双方都担心显得不礼貌,而被迫继续把谈话延续下去。另一个研究是:人们往往容易觉得跟陌生人交流很拘谨、很尴尬,但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人在跟陌生人交流之后,对这段交流的评价都很高。因此,无须对自己的言行过于耿耿于怀,更不需要始终让自己保持神经紧绷的状态,最好的社交方式,就是真诚地表现自己。
6. 能有一件让你不计成本投入去享受的爱好,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不妨想办法去找到它。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总是告诉我们,要追求「有用」,要把某个目标作为唯一的追求,除此之外都是没用的,只会浪费时间。读书的时候,这个目标可能是成绩;毕业之后,这个目标可能是收入。这就导致一件事:许多人的生活可能过得并不差,但你要问他是否快乐,好像也不怎么快乐。实际上,幸福感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是什么呢?是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两件你发自内心地喜欢,能够从中获得乐趣,不需要考虑成本,也不需要考虑所谓「收益」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许多人面对这个问题时总是一脸茫然: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情,也没什么感兴趣的东西,怎么办呢?一个建议是:在生活中努力抽出10-20%的时间,去尝试一些平时比较少涉猎的领域,拓展生活的可能性。可以是学习一些新领域,入门一些技能,也可以是参与一些社群和活动,寻找一些契合自己的爱好。在这个过程中,无需关注投入产出比,你唯一要关注的就是:当你投入其中的时候,你能否感受到「快乐」。不要患得患失,更不要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 实际上,重复机械地度过每一天,没有可以「用心」的对象,也没有能够专注去投入和享受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要记住,快乐也是一种收获,并且是一种重要的收获,请不要忽视它。生活不是一条笔直的路,而是一条河流。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从此岸更快地抵达彼岸,而是让这趟渡航更有趣、更充实一些。7. 世界上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对已发生之事的后悔,以及对未发生之事的担忧。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两件事上面。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一定是全身心地投入在手头所做的事情上,沉浸在它所带给你的反馈和感受之中,体验着「当下」的每一瞬间。心绪一片宁静,不烦恼,不忧虑,不匆忙,也不操心。但是,许多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要么,就是经常回想起做错的事情、遗憾的事情、后悔的事情;要么,就是被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影响,一直活在烦恼和焦虑当中。这两点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控制欲。我们总是希望一切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结果」。但凡有一些偏离我们控制的事物,就特别容易把它看得非常重。我们真正能够控制的是什么?只有当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里,把当下能够做的事情做好,它一定会以某种载体和形式,传递到过去和未来。过去的后悔或许无法修正,但我们可以在未来进行弥补;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许无法消除,但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尽可能消弭和预防。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剩下的那些因素,很多都是我们无法干预的因素;我们并不需要规避所有问题,我们只需要等它发生,然后去解决就行了;我们并不需要追求完美,我们只要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更符合我们想要的方向就好。8. 和别人比较是一条不归之路,比较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绝大多数痛苦都来源于比较。有用的方式,是把目光放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上,接纳自己的现状。如果要用一句话归纳整个积极心理学,那必然是这句话:接纳自己。什么是接纳自己?其实就是这么一种心态:不去过度地苛求做到完美,不要把目光始终放在自己犯过的错误和疏忽上,更不要一直盯着外在的标准或榜样,而是发自内心地承认和接受自己现在的样子。很多人总会觉得:我不喜欢这个不够好的自己,所以我要努力变得更好 —— 但这实际上是错的。更好的思路是:正是因为我喜欢这个自己,我才要努力变得更好。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喜欢、都不能接受的话,那么你「变好」的动力又来自于哪里呢?那个「变得更好」的人是你吗,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试着去收集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不论大小,在感到失落、沮丧和自我怀疑时,拿出来看一看,给自己注入信心和力量。在业余时间,试着对别人伸出援手,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解答别人的疑惑,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别人的反馈来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肯定。试着去维护一份「成就记录」,记录下自己做得很棒的事情,比如工作上的一个成绩,想出来的一个很棒的点子,迈出了舒适圈的一个行动……要相信一件事情:优点也好,缺点也罢,过去的成功也好,失败的经历也罢,这一切加起来,才共同造就了「现在的我」的存在。失去任何一点东西,「现在的我」都是不完整的。只有接纳了「现在的我」,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面对「未来的我」。—— 闲聊时刻 ——
今天的文章,相当于近一段时间以来观点的整理和盘点,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欢迎将我星标,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送哈。
星标方式:进入公众号主页 - 右上角三个点 - 设为星标。
谢谢大家的支持~
THE END
- 晚 安 -